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一世富贵小说阅读 > 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

第303章 崇善州进士


  这是大宋第一组民间世俗套曲,也是舞台上演出的第一出戏,当陈小娘子在台上咿咿呀呀唱起自己的身世,便就哄动了汴梁城。戏好不好还在其次,这种艺术形式是前所未见的,精致包装的故事,配上优美的唱词,加上千娇百媚唱曲的小娘子,一下子就吸引了京城百姓。就连一直对徐平在三司搞的这些不以为然的人,都对这套曲子起了兴趣。

  桑家瓦子,田况对身边的文彦博、吴育、周铨等人道:“这一套曲子,说的是徐谏议在邕州,括土为丁,这一个蛮人女子身逢其会的故事。这女子虽无大功德,但因她一言多少族人成了朝廷治下的编户齐民,受其恩惠。她去世之后,被立庙祭祀,朝廷也有封赠。”

  馆阁读书,对这些典故自然熟知,众人纷纷称是。虽然演这一套曲子,不免有徐平为自己歌功颂德之嫌,但立意正确,词典俱佳,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与说三分不同,这套曲子是真正的雅俗共赏,馆阁官员们终于结伴前来观看。

  说三分倒也不是不好,只是这群馆阁官员对《汉书》、《三国志》熟得不能再熟,一两个演义故事听听热闹也就罢了,长篇大书说事,跟正史还多有不同,他们就难接受了。对这一点田况也很无奈,只能找几个谈得来的官员,好说歹说帮着自己完成任务。

  此时正史中的三国与说三分中的三国完全是两个系统,以武庙为例,十哲仅有诸葛亮一人,曹操、刘备和司马懿因为是帝王身份,不在其中。名将中,则是魏张辽、邓艾,蜀关羽和张飞,吴周瑜、陆逊、吕蒙和陆抗,入宋之后的乾德元年,又把邓艾、关羽和张飞退掉。这份名单,跟说三分以及与其一脉相承的《三国演义》差异极大。除了十哲中的诸葛亮之外,三国故事中其他猛将显然在历史上并没有地位。故事中最弱的东吴,在武庙中占了最多的位子,名将辈出的魏和蜀反而人少。至于故事中风光无限的吕布、马超、赵云等等猛将,则根本就没有资格进武庙。

  这种巨大的差异,让熟读史书的馆阁官员很难接受说三分的故事,反而是一众禁军中的武将听得津津有味。五代以来的战争,跟历史上不一样的军制,使武将的个人武勇突出了出来,而这正是说三分的拿手好戏。故事反映了现实,说三分中突出武将个人武勇的特点,本来就是本于这个年代的军制,已经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

  刘小妹的套曲就不同了,那是一个边疆的故事,天生就有神密感。官府对蛮地的括土为丁,则是政治正确。柳三变的艺术才能确实无人可比,词曲俱佳。这些加在一起,才能对饱读诗书的馆阁官员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他们的创作热情,只怕只会放到套曲上。

  馆阁官员对这套曲感兴趣,瓦子里重要的消费人群禁军兵卒可不买账。一个小娘子在上面咿咿呀呀地唱,既不说些荤话提神,也不卖弄些风情惹人兴奋,不时还有几个男人出来叽哩哇啦唱一通,实在让人觉得气闷。这戏开演没几次,便就没什么军卒来看。

  只有在最后排的位置,一直有位禁军的武将在那里,次次不拉,正是高大全。

  他以为邕州的故事已经就那么过去了,没想到有一天,会以这种形式重现出来。台上的陈小娘子跟刘小妹相去甚远,唱曲的声音更是与刘小妹的声音没有丝毫相像,但他就是觉得当年的那个蛮族女子,在台上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活了过来。

  每次这出戏上演,他都静悄悄地一个人来,一个人听,一个人看,一个人走,默默地咀嚼那段过去的故事。他不需要跟别人分享,这段故事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说三分和刘小妹的套曲在京城的各个瓦子不断地演出,为京城的百姓增添了娱乐。并没有用多久,这两个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不管是高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说一说这两个故事。不知不觉间,这故事就走进了京城百姓的生活。

  秋天就在这种热闹中过去了,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黄叶满地,冬天突然间就来了。

  这天徐平从衙门回来,正与秀秀逗自己的大儿子书郎玩耍,突然李觏急匆匆找上门来。

  叙礼毕,李觏指着身后的两个年轻人道:“谏议,可还认得这两人?”

  徐平看着两个年轻人,眉目间隐约有些印象,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良久之后只好摇了摇头:“看着有些面善,只是记不起来,怕不是年幼时见过我?”

  李觏大笑道:“正是年幼时见过谏议!这两位是广南西路崇善州今年的贡举人,一个名为林照,一个名为岑希辰。这名字谏议自然没有听过,不过他们的乳名应当知晓。当年随着我读书,一个是林家的铁锤,另一个是山里住着的岑大郎的儿子大贵。”

  “哦——”徐平一下子想起了往事,“记起来了,记起来了!”

  铁锤是最早进蔗糖务的林业的儿子,大贵则是逃到山里的蛮人岑大郎的儿子,当年李觏在太平州教书,这两个人都曾经做过他的学生。万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两个半大孩子竟然会成为三州的进士来京赶考,想起来简直恍如隔世。

  徐平急忙把三人让到后院的小花厅,一边吩咐上茶,一边请人去叫秀秀。

  让过了茶,徐平问起当年邕州地区的科考,那里现在分成了许多州,不知是什么情形。

  铁锤显得有些拘谨,向徐平恭声介绍。蛮族内附,而且帮着朝廷打赢了交趾一战,对那里的政策格外关照。新成立的小州崇善,也就是原来的太平州,也分到了两个举人的名额,发解试过,被铁锤和大贵两人夺得。他们到底曾经跟着李觏读过书,在邕州那种教育极其落后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竞争。文化昌盛的蔗糖务已经搬到了谅州,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发解名额,并不用跟地方争夺。至于新设的谅州等地,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对于这两个年轻人来说,此次入京主要是增加见识,见见京城这天下第一都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中进士他们倒没有敢想。反正年轻,还可以参加几次考试。而且在邕谅路那个地方,即使中不了进士,也靠着举人的身份,也可以由本路征辟为官,毕竟那里缺人才太过厉害,比不了内地。虽然本路辟的官只能在岭南任职,没有到内地的机会,但从此有了官员的身份,对这些家庭来说已经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310920/37223252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