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带着系统回北宋在线 > 第37章 管子七法

第37章 管子七法


  李建由所指的朝中大夫并不是个具体职位,应该是泛指在京城做官且可以列入朝会、于都堂发言的朝官。既然如此就不会小,毕竟中央官员,有他独到的影响力。难怪李建由都不想惹这人。

  还真是家学渊源了,他在文学方面只要继承了家族一半的天赋基因,又受到家学熏陶和影响,那在大宋就真算是超级纨绔才子了。被张纪㜣看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见赵诚神色古怪的样子在思考,李建由又凑近嘿嘿笑道:“小子你么洗洗睡,就不要多想了,吃苏在方的醋是本衙内的事。”

  赵诚翻翻白眼,在桌上写了三个字:你惨了。

  李建由一脸懵逼的情况下,被讲台上的张纪㜣点名:“建由似乎对本师此讲颇具心得,那你便起来说说看?”

  这局面和后世没多大区别,学子们顿时一阵哄笑,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李建由身上。然而,李建由连张纪㜣在讲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比较尴尬了。

  相反赵诚是可以一心两用的,知道张纪㜣讲的内容。现在又和李建由算是“一伙的”,便提笔,打算写两个字提醒这位衙内爷。

  却是都没来得及写,张纪㜣如何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便道:“赵诚似乎比李建由更有心得呢,讲堂未及一半他便像是要挥毫了。恩,不用写,你生活困难不要随意浪费纸张笔墨,干脆起身把你的想法说说,让本师分享一下。”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一起遭遇了围观。赵诚和李建由相互也弄不清楚到底谁是过街老鼠?貌似都像的说。

  那知赵诚起身道:“先生此讲《管子》,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

  说到这里时,前方那个苏公子也不禁回头愕然的看着赵诚?

  张纪㜣也楞了少顷,真没料到这家伙一边开小差却也知道讲的什么。

  迟疑少顷,张纪㜣笑着问:“因何也?”

  “额……”赵诚在迟疑。

  “额什么额?”张纪㜣眨了眨眼睛。

  赵诚道:“近些年忙着搬砖谋生,学业荒废,学生不太熟悉课堂之语法语境。”

  “哈哈哈哈。”

  再次哄堂大笑了起来。

  张纪㜣也有些想笑,但忍住了,女儿态的样子翻翻白眼:“那干嘛不用你所熟知的市井语言对本师说说?相信我,我一定能听懂的。”

  “好吧简单点说,老管,不是……管仲的意思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枪杆子时,想做也做不好上述四点要务。”

  赵诚真没有听过管子七法,便胡乱蒙了一个说法出来。

  张纪㜣美丽的双眼内不经意的却闪过一丝异彩,还真觉得……他家伙说的简单通俗又直接。算得上很好。

  迟疑少顷,张纪㜣温声道:“坐下吧,在心一些,你便能完全明白本师此讲之用意。”

  赵诚只得坐下来开始听讲了,暂时装作不认识李建由。

  认真的听下去,也就真的理解到了张纪㜣此讲的用意。也明白了刚刚众人那嘲讽的神色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自太祖皇帝陈桥兵变取得天下又杯酒释兵权后,有宋一朝基本处于文贵武贱、防火防盗防武将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张纪㜣并没有深讲《管子》,也没有深讲其他法家理论,更像是试讲后抛砖引玉,引出学子的思想?

  人上一百就形形色色,其他人怎么理解张纪㜣的讲堂不晓得,但赵诚认为这几乎是一种摸底测试?不是寻找衣钵传人那么夸张,但更像是寻找一个她所喜欢的风格思想、且值得塑造的人,以便送出她手里那个宝贵的“保送太学”名额?

  猜没猜对不知道,反正乐天派赵诚就是这么理解的。

  差不多这次讲堂近了尾声,奇怪,最后时刻张纪㜣没让学子当场写“读书笔记”。只是分别看了苏吉方和赵诚一眼,对苏吉房表示鼓励的微微点头,又对赵诚不怀好意的道:“你于本师讲堂不用心,上来领罚。”

  卧槽为舍不是李建由这货?

  赵诚一阵郁闷,上去伸出手,真如同小学生一样被她用戒尺在手心抽了两下,不算轻也不算重,疼还是有些疼的。

  “散了吧。”

  之后张纪㜣维持清冷的样子,背着手离开讲堂。

  这就是赵诚在大宋第一次念书的经历。散课后其他人吟诗作对,或讨论着某楼的某姑娘云云。赵诚如同西游记里的那只猴子,认为张纪㜣分明是很喜欢这理论的人,却还处罚了老板我?

  “她没有公开让书写心得,兴许她知道学子们写的东西她不爱看。难说她专门想看老板我写一篇?”

  汗,赵诚就是这么理解的,就此坐下来把关于《管子七法》的心得成文。

  却也没有立即交给张纪㜣过目,因为赵诚发现自己毛笔字写的太猥琐了。打算苦练一下,好歹看得下去一些后再说……

  下学后时辰还早,来到了城南万丰舍。

  这不是青楼,是池州城有名的茶舍。在书院听学子们聊天时提及,张纪㜣基本上每天离开书院后会来这里喝茶听故事至日落。

  这对于池州来说是比较高端的场合,并没有真正的说书人在台上说评书。不过也几乎是读书人聚集的专场,像是个畅所欲言的非正式论坛。

  同时这里也是外地游学学子到池州必来的场合,在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故事以及新奇脑洞,同时他们会讨论各地的地方志、民间传说、各种光怪陆离稀奇的见闻。

  于是这样的地方在当下的大宋成为了集新闻、脑洞、见解、传说、故事等等的集散地。

  能在这个场景集中的人相对于其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泥腿子,会拥有绝对的“信息量不对称优势”。不夸张的说,长年聚集这里的人和外面的农人相比,那真是近乎穿越者和普通人的差距了。

  这也是北宋的一大特征,导致各种思想、各种新奇的创造思路、技术、观念、辞赋诗文集中于这一时期爆发。

  不夸张的说,除了怂之外,有宋一朝因这些特征爆发出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辞赋诗文等的艺术成就,是整个封建历史岁月中顶尖的,没有之一。领先同时代的其他高级文明三百年几乎无悬念。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635004/45296720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