飘天文学网 > 大明1805 > 第97章 所谓志趣相投

第97章 所谓志趣相投


第97章  所谓志趣相投

        元月十九日上午八点整,其他乘客陆续抵达车站,依次登上列车。

        工匠们携带的大量工作相关的设备和实验室产品,也被小型吊车装运到了后方的货运车厢里面。

        鸿胪寺、工部、造船厂三个方面行动负责人,分别去检查确认各自团队的人员是否到齐。

        货物全部装载完成,人员全部确认完毕,公务列车的车头鸣响了汽笛,拖着长长的车身缓缓驶出了车站。

        列车穿过京师旧城的专用火车门,进入丰台县区域之后,速度慢慢的提升上来,进入稳定行驶状态。

        朱靖垣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物,感觉情况稍微有点不太对,就问身边的关天培:

        “关镇抚,这班车路上得跑多少时间?几点能够抵达天津港?”

        关天培毫不迟疑,非常准确的回答: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此次班车将速度控制在了每小时六十公里。

        “全程一百六十公里,预计需要行驶两小时四十分钟。

        “预计上午十点四十分左右抵达天津港。”

        朱靖垣听了顿时有些错愕:

        “这……速度可真的太保守了……”

        朱靖垣现在自己走的这条铁路,是大明全境规格最高的铁路,是京师连接海岸港口的“专线”。

        京师的物资出入和人员的快速流动,都高度依赖这条通海的大动脉。

        所以铁路的安全级别也是最高的,有专门的护路部队日夜巡视。

        与此同时,朱靖垣乘坐的这辆京津商务专列,也是这条路上的最高级客运列车。

        它在这条近乎笔直的京津专用铁路上,能够跑出每小时一百公里的平均速度。

        这已经是后世K字头列车的速度了,已经超过了最低级的绿皮车。

        不过为了保证安全,它日常运行速度被限制在了每小时八十公里,正好是K字头车的下限。

        结果今天为了安全,运行速度又降低了一截,直接调到了每小时六十公里,这就是绿皮车的速度了。

        车上载的客人全都非常重要,所以也只就求稳不求快了,自己只能这么理解了。

        大明其他地区的普通铁路,火车的运行速度大部分都在每小时四十左右。

        看上去似乎比较低,但这其实已经是解放前的水平了。

        朱靖垣心中回想着事情,转脸去欣赏自己已经很久没看过的,京师新城区域初春时节的景象。

        然后朱靖垣就再次感慨,这个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几座高楼大厦。

        即便是出了丰台县范围,周围建筑周围仍然以三五层的楼房为主,还有很多圈着两三层楼房的院落。

        朱靖垣又看了一眼也在看风景的牛鉴和林则徐,半是故意半是真心的咨询两人的看法:

        “两位先生,京师旧城和丰台、大兴的区域,有限制高层楼房的规定,所以没有高层的楼房。

        “但是为什么远离这些地方的区域,同样也没有多少高层的楼房呢?”

        牛鉴和林则徐听到问题立刻来了精神。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接受了近代化的高级教育,刚刚毕业的时候的心态,其实与后世大学生很类似。

        他们非常的有兴趣,去分析和讨论各种各样问题,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牛鉴先开口分析说:

        “学生以为,京师旧城和丰台县、大兴县三地,限制建设高层楼房的规定,虽然不适用于其他区域,但是也客观上影响了其他地区。

        “因为皇室的园林中没有高楼,所以贵族和新精英阶层也都不追求高楼,然后平民又去学贵族和精英们,也不建设过高的楼房。

        “最终大家都不追求太高的楼房,于是现在京师新城周围没有太高的楼房,结果城区面积越来越大。”

        朱靖垣轻轻点头,觉得牛鉴说的有道理:

        “那么,完全客观上考虑的话,这样相对稀疏低矮的建筑风格,对于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这次牛鉴和林则徐都是陷入了沉思。

        如果刚才那个问题,感觉还像是单纯的好奇的话,这个问题就有明显的思考,以及一定的深度了。

        几秒钟之后,林则徐首先开口了:

        “学生以为,客观上考虑的话,这当然是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商行伙计和工厂的工人上工都不方便。

        “比较合适的规划,应该是商行尽可能集中,方便相互之间的交换信息,也方便采购者选择。

        “但是,这并非不能克服,新城中四通八达的城市铁路,将稀疏的城区串联了起来。

        “如果没有这些铁路,应该会出现更加集中的,高密度的高层商业和居住区的。”

        这时候牛鉴开口补充说:

        “其实林兄所说的情况,已经在新城局部出现了。

        “我曾经专门关注过一段时间,在新城中部以南有一片高层建筑比较密集的商业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商行往那边集中。

        “附近的地价和房价都在迅速上涨,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向那边集中。”

        朱靖垣也是稍微有点意外,没想到对方专门观察了这种情况,然后就接着继续追问各种想法:

        “那两位以为,这种情况是好是坏?对京师新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城市这样大范围的扩张,不断挤占民间的田地,会不会影响咱们大明的粮食供应?”

        “大明本土的耕地数量需要多少,才能保障本土的稳定需求?”

        “朝廷是否应当主动控制城市的发展空间?”

        朱靖垣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出来,两位当代最优秀的士子被问的有点懵。

        两人都本能的感慨,这位殿下询问的事情,真的是越来越深入和复杂了。

        这些问题都完全不像是个十五岁的少年提出来,反而像是自己的同学们该干的事情。

        两人都没有因此畏惧或者厌烦,反而越来越感兴趣了,因为两人都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感觉。

        他们这些年轻的士子,平时也都喜欢思考类似的事情,喜欢聚在一起讨论这种事情。

        于是两人利用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观察总结的经验,开动了自己的思维,跟朱靖垣讨论。

        那些问题并没有准确的答案,朱靖垣自己也没有可以参考的答案。

        因为情况不同,答案也可能不同,选择也不同,大明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对照上辈子任何一个国家。

        不过这些上辈子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可以作为思考的引子,引发这个世界的士子们的思考。

        所以朱靖垣不会做出准确的评判,只是参考和判断对方说的是否有道理,同时也加入到讨论之中。

        在朱靖垣这边看来,这就是三个人一起指点江山,或者说是键政。

        这种讨论迅速拉进来三人之间的关系,让两个青年士子没有那么的拘禁了。

        三人兴致勃勃的聊了两个多小时,除了喝水比较多之外,都是越聊越精神。

        关天培听得昏昏欲睡,又完全不敢睡着,只能起身出去巡逻,不听三人叨叨了。

        朱靖垣乘坐的火车朝着东南方向行驶,四十多分钟后离开京师新城地界,靠近了廊坊城区。

        不过铁路没有进入廊坊城区,而是从侧面直接绕了过去继续前行。

        周围的多层楼房慢慢变得稀疏,很快就又再次密集起来,火车进入天津老城的郊区了。

        天津老城是原有的河港城区,天津新城就是海边的海运码头城区。

        火车穿过天津老城,继续行驶四十多分钟,在上午十点四十分的时候,开进了新城的军用港口。

        客船本身已经准备完毕,海军的护航舰队也在海上游弋等待,不用慢吞吞的从头启动。

        火车停稳之后,关天培所部士兵和锦衣卫的人员,首先下车去检查周围情况,然后上船检查客轮内部。

        朱靖垣在车上等到中午十二点,直接在火车上吃了中午饭,才终于收到消息可以下车登船了。

        等的有些焦躁的朱靖垣赶紧起身,带着关天培和两个幕僚钻出车厢,乘坐港口内的转运汽车前往码头。

        汽车逐渐靠近码头,码头上停靠客轮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给人的感觉也显得越来越大。

        当汽车在舷梯下方停住,林则徐和牛鉴这两位青年,都是仰着头走下了汽车。

        两人站在舷梯下方,遥望着上方的客轮舰体,满脸都是震撼的表情。

        “以前在报纸上看,这钢铁轮船在无边海天之间,并不显得如何巨大。”

        “现在到了眼前才知道,实际竟然如此这般庞大。”

        “真的是大如城垣,宛如山岳啊……”

        朱靖垣听到两个幕僚的对话,再次抬头望了望这艘大船的形态。

        这艘客轮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它没有现代西方式邮轮的典型风格,这辈子可能看不到那种形象了。

        就像大明的轿车真的像是轿子一样,这艘船的上层建筑宛如一座东方式的宫殿。

        只不过在这座宫殿式的中间,耸立着四根高大的烟囱,展示出了属于工业时代的力量。

        按照财团的人员通报给自己的情况,这是一艘运营了三年的崇明岛型豪华客运轮船。

        满载排水量35000吨,舰体长度248米,能够搭载800名船员,以及2400名乘客。

        这型客轮总共建造了四艘,眼前这是三号船舟山岛号。

        四号船虽然更新,才刚刚开始运营不到一年,但是并不能确保完全成熟可靠,船员也不够老练。

        所以客轮公司选了三号船给朱靖垣用。

        朱靖垣对于船的规模的感受,倒是早就有了点经验,实际也正如林牛二人所言。

        飘在海上的大型船舶,周围缺乏可靠的参照物,人不来到船舶跟前,根本意识不到船有多大。

        哪怕是看到这些直接的舰体数据,也只有一脸茫然而已的不知所措。

        只有稍微算一算才能有点概念。

        眼前这艘三万五千吨的大船,单纯看重量相当于三万辆家用轿车。

        两艘这种船对接起来,就有一华里那么长,也就是整整的一里地。

        更直观一点的想象是,站在码头上看这艘船的时候,感觉它就像是个飘在海上的体育场。

        而且内部的空间是立体多层次的,上面有游乐场,内部有商业街。

        它能在搭载八百多名船员的同时,让两千多人在上面相对舒服的生活。

        如果不考虑生活水平的话,人数再多两三倍估计也不成问题。

        朱靖垣正是知道,大明已经建造过多艘这种三万多吨的客轮,造五万吨的客轮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当前的大明,跟造泰坦尼克号时的英国,技术水平是基本相当的。

        所以朱靖垣才会让海军直接造满载四万吨的战舰。

        也许结构复杂的战列舰还稍微有点困难,但是这个时代的航母应该没有难度的。

        邮轮改航母是二战时代的常规操作了……

        朱靖垣在心中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招呼两位幕僚一起上船。

        走过舷梯,跨进长门,穿过走廊里面,乘坐电梯来到自己房间所在的楼层。

        位于船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下楼层的中中上层的左舷位置,一块单独划分出来区域。

        这是皇家客轮公司专门设计,给特殊身份的客人准备的,完全独立的完整生活区。

        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娱乐设施也有布置,生活和休闲空间也很充沛。

        如果朱靖垣需要,可以全程都在这里,不需要去船上其他地方,不需要跟其他人员接触。

        朱简烽的房间在右舷,跟朱靖垣这边的情况基本一致。

        实际上,如果来的同级别客人只有一个,这两个空间是可以连起来了的,需要的时候才会隔开。

        朱靖垣的两个幕僚,以及沈复的房间,在朱靖垣的居住区隔壁,也是船上最好的位置了。

        关天培带着三十二名士兵,住在朱靖垣的房间周围。

        其他士兵们分散到船上的各个重要位置,方便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控制船上局势。

        朱靖垣和两位幕僚安顿的时候,朱简烽也带着他的王妃上船,再然后是其他的客人才分头登船。

        古典社会留下的尊卑体系,随着民智渐开驱散了很多,但是威权思想仍然始终存在。

        没有人觉得两位皇子、皇孙单独先上船,让其他所有人都等着有什么不合理。

        只是觉得朱靖垣这个皇孙,比朱简烽这个皇子先上,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海运的节奏比铁路的节奏慢了很多。

        朱靖垣在十二点登船,一直到将近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才收到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启航的通知。

        朱靖垣不想在码头上再等一个晚上,就让船长立刻启航,赶在天黑之前离开港口区域。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1744506/11680392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