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独断大明在线阅读 > 第1312章 在乎帝心

第1312章 在乎帝心


    在另一边,大元帅府同样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秦良玉已经从孙承宗手里接过帅府的日常管理权,领导者九处二局,对帅府的架构,人事,进行重新的调整,梳理。

  这一次,曹文诏,熊廷弼等人也在,众人合力,对帅府进行革新。

  大明的军制,朱栩历来是托付给孙承宗一个人,其他人极难插手,为的就是确保军队牢牢控制在他一个人手里!

  时过境迁,朱栩需要一个体制健全,奋发向上的多军种军队,这就需要各种人才参与到管理层。

  经过多天的会议与改革,孙承宗是长松一口气,将秦良玉,卢象升,曹文诏,熊廷弼,杨嗣昌几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饭。

  孙承宗多喝了几杯,朗笑着道“不怕你们嘲笑,这几年我日干部支,力有不及,本想与毕景会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这一次由你们在,我发现确实是老了……”

  曹文诏年近五十,依旧壮硕,哈哈一笑,道:“元帅,你这话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没少在皇上面前给我使绊子吧?”

  现在朝局已定,朱栩确实没有让曹文诏接替孙承宗,由此孙承宗不介意曹文诏的调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帅我也说了不少坏话。”

  秦良玉满头白发,坐在众人之间,丝毫不显突兀,声音坚韧又清朗,道:“我就不计较了,反正多元帅一个不多,少元帅一个也不少。”

  听着秦良玉的话,众人都是摇头失笑。

  当初传言秦良玉要接替孙承宗,不知道闹出多大风波,朝野的弹劾奏本,讲理进谗的人如过江之卿,数之不尽。

  卢象升看着几人谈笑无忌,道:“今年或许会更多,一个总兵,背后不知道站着多少人,牵扯多少达官贵族,士绅豪门。”

  熊廷弼道:“我琢磨着,除了辽东,老卢你的麻烦最大,其次就是我了,副元帅,明天我要登门叨扰,您可不要嫌烦?”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边六省的军务。

  秦良玉轻轻点头,道:“四川的情况最为复杂,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马祥麟协助,他对情况比较熟悉。”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过,多谢副元帅。”

  孙承宗听着几人的话,道:“我们不同于政务,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凌厉,果决的处置,军队之外,自有孙白谷去管。”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军,两大营,巡防营由兵部着手,其他的,皇家军团,骑兵,步兵,包括海军,都在内。总兵四十六人,副总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时间,甄别他们,并进行重新调配、整肃,确保高层的纯洁,干净,忠于皇上!”

  孙承宗放下酒杯,道“稳一段时间,明年就可以开始进行都尉一层的甄别,这一层人数相当多,又最为中坚,关键,要逐步推进,不要引出乱子,一到两年是必须的,而后,就可以对下层校尉进行清查,两年时间应该可以收尾,前前后后,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军队的彻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锐,强大的海陆军!”

  这次的清理计划,不止是为了配合‘新政’,去除旧患的同时,也是要与大明旧式军队进行彻底的切割,打造新式军队!

  自然,清扫计划是孙承宗等人的,切割与新建是朱栩一直以来的计划。

  秦良玉以及几位大都督点头,这些天他们就是为这些事情在做计划,布置,等年沐一过,他们正式宣誓,述职后,就会向皇帝辞呈,各自履职,开始执行计划。

  军队这些人比孙传庭等人还有紧迫性,早已经迫不及待。

  元宵节一过,大明仿佛才迈入景正六年,一股紧绷,不安的气息在朝野流转。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孙传庭在内的新内阁,秦良玉在内的副元帅,大都督,正式在议会,对着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职!

  这也标志着,内阁正式的进入孙传庭时代。

  就在孙传庭宣誓的第二天,朝报发表了一片白话文文章,是给天下人看的,这篇文章充满了火药味,强烈的进攻性。

  标题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场不容失败的战争!

  文章列明了大明面临的的十大问题,内阁誓言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标,并且摆出了一系列的准备方案。

  这是明晃晃的宣战,粗暴直接!

  不同于以往的毕自严时代,那个时候,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天下沸然,反应激烈。面对孙传庭,回应的是一片安静。

  随后内阁,六部一系列官员的调整上任,不断充实着新内阁的权力与权威。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贪局局长,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书四人,在内阁签署《反贪战书》,四部门将协力打击贪腐,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清廉的官场!

  二月初二,这一天,大理寺开庭。

  新改革的大理寺,审判庭有一个主审,四个陪审。

  他们审的第一案,就是鲁王的‘贪赃不法,行为狂悖’。

  不说鲁王那些旧账,就是在宗人府,接过平王一大摊子,这些年做过的手脚,稍微一查就能连根拔起,牵累甚多。

  还有一个,就是晋王,这位幕后之人分的也不少,现在羁押在天牢,等着乾清宫下旨剥夺爵位,刑部好送审。

  主审的名叫陆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员,是汪乔年从政院调来的众多学生之一。

  陆正行翻阅着厚厚的卷宗,抬头看向站在大堂内,一身枷锁的鲁王。

  他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负责堂记的师爷,他拿着一张张状纸,大声宣读。

  林林总总,共十六条,大多是涉及贪腐,渎职。

  大堂内只有师爷的声音,堂内椅子上坐着四十多百姓,一样安静。

  师爷读完,转头对陆正行示意,而后坐下。

  陆正行抬起头,看向一脸枯槁,生无可恋的鲁王,淡淡道:“朱寿鋐,关于刑部指控你的罪名,你可有辩解?”

  被关了一个多月,鲁王是想的明白,心里郁结,面上叹了口气,道:“是我触怒了皇上,才遭此一难,什么罪民我都认了,只请你转告皇上,鲁王一脉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曾有叛心,与其他人不同。请皇上看在列祖列宗以及我这些年的苦劳上,让鲁王府有个体面……”

  陆正行一拍惊堂木,沉声道:“朱寿鋐,你要弄清楚!你是不法在前,处置在后,休要攀扯皇上!本庭再问你一次,是否认罪!”

  鲁王仰天,长叹一声,道:“认不认又有什么区别,你判吧,是坐牢还是流放还是戍边?”

  陆正行合上卷宗,道:“既然你认罪,本庭也省事。现在本庭宣布,鲁王认罪,三天后开庭,宣判。退庭!”

  本以为是一场大戏的审判,以鲁王的认罪,在所有人瞠目结舌中休庭。

  第二天,经过内阁再三上疏,乾清宫终于下旨,以晋王朱求桂‘行为不轨,殊途难测’为罪名,除爵!

  旋即,刑部将朱求桂从宗人府押出,送入天牢,又过一天,送入大理寺过审。

  朱求桂比鲁王干脆,他知道,现在再如何挣扎也无用,打错算盘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

  孙传庭新内阁的开端,是以两位亲王除爵为开端!

  朝野更加安静,不知道多少人在考虑自身,想法设法的自保。

  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孙传庭稳住内阁,一道任命砸下来,内阁,六部的大部分中间官员被调整,内部调剂还好说,但大部分是被外放,明升暗降。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下首善之地,谁不挤破脑袋往京城来,若不是放到肥缺,那都是妥妥的流放性质,将来没有机会再回去了。

  这自然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路数都找上了门。

  这一天,周应秋刚刚出门,原吏部都水司员外郎噗通跪在他身前,大声哭嚎道:“大人,您不能不管下官了!下官跟着您十几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求过您,可这一次,下官不能不来啊,下官九年五十九,还有两年就致仕了,现在要发配我去云南,这是是要我葬骨在边陲之地,儿孙不好抬棺啊……”

  这位是声泪俱下,哭的肝肠寸断。

  这不是第一个找周应秋说情的,但还是第一个堵门跪着的。

  他面无表情,抬头看去,果然,巷子拐拐角角不少人头猛的缩了回去,而后闪闪烁烁。

  周应秋神色毫无波动,道:“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打个报告去吏部,我说个情,让你提前致仕,在京城养老。”

  这位员外郎一愣,继而大哭道:“大人,下官不是畏惧艰远,而是太过突然,下官没有准备,还请大人劝说孙阁老,急政缓行,操之过急,适得其反啊……”

  说的是情真意切,有理有据。

  周应秋哪里不清楚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想保住官位,赖在京城不肯走。

  他看着已经过来的马车,道:“好,我会在内阁会议上提一下,你安心上任吧。”

  这位员外郎满脸渐干燥的泪水,听着周应秋的话,差点又哭出来,冲过去想要抱紧周应秋的大腿,被侍卫挡开。

  周应秋没有多耽搁,上了马车,直奔内阁。

  周应秋在一堆侍卫的护卫下,走向皇宫,出了巷子,确保没有人听到,周应秋的幕僚,幕僚司副主事,楚匀骑着马,隔着窗帘,道:“东家,近来京城上下官员群青不稳,朝政多有堵塞。”

  周应秋坐在马车内,不动如山,道;“不用去管,新任命的那些官员到位了吗?”

  楚匀道:“阻力不小,有很多人从中作梗,尤其是那些被调离的人,据说,还有人照常去衙门,如过去一样处理事务,没人能阻止。另外……一些部门大人的态度有些暧昧,在纵容。”

  周应秋目露冷色,道:“我在辽东呆了几年,他们都忘了我的手段了!你待会儿去找包理游,以内阁的名义,通知所有这次迁调的人,必须在今天之类离开,否则以抗命,渎职的罪论处!让刑部点齐人手,准备抓人!”

  楚匀神色微变,道:“东家,这样一来,得罪人的就变成我们了,与您清名有碍,在内阁的地位也会收到影响……”

  周应秋语气平淡,道:“你不懂,按我说的去做吧,对了,告诉我们的人,严格按照内阁的要求行事,若是谁在这个时候拖我的后腿,休怪我不念旧情!”

  周应秋任吏部尚书多年,他的门生故吏,提拔的人,在这个时候,慢慢都进入了五品到三品的高位。

  在朝廷中,若说谁的势力最大,无疑就是周应秋。

  楚匀会意,道:“学生明白了。”

  周应秋坐在马车内,神情冷然,眼神锐利,过了一阵,他又道:“你盯着朝野,不管是我的人,还是傅阁老,亦或者其他人,如果有明显的结党痕迹,立即告诉我,如果我不在,就告诉毕阁老,孙阁老,不能耽搁分毫,知道吗?”

  楚匀这会儿听出味道了,走近一点,低声道:“大人,真的需要这么认真吗?”

  楚匀是周应秋的幕僚,掌管在他内外通讯,是一个关键人物,沉吟片刻,周应秋道:“我与你说一点,你心里有个分寸。孙传庭的这些改革,很多人都说是是大势所趋,但这‘大势’是怎么来的,‘趋’又是怎么回事,你心里应该明白。在这个时候,谁要是跳出来反对孙传庭,等同于反对皇上。‘新政’是皇上多年的心血,关乎功德,自不必多说。还有一点,就是,朝廷的地位,未来的升迁去留,不在朝野所谓的清名,而在帝心!”

  楚匀顿时恍然大悟,道:“多谢东家提点,学生明白了。”

  周应秋漠然的‘嗯’了声,道:“你是天启三年的进士,跟在我身边也是屈才,等过了今年,我便安排你外放,眼下要谨慎,不要出差错。”

  楚匀连忙抱拳,道:“学生谢东家提点!”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528260/424719842.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