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白袍小武僧小说最新章节 > 第20章:定而后安

第20章:定而后安


  在亚圣解释何为大勇之前,他和公孙丑之间,其实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只不过呢,二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二人之间的全部对话,真心是非常非常的精彩,当然,精彩的只是亚圣的一系列回答,而公孙丑呢,真心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完全就像一个小丑一样,也表现出了一种蠢蠢的精彩。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公孙丑对亚圣问道:“老师呀,您要是被封为了齐国的宰相,自己的政治主张由此施行,那么,齐国从此之后成就王霸之业,那也是不奇怪的。这样……,您动心吗?”

  这货纯粹就是不着调,没事儿在这儿调戏自己的老师寻开心。

  首先,齐国又不是你公孙丑家的,你一个布衣平头百姓,傻乎乎的小青年,凭什么说老师会被封为宰相,你能做得了齐王的主吗?

  既然做不了,那好,你现在说这种话有意思吗?

  其次,即便是以亚圣的才学,都不敢肯定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施行了之后,就一定会成就一番王霸之业。

  公孙丑呢,他倒是对老师有信心的很,还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不异矣的评价,这他妈不是在这儿搞笑吗。

  最后呢,这货还贼头贼脑的问了老师一句,您……,动心吗?

  老师动心不动心,跟你有个毛线的关系,问这话,纯属就是皮痒痒了欠抽。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既不招调,也非常萌呆的傻徒弟,问了这么一个狗屁都不是的问题,亚圣……,却答的非常精彩,也非常的……,感人!

  什么叫做好老师,什么叫做君子风度,看看亚圣的回答,就真心是无话可说了,真是好!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亚圣对于自己学生的资质,其实也很恼,不过,他却面无表情的答了一句:“不,我四十岁之后,就已经不动心啦。”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也非常的耐人寻味。

  学生问的是封为宰相,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老师到底是动心不动心,而亚圣呢……,却给了个自相矛盾的答复!

  既然亚圣四十岁之后已经不动心了,那么,他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的……,跑到齐国来呢?

  换句话说,既然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与否,对于亚圣来说都无所谓,那么,还费劲巴拉的待在齐国,做哪些事情、苦等一个未知的结果,干嘛呢?

  因此,公孙丑疑惑的思考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老师这个自相矛盾的回答,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于是,他便感慨的答道:“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老师您的勇气,可要比孟贲高多了呀!”

  孟贲就是齐国有名的勇士,但是,动不动心,和一个人是否具有勇气,有什么关系吗?

  为什么听完了老师故意说出的那个,完全自相矛盾的回答之后,公孙丑这个萌呆的小徒弟,直接就拿孟贲和老师比较呢?

  亚圣听完了徒弟的感慨之后,赶紧就立马说道:“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对于学生的感慨,亚圣根本就不当回事儿,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有什么难的,告子在四十岁之前,就已经能够不动心啦。”

  公孙丑一听这话,立马就震惊了,赶紧问道:“不动心有道乎?”

  本来呢,他只是胡球提了一个问题,完全就是和老师闲聊罢了。

  经过了老师的稍微一引导,他就思考到了大勇,和不动心之间的关系上面,发出了老师的勇气,要比孟贲还高的感慨。

  但是,勇气和不动心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实公孙丑是根本就一知半解的。

  所以,当他听老师说,告子竟然比自己牛哔的老师,还要更早的达到不动心境界,他顿时就立马惊呆了,赶紧就急迫的问道:“不动心……,有……,方法吗?”

  激动呀,这可是儒门的真传道法,如果老师讲了的话,那么自己就能彻底搞懂,不动心和勇气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因此,转了半天,故意饶了这么大的一圈,亚圣终于是开始详细的讲解,到底……,何为勇者不惧,而大勇和不动心之间,又到底是什么关系!

  孟子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上面的一段话,其实并不怎么重要,唯一的重点就是在最后,第一次提出了守约这个概念,对比一下孟施舍和北宫黝二人,勇气之间的区别,就可以大概的明白一个,守约的初步概念了,因此,也就不解释啦。

  接着,就是进一步的解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这么一大段的详细解释,亚圣这个好老师,已经很好的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已经把不动心、大勇、守约之间的关系,全部都给学生讲透啦!

  也就是说,在和自己那个不着调的学生聊天之时,面对一个很气人的蠢问题,亚圣其实根本就没有对学生恼怒,相反,在故意简短的说了两句话后,他反而把儒家的真传道法,全都详详细细的讲给了学生。

  什么叫做慈悲,什么叫做君子,什么叫做老师,通过这一大段的对话,难道还看不清,也体会不到吗?

  不管后世之人明不明白,在当时,公孙丑听完了老师的解释之后,是必定会有所感悟的!

  这并非是因为后世之人,资质不如公孙丑,可以肯定的说,纵贯两千年的时光,比公孙丑资质更高的人,那是绝对数都数不过来的。

  之所以后世之人会看不清、体会不到,只是因为没有公孙丑的福缘深厚罢了。

  在亚圣解释不动心之前,公孙丑为什么脱口而出,感慨老师要比孟贲的勇气高?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之前的时候,其实亚圣就已经给他讲过,不动心、勇气、守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但是,公孙丑的资质真心是太低,根本就没有完全吃透,老师当时的全部解释。

  因此,这才有了第二次的讲解,亚圣一手引导的第二次讲解!

  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也是有十足的证据的。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这句话是《大学》之中的一句话,而大学的作者就是曾子,他……,就是亚圣的老师!

  也不能说是老师,亚圣可以算是曾子的门人弟子,对于《大学》这种,儒门最最初级的入门经典,他是必定学过的。

  因此,为什么在心中坚守誓言就是大勇,而坚守了自己的誓言之后,又为什么可以不动心,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内心坚守誓言的人,便必然有了自己的坚持,不会再被各种挫折与困难左右,因此,当然也就不动心了。

  而不动心之后呢,心便自然的安定了下来,当内心安定下来之后,便自然而然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当宁静过后……,便会得到安!

  这个安到底是什么,太麻烦所以不解释,但是,人在得到了安之后……,才可以不惧!

  因此,没有安的人,在儒家看来,就统统没有到达勇者不惧的境界,想要达到这种境界,最根本的起点——就是守约!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是,如果内心没有勇气,是很容易被生活中的挫折与意外给击倒的。

  因此,面对自己的广阔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定需要……,勇气的。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433637/41101787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