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破敌
距离杨渥所处战场以南八里,此时赵在礼的心中既充满着兴奋,又填塞着恼怒。
让他感到兴奋的是,他统领的银枪效节军在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就击溃了吴军一万五千大军,斩杀敌军不可计数,而自身的伤亡却极为轻微,甚至还不到一百人。
这样重大的胜利,是赵在礼在渡河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当初听到李存勖的渡河作战计划时,其他将领比如石敬瑭、李绍荣等,心中都很激动,对这个计划大为赞同;但赵在礼却不同,他那时对这个计划是非常担忧的。
毕竟过去一年多与吴军的交战经历可以看出来,吴军的实力不是吹出来的,他们能够消灭后梁等,一统黄河以南地区,凭借不仅是优秀的战略,更是凭借强大的军力。
在兵力远远不如对方,而将士的质量又相差不多的情形下,却想着来一场破釜沉舟的战斗,寄希望于突袭取胜,赵在礼觉得这未免太冒险了。
但如今看来,李存勖的设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他们现在的确看到了胜利的可能。
这让赵在礼不得不感叹:“大王就是大王,而我却只能做个普通将领,果然是有差距啊!”
不过除了感到得意以外,赵在礼同时还感到非常恼怒。
当他击溃吴军主力后,他没有过多纠缠,只留下配合他进攻的那一千骑兵继续追击敌军溃兵,而他自己则率领银枪效节军的主力打扫战场,准备稍事休息后便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有消息传来说,负责追击敌军的那支骑兵部队遭到伏击,士卒折损大半。
这个消息让赵在礼大吃一惊,“难道说吴军援军已经抵达了吗?若是这样的话,倒是不能急着赶去支援大王,必须先搞清楚这边的情况再说。”
好在,从逃回来的士卒那里,赵在礼得到具体的消息,原来伏击他们的并不是吴军的援军,而是之前被他们击溃的溃兵。
李德诚作为吴军后军统帅,当大军遭到突袭而陷入崩溃时,不管是谁都难以挽回败局,所以他在见大势已去后,当机立断率领当时尚算完整的两千多人撤出了战场,退到一片树林里休整。
在那里,他们又陆续收拢了一些溃兵,使得整个兵力达到三千多人。
这时,经历了一场惨败之后,将士们士气极为低落,对敌军充满恐惧,所以不少部将都认为,现在应该立即撤退,先返回平阴休整后再做打算。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李德诚坚决拒绝了。
在李德诚看来,他身为统兵大将,负责统领后军,却遭逢如此惨败,已经无颜面对吴王,若是现在什么都不做就狼狈逃回去,那么今后他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敌军不会仅仅突袭后军,中军也一定遭到敌军的突袭,而以他对杨渥的了解,他认为杨渥肯定不会被轻易击溃,或许此时中军正在与晋军主力激战。
那么这时候,他这支“溃军”的作用就极为重要了。
若是他什么都不做,放任银枪效节军前去围攻中军,结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反过来,若是他设法牵制住银枪效节军,为中军争取时间,那么他还能将功赎罪。
所以,在“赎罪”这个念头的支撑下,李德诚最终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决定反攻。
恰好在这时候,敌军的追兵到了。
有道是“逢林莫入”,在没有搞清楚树林里面的情况前,任何合格的将领都不会轻易将手下带入树林里面去,因为那里有可能遭到敌军伏击。
而对于追击的那支敌军骑兵来说,骑兵在树林里往往会受到影响,因为树木的阻挡,战马无法将速度优势发挥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在树林里反而容易遭到围攻。
所以若不是必要,骑兵一般很少在树林里作战。
然而眼前他们仅仅是追击溃兵而已,那位骑兵统领想当然的就认为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径直进入了树林,结果就遭到李德诚的伏击,士卒伤亡惨重。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在礼心中恼怒,却又不得不停下来,准备先彻底击溃敌军后再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接下来他的遭遇却让他快气疯了。
当他率领大军去攻打树林时,经过仔细小心的搜索,废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发现,敌军竟然早就离开了。
一番搜索未能找到敌军踪影后,赵在礼决心不管这支敌军,先去围攻吴军中军再说。
据说吴王杨渥就在敌军中军坐镇指挥,若是能击溃敌军中军,击杀甚至直接俘虏杨渥,那么对吴国的战争就会彻底胜利,而他也将获取天大的功劳,便是封为国公也不是难事。
相比之下,与这支敌军溃兵纠缠实在太得不偿失了。
这么想着,赵在礼当即下令调转方向,赶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行军还不到一里路程,却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留在最后面负责断后的军队遭到敌军的偷袭。
上千敌军从山坡后面突然杀出来,一通乱箭之后便是迅猛的冲锋,厮杀一阵后,他们不做停留便立即撤退,让闻讯赶来支援的敌军只能望尘兴叹。
紧接着,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敌军时不时的冲出来偷袭,而每次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做停留,让晋军来回奔波,却又抓不到他们。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吴军赶在晋军之前,将渡河的桥梁毁掉,或者将树木砍倒,堆在路中间挡道,又或者躲在树林里放冷箭,总之以各种方式来拖延晋军行进速度。
结果,走了大半个时辰,晋军居然才走了不到三里路程,而将士们却已经深感疲惫了。
这种情况让赵在礼既恼怒,又无可奈何,同时又有些后悔。
若是他之前追击敌军时,不是派那支骑兵前去,而是派遣步军去,那么即便遭到伏击而损失惨重,至少骑兵还完好,可以应付如今的情形。
但现在骑兵折损大半,剩下的也大多带着伤势,根本无法掩护大军行军。
见此情形,赵在礼改变主意,下令留下两千步军来断后,而他则统领主力前去支援晋王李存勖。
这个应对之法还算及时,毕竟敌军溃兵的兵力应该不多,两千人足以挡住敌军。
然而他却搞错一点,那就是一开始或许李德诚统领的溃兵兵力的确不多,但随着他不断偷袭晋军,更多之前被打散的溃兵也都加入进来。
吴军之所以能赶在晋军之前毁掉桥梁,堵塞道路,或者提前躲在树林里放冷箭,那却是因为之前被晋军击溃的后军中,真正被当场击杀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卒都只是被打散了。
若是没有人站出来统领的话,那么这些溃兵将无法对晋军造成任何麻烦;但随着李德诚率先带头,接下来其他溃兵也有样学样,加入到偷袭晋军的行列中,这才让赵在礼觉得似乎到处都是吴军在偷袭。
如今赵在礼留下两千人断后,率领其他主力先行,李德诚也立即改变主意,他将溃兵们集中起来,凑齐了近四千兵力,猛攻断后的晋军,甚至一度亲自领兵冲杀。
结果,在他的带头下,吴军一改之前被击溃带来的士气低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打得断后的晋军苦不堪言,接连派人去向赵在礼求援。
这下赵在礼更加头痛了,若是不管不顾继续前行,那么一旦断后的两千人被击溃,敌军很可能尾随而来,到时候他还是得留下来抵挡这支敌军。
但若是他回兵去支援,说不定敌军又迅速开溜,不仅没法消灭敌人,反而自己也会被拖住。
要知道此时李存勖那边已经接连派来信使,要求他迅速结束这边的战斗,并以最快的速度带兵前去支援。
而从得到的消息来看,对吴军中军的进攻已经陷入胶着状态,吴王杨渥将大军摆成一个弧形阵,以山坡和附近的河流作为依托,牢牢的挡住了晋军的进攻。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晋军的伤亡很大,急需要银枪效节军的支援。
两难境地,让赵在礼头痛不已,最后他一咬牙,决定派两千人回去救援,剩下的军队继续前进。
银枪效节军毕竟是支精锐军队,有了这两千人的救援后,断后的军队迅速稳住了战局,甚至还能占到一些上风。
而赵在礼率领的本部军队也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军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原本应该有八千精锐军队去支援李存勖,而现在却只剩下四千人了,其他四千人却被李德诚给拖住了。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李存勖已经下令鸣金收兵,而赵在礼也在这时候姗姗来迟。
深夜,晋军营地里,李存勖面色如同染了一层寒霜一般,冷得可怕。
而单膝跪在他面前的赵在礼着噤若寒蝉的感受着这股冷意。
原本一场完美的胜利,击溃了吴军后军后就能立即过来支援,与李存勖亲自统领的大军一同围攻杨渥;但现在呢?不仅拖到现在才来,甚至连八千精锐也只有四千人赶到,也怪不得李存勖会这样恼火。
但赵在礼也有着说不出的窝囊,他也不想搞成这样,但吴军的拖延战术让他有苦难言。
要知道为了突袭吴军,这一天晋军原本就处在急行军之中,大半天时间就行走了五十多里路程,接着又是激烈的战事,将士们早就疲惫不堪了。
若不是因为大军已经获得了一场大胜,让将士们士气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身体上的疲劳,只怕晋军早就撑不住了。
而随后敌军的偷袭更是将晋军的弱点暴露无遗,若不是将士们太疲惫了,光靠偷袭这点小伎俩又如何能拖住他们?断后的两千晋军又如何会被敌军打得接连求援?
可惜这些理由都不能让李存勖信服,他此时要的不是解释,而是援兵,是八千银枪效节军,但现在赵在礼却只带来了四千军队,而且还是疲惫不堪的四千军队,仿佛打了败仗而显得极为狼狈的四千军队。
发了一阵火后,李存勖也明白生气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办。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有些疲倦的道:“如今吴军依托地形严加防守,而敌军的前军已被我军暂时给挡住。但留给咱们的时间并不多,敌军的援军随时都可能赶来,若是不能迅速击溃杨渥,那咱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这一点不用孤说,想必大家也都明白。”
他叹了口气,接着道:“今天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将士们伤亡很大,而且因为急行军的缘故,此时肯定也很疲惫了。不过咱们不能停留,必须继续进攻,不能让敌军得到喘息之机。”
他遍视众将,最后缓缓说道:“接下来的战斗乃是死战,自孤以下都必须抱着必死的决心,若是谁还存着侥幸心理,觉得咱们还有足够时间慢慢进攻,那咱们就真的死定了。”
“所以孤决定,今天晚上孤将亲自领兵继续进攻,除了骑兵以外,其余军队必须全部投入战斗,不允许有任何人贪生怕死。诸位将军也必须到第一线去战斗,不能留在后方。诸位可都听到了?”他的声音沉闷而又坚定,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末将等领命!”众将领也都纷纷跪地,大声应道。
白天的战斗因为受到吴军床弩的威胁,许多将领都躲在后方指挥;但如今天色已黑,床弩的作用也将大为降低,再加上李存勖都准备亲自上阵了,那么他们这些将领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躲在后方呢?
而刚刚犯了错的赵在礼此时也站出来大声请命道:“大王,末将所部虽只带来四千人,但他们每一个都是百战精锐。今晚一战,末将愿领兵作为前锋冲击敌营,以立功赎罪。还请大王准许!”
李存勖当即答道:“好,赵将军有此决心,孤允准了。”
赵在礼当即大声道:“末将当誓死奋战!”
其他将领也都大声喝道:“誓死奋战!”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456056/443606518.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