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铁血铸新明最新章节 > 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

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本抚已垂垂老矣,善言恶言,有何不可闻?

  不过是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保国家而已。”

  颜继祖语气淡然,无悲无喜,显是早存死意。

  秦浩明吞了一口唾沫,苦笑连连,原本要说的话再也无法宣之于口。

  你可以说他迂腐说他幼稚,但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文弱老者,犹在四处奔波为了身上的职责,有何苛求?

  人家心存死志,再跟他说保全之言有何意义?

  “俱为山东守土之士,难道刘都督和倪参将可以身无寸责,悠闲山水,坐看潮起潮落?”

  别的懒得说,秦浩明索性问自己感觉奇怪的问题,难道真的是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崇祯和朝堂大佬也不可能糊涂至此呀?

  “唉!”

  颜继祖苦涩长叹,满脸的落寞萧索,让人感同身受。

  “崇祯八年,本抚曾上疏建言:六部政事,俱掌握在尚书手里。六部各司的职务,掌握在正郎手里。

  侍郎、副郎、主事只有例行公事的份儿,没有发言余地。

  如此一来,无论国家大政、一般政务都只有少数人主张,一般官员都无发言权,政治哪能不坏?

  再如督抚大员获罪甚多,主要由于督抚的任命都由“会推”而定。

  而“会推”时仅以六科主管人为主,卿府副官、台臣等重要官员却很少出席。

  九卿、台谏只派人传达意见,大家只知附和表示同意,而无人提出异议。

  故而,山东守土之则,首则在我,还真与他们关系不大。

  不过,这也是造成如今困顿的原因所在。

  巡抚之则,原本是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

  然刘泽清、倪宠俱为漕帅朱大典的老人,一律事务只听从他之言。

  本抚居丧服满,上任山东巡抚不及三年,注意力放在加强青州、济南一带的防务上,人事方面尚为来得及梳理,方有今日之祸!”

  秦浩明听完默然摇头,这不就是后世的一把手问责制吗?

  客观说,此举有利有弊。

  若是在吏治清明,一把手一心为公的情况下,将是国家和百姓的福音。

  可若是派别丛生,贪腐横行的情况下,那就是坑人。

  大明巡抚多进士出身。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

  嘉靖十四年,开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也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

  巡抚是为了提高统治效率、整肃军备的需要而产生的。

  通过派遣廷臣管理地方事务和对原有机构进行某些改革来整饬吏治、革除积弊,这在早期收到不错的效果。

  大明初期,确立了都、布、按三司并立的省级政治体制。

  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

  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

  到了明末,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东林党人等特殊利益集团。

  可巡抚职位毕竟有限,为了各自的利益,其下的地方实力人物便成了大家争夺扶持的对象。

  由此,随着时局的败坏,渐渐造成现在这幅崩溃的情况。

  “建奴势大兵强,来去如风。既然出现在济南府周围,那它目标便是以此为主。

  颜大人立马上书兵部,请求即刻调回济南府回防,并且弹劾刘泽清、倪宠逗留不前,不尊军令。

  同时末将上书卢督,待得到回复,立马奔赴济南府驰援,如此可好?”

  秦浩明沉吟许久,方才缓缓说出自己的意见。

  其实秦浩明的目的只有一个,解救颜继祖是真,其他的全部是胡扯,并且在坑杨嗣昌、刘泽清、倪宠等人。

  有一点足以看出问题,他秦浩明行事,哪次不是独断专行?事后才禀报卢象升,何至于现在又要乖乖上书?

  这不扯淡嘛?

  “暂时也只有如此。只是兵部令本抚守卫德州,应是有它的判断和意图,可能不会答应本抚退守济南府。

  另外,济南府城池高大,易守难攻,又有德王府的兵马帮助携守,估计建奴急切间不可得?”

  颜继祖自然不知秦浩明和卢象升上下级默契到此种程度,人家平白无故愿意帮助已经是铭感大恩,自然是当场应诺,同时也提出自己疑问和困惑。

  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大明别的不多,猪队友太多。

  就崇祯时期,前有袁崇焕,现有杨嗣昌、后有史可法。

  害自己倒也让人无话可说,最重要的害了别人啊!

  就像现在,颜继祖听从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命,让他一个月间在德州和济南来回跑了三趟,最终留守德州。

  可结果如何?

  济南失守,德王被擒。

  言官交章劾颜继祖,后来颜继祖怪罪杨嗣昌,并且曰:“臣兵少力弱,不敢居守德之功,不敢不分失济之罪。请以爵禄还朝廷,以骸骨还父母。”

  可崇祯袒护杨嗣昌,不肯让颜继祖致仕归家,把他斩首。而作为罪魁祸首的杨嗣昌连求情都没有,委实让人心寒至极。

  “此一时彼一时!

  颜大人,兵部原先让您镇守德州,无非是防范建奴从德州入济南府,而现在他们从聊城迂回,您老现在驻守德州有意义吗?

  济南府能够坚守几日末将不知道,但如果万一失守,而颜大人您这里没有任何建议反馈,您老觉得后果会如何?”

  秦浩明摇摇头,大明没救了,上上下下都是脑袋不清楚的人,包括眼前的颜继祖。

  事情到了如此紧急时刻,还存有侥幸之心。

  单干,必须单干!

  就跟原先自己想的一样,即使卢象升、孙传庭、洪承涛跟自己合作,都不可信任他们。

  无它,虽然他们都是名将,脑袋清晰灵活,但最大的问题是作不了主,连他们自己都被人坑死,关键时刻还保护得了他秦浩明吗?

  想想现在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之后的陈新甲,还有继任者史可法,秦浩明的毛骨情不自禁悚然,个个都是坑人高手。

  说兵事一个不如一个,说坑人一个强过一个,自己小命经不住他们折腾啊!

  而与之相反的则是,人越坑越多,名气一个比一个大,最典型至极的就是史可法。

  客观的说,就像后世学者顾城在《南明史》说的一样,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

  其实在秦浩明看来,他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

  除此以外,基本一无是处。

  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

  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

  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建奴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

  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建奴造成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

  史可法自己在遗书中说:建奴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

  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

  二十四日建奴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

  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总之一句话,史可法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但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南明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秦将军估计几日后可以驰援济南府?”

  颜继祖低头沉思片刻,抬头问秦浩明。

  他是文官,领兵实非所长,生平也没有什么骄人战绩。

  而秦浩明则不同,不说他的战绩,就是手下的天雄军将士俱是虎贲,顿让他安心不少。

  “三天内,不管情况如何,末将和颜大人一起驰援济南府,定不让您老失望便是。”

  秦浩明站起身“义薄云天”说道,同时又叮嘱颜继祖立马上书兵部,千万不可忘却。

  应该说,颜继祖是忐忑而来,尽兴离去。对秦浩明的映象与好感,无以复加。

  用临走前的话来说,仗义,国之栋梁!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385963/36049089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