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明天子 >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


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

朱祁镇来到慈宁宫的时候。

襄王已经不在了。

襄王毕竟已经成年了,在皇宫之中过夜,也是犯忌讳的。

太皇太后看过朱祁镇交过来的各种文书。

这就是各个大臣的反应,正面的侧面的,锦衣卫与东厂这几日灯火通明,其中甚至有张辅与各家勋贵在筵席上所说的话。

这些资料看下来,虽然很多大臣的态度,还只能侧面去了解的。

但是大臣们的倾向性,已经在太皇太后心中了。

太皇太后看完,微微揉着眼角,觉得身心俱疲。心中暗道:“老了,老了。”在之前,太皇太后每天看过的奏疏,都比这些多。

但是而今年纪真的大了,太皇太后心中有些力不从心。

太皇太后问道:“你准备怎么办?”

朱祁镇说道:“有英国公一力支持,杨士奇在这一件事情,并不触及他的底线。其他人虽然群情汹汹,孙儿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杨士奇老了,他现在不想与你硬顶,是为儿孙留余地啊,如果杨士奇在年轻十岁,决计不会这么轻松妥协。”

太皇太后一时间有些感叹。

老人与年轻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当初杨士奇敢在太宗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如今不敢与朱祁镇争吗?

只是老了。心力衰竭,心中早就有告老之意。

朱祁镇说道:“还是有娘娘在,杨首辅才退一步。”

太皇太后当然明白朱祁镇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也能猜得到,朱祁镇能放出这个风声,慈宁宫没有一点动静。这已经说明了慈宁宫的态度。

最少是默许了。

很多人对朱祁镇表面上恭恭敬敬的,实际上却有些轻视。但是对影响大明二十多年政局的太皇太后却不敢有一丝的轻视。

太皇太后说道:“放心,到时候我与你去一趟文渊阁便是了,不过,我只给你撑腰,要让下面人通过,却要你自己看着办了。”

朱祁镇说道:“有娘娘在。孙儿就放心了。”

从宣德十年之后,太皇太后将早朝仪式化了。真正要处理朝政,都是奏折来往。而朱祁镇现在也无意将早朝恢复。

因为朱祁镇觉得,让好几百人开会,其实也处理不了事情事情。

他似乎习惯将早朝仪式化,也就是每天早上,大家都来活动一下,然后各自回各自衙门处理事务。

真正处理朝政的事情,反而是在文华殿,或者是文渊阁。

如果一般政务,直接让内阁票拟,朱祁镇朱批就行了。

但是如果是重大的决策,却要召集重臣,与上次决议麓川一般,召开御前会议。

御前决议虽然人数不少,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有二十多人,但是总不能会让京师五品官都一起等着。

除非涉及某个部门,否则这些部门的侍郎,是没有资格列席的。

这一次也是如此。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领衔,下面各级言官,无数弹章,飞向通政院。一日之间,数百弹章几乎将内阁给淹没了。

杨士奇也因为这一件事情,单独请旨。

朱祁镇因此召集各部大臣,在文华殿商议。

文华殿之中,左文右武双方分别落座。

这也是朱祁镇登基之后,改变的习惯。

在之前,即便是在内阁,除却御座之外,所有大臣所坐的板凳,就是那种红木长条凳。但是而今却摆上有靠背椅子。

两个椅子之间,还有一个几案,可以放茶碗。

双方坐定之后,都沉默不语。大多数人都在闭目养神,偶尔瞄对面一眼,却是精光四射,似乎是大战之前的互相试探。

“太皇太后与圣上驾到。”王振手拿拂尘,首先从后面出来,扯着公鸭嗓子,高喊一声。

随即两边文武大臣,立即起身行礼道:“臣某某,拜见太皇太后,拜见陛下。”

朱祁镇搀扶着太皇太后,先让太皇太后在上首西侧坐定,然后才回到东侧坐定,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谢太皇太后。”这些大臣才一一起身落座。

这边刚刚落座,王文就出列说道:“太皇太后,陛下,故英国公世子张忠遗折,在北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扰乱视听,臣请陛下亲自裁定,以定人心。”

朱祁镇听了,眼睛微微扫过,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心中暗道:“王文急了。”

从整个这一件事情上,朱祁镇都嗅到仓促的意味。

因为朱祁镇仅仅是放出风声。

张忠遗折,在北京城中被传开。各方表现不一样,而作为舆论主体的官员士子,居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这自然是武勋集团在背后用力了。

而王文想请杨士奇等说话的时候,杨士奇却立场含糊,不给一个痛快话。这样一来,才让王文坐不住了。

其实大明前期与后期不同,最少在这个时候,朝廷上的部堂一级的高官,都不受舆情影响。北京士林的风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是王文认为,最有把握的事情。却也把握不住。让他有些等不下去了。

否则等勋贵集团集体行动,搞定大部分官员,说不定,在朝堂之上也争不过了。

对这个时代来说,勋贵集团还没有靠边站,而是朝廷之上的庞然大物。不论多重视都不为过。

王文思来想去,决定将这一件事情,摊开在台面上说。

如果以王文等人反对者,能够在舆情之中,占据上风。这一件事情,先放放最好。等皇帝真要推行的话。

他们在朝廷之上,再做反驳,更具有主动权。

但是而今,却由不得他们了。

朱祁镇也没有想到,张辅一用力,就这样有效。但是口中却好像什么都不知道说道:“既然如此,大家今日就议一议吧。杨首辅,你觉得如何?”

杨士奇说道:“臣老了,一时间难以分辨利弊,还是听一听各部的意见吧。”

朱祁镇说道:“诸位觉得如何?”

胡濙咳嗽一声,说道:“老臣觉得,张忠所言,还是有真知灼见的,臣之前没有注意到宗室俸禄如此之多。”

“而今宗藩之中,有太祖之裔,秦,晋,周,楚,齐,谭,赵,鲁,蜀,湘,代,肃,辽,庆,宁,岷,谷,韩,沈,安,唐,郢,伊。二十四王。”

“其中。齐王,谷王,因罪夺封。谭王,赵王,湘王,安王,郢王,皆五子国除。太祖一脉有十七王。”

其实胡濙这里面含糊了一脉,乃是太祖长子朱标一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就忽略过去了。

“太宗有三子。长子即仁宗皇帝,次子乃汉庶人,三子乃封赵王。”

“仁宗皇帝有十子,嫡子三人,即宣宗皇帝,越王,襄王,庶子七人。郑王,蕲王,荆王,淮王,滕王。梁王,卫王。”

“其中,越王,蕲王,滕王,三王已经过世,无子国除。”

“宣宗皇帝有两子,当今与郕王。”

“再加上靖江王。”

“故,陛下当今天下有二十七位亲王,遍布天下。占据膏滋之地。以亲王年俸万石而论,则二十六万石之多,更不要说亲王子嗣绵延,如代王有十一子。宗室之中如代王这般,不在少数。”

“太祖规定,郡王  二千石,  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  奉国将军六百石,  镇国中尉四百石,  辅国中尉三百石,  奉国中尉二百石。”

“代王一脉就要支禄米,四五万石之多。而山西之中,有代王,晋王,沈王三王,一年所支禄米就要十几万石之多。”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283316/6161214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