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铁血铸新明最新文章 > 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

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在多尔衮的威逼下,尚可喜的汉军旗冒着巨大伤亡,组织兵力从城墙缺口不断涌入,意图快速攻入。

  在他们的经验中,一旦撕开防线,杀入城内,那么胜利唾手可及,等待的就是屠杀。

  第二个,第三个波次的汉军旗高喊着不断涌入缺口,然后被定南军火力打得伤亡过半。

  华夏一式的射击距离有限,不比抛石机、火箭、大炮等远距离攻击手段,必须等敌人放近了再打。

  抛石机、大炮看上去声势威猛,可杀敌有限,更多的还是震慑。

  而华夏一式的杀伤力强过远距离武器太多。

  如此密集的冲锋方式,对手持华夏一式的将士们来说,只是排队枪毙而已。

  趁着定南军炮火、枪械更换安装弹药,第四波次的五千汉军旗蜂拥而入。

  同时,尚可喜汉军旗的二十余们火炮也开始发威。

  鞑虏没文化,别说测算角度什么,估计连算数都不会,更不用说操弄大炮。所以,火炮都是掌握在三顺王的汉军旗手中。

  不过,长弓和重弓都是他们的强项。

  皇太极的心腹济尔哈朗,指挥着三五千人的射手,分成四五个方阵,在后方配合汉军旗进攻。

  而一脸杀气腾腾的多尔衮,披着明晃晃的重甲,骑在马上亲自组织代善的正红旗和豪格的正蓝旗,列成纵队圆阵。

  他的正白旗和多铎的镶白旗,已经在和秦浩明的历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再也不肯遭受创伤。

  建奴的八旗体系有竟争性,算是好处,但坏处肯定大过好处。

  各旗的旗主视本旗的将士和旗丁为私产,不愿多有损伤,哪怕是多尔衮意志再坚定,在他的心里也不愿损失太多部下。

  就算皇太极是大汉,是皇上,也只能进行协调和分配。

  建奴的八旗体系,不仅有旗主,牛录也是分为公中牛录和自有牛录等多种形式,各有归属。

  战时听命行事,平时各行其是。

  打仗后分配俘虏人丁和财富归于各旗和各牛录,大汗也不能随意剥夺各旗主和贵族们的财产人丁。

  这种体系,顺境下奋战能获得利益,稍遇逆境,就会如眼前这样,多尔衮不肯投入自己的部下去冲锋陷阵,而是把汉军旗军放在主力攻击的位置上去。

  当然,由于多铎的死以及正白旗、镶白旗的巨大损失,皇太极还是出面,让多尔衮暂时统领正红旗和正蓝旗。

  哪怕代善和豪格心里不爽,也只有服从。因为这不仅是皇太极的意思,更是辽东最后一战的原因,不容有失!

  “起阵!”多尔衮大声呼和,无视前方尚可喜汉军旗的巨大伤亡,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纵队圆阵上。

  说起来,建奴从大明辽镇学得之后又发扬光大的战法,就是纵队圆阵。

  一个个小型的圆阵组成了层层叠叠的长阵,遇战时,若可冲击便骑战破敌,但多半是以步阵冲锋。

  长枪大戟以勇士为前锋先锐,骑兵配合在两翼骚扰敌阵,步阵则正面冲击,以锐兵精锐,持长枪大戟破阵。

  可以说,建奴所谓骑射得国,骑固然是建奴所擅长,但远不及蒙古鞑子,而射在当时确实冠绝天下。

  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长弓手部队的前提下,建奴射手确实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不仅仅是在东亚称雄。

  当然,真正让他们屡战屡胜,屡败强敌的致胜绝招,还是学自于辽镇明军,而又发扬光大的步阵来克敌。

  每战时,以披重甲之精锐在前,手持长兵摧锋破阵,善射者在后,骑兵冲锋,无往而不利。

  自从有了纵队圆阵后,真正给建奴步阵威胁的不是浑河岸边的浙兵,哪怕那支浙兵打的也十分英勇,抵抗的十分激烈,给了建奴方面不小的杀伤。

  但浙兵失去戚继光的调教,或者说浙兵向来不是以血气做战的军队。

  浙兵的打仗方式源于天才的将领,讲究的是指挥和整体的配合。

  所以,在浑河岸边,浙兵打的很好,但也就是那么回事。

  真正叫建奴心惊胆寒,想起来就浑身不舒服的,是来自四川的白杆兵……

  长枪列阵,步伐齐整,阵列森严,对上建奴步阵攻击毫不逊色。

  在数倍建奴八旗兵的环列攻击下,白杆兵如磐石般纹丝不动,让建奴付出了血的代价。

  最终是拖来城中的火炮轰击,打开白杆兵阵法的缺口,这才蜂拥而上,全歼了这股强悍的川兵……

  川军的英勇和血气,真真名不虚传。

  队列成型,鼓声和角声响起,旗帜招展,所有汉军旗和建奴骑兵均是连声暴喝,整支军队的气势立刻提了上来。

  皇太极和多尔衮也是踌躇志满,眼前这支明军再英勇,能否挡得住大清的纵队圆阵?

  “杀敌!”

  瓦房店城里,秦浩明也是着提气暴喝,四处巡防,到处打气。

  大战将起,纵使如他,一军之帅,这时无谓想东想西,活下来才是根本。

  他穿着一身绵甲,胸口大半地方镶嵌着铁叶和铜钉,下身还有防护的铁网裙,走起来哗哗直响。

  只是靴子并不是铁网靴,而是普通的布靴。腿部也没有护胫,只有布条缠的绑腿。

  胸口没有护心镜或是层层叠叠的铁甲甲叶,胳膊上也没有护臂,头顶是普通的凉帽,上饰红缨。

  不止是他,定南军多半是这样的打扮,甚至有人连甲也没有,只穿着普通的箭袍,下摆收束,衣袖很紧凑,易于骑马和射箭。

  定南军没有专门的弓箭手,在阵前,有箭的人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慢慢走到前排,大约有三百余人左右,加上两侧的鞑子弓箭手,数量在六百左右。

  和建奴相比,定南军原本十之七八都不善射,也只有原本属于天雄军的将士,保持了弓箭的技能。

  明初时太祖皇帝朱元璋规定,每个百户最少要六七十个弓手,每隔三五天就要操练一次。

  每年都有数次考核,军官如果要袭职也要考核弓马武艺,甚至秀才考试也有弓马骑射的内容。

  到成祖皇帝时,秀才早就不考弓马,成祖皇帝得国不正,为了拉拢人心把武官袭职要考核的规矩也取消了。

  然后就是卫所败坏,军士逃亡,田亩被将领侵占,连饭也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自备弓马武器,隔几天就操练一回?

  到了募兵时,各镇的营兵多半是从卫所军,充军的流氓无赖,破产的农民中招募。

  这里头的人会弓箭的十中无一,当兵之后自然会有一部份操练弓箭,不过所成有限,数量当然不会很多。

  再到了秦浩明这里,除了原有的天雄军将士,新招的军队,更没有让将士们刻意练习箭术,而是改成枪法。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385965/39332780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