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
第六十六章 杨士奇与于谦三
大明之势,看似蒸蒸日上,烈火烹油。但实际上却是太祖太宗朝的积累。而到了而今积累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
开国七十年。
各种问题,陈陈相因。
杨士奇在这个位置上近十年了,从中枢到地方,自然知道有不知道多少事情,已经不能在拖延下去了。
江西有贼寇做乱,声势之大,已经有三万之多。即便朝廷派人镇压,也不是几月就能平定的。
江南赋税不平,南方安南窥视。
大明与安南这么长时间的征伐,真以为随着大明退兵,就相安无事了。北方瓦刺做大,云南麓川更是蠢蠢欲动。
似乎大明在安南的退缩,鼓舞了一些人。
朝中府中各种方面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别人不清楚,杨士奇却是很清楚的。他更清楚,有些事情,却是他做不了的。
“要是宣宗皇帝尚在就好了。”杨士奇心中悠悠一叹。
他老了,又能坚持几年?即便能坚持十年。十年后恐怕皇帝亲政的时候,也不会用他的。幼主临朝,太皇太后罢一切不急之务。
用稳定压倒一切。决计不容杨士奇大动干戈。
杨士奇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但明朝的大学士毕竟不是宰相。即便有太皇太后的支持。
杨士奇所能做的,也不过刷新政治,缝缝补补。
真正要做的事情,只能留给后人了。杨士奇不知道眼前的于谦,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的。但是于谦既然入了皇帝的青眼。杨士奇也就愿意给于谦一些机会。
“廷益,虽然太皇太后让你身兼两职,但是何者为重?你也是清楚的,你来的正好,而今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你先去顺天府熟悉一下,安排一下人手,到了明年开春之后,先参与春闱,当一下房师。然后为陛下讲官。顺天府的事情,就让同知担当起来吧。”杨士奇说道。
于谦一听杨士奇所言,立即说道:“老师栽培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别的不说,明年恩科,于谦已经听说了。
主考官不是别人,就是王直。
以于谦的科名,参与进去是有一些勉强的。但是有杨士奇开口,自然一切没有问题。
明代科举之中,各种座师房师都是培养人脉的好去处。
别的不说,如果于谦不是杨士奇的学生。杨士奇也不会如此栽培于谦。
这就是文官政治的运行规则。
好也罢,坏也罢,大家都是这样玩的。
于谦也不能幸免,有一批学生之后,身后也就有一些羽翼。
当然了,这些羽翼在而今还弱小,但是放在数年后,十几年后,就在官场之上,拉起一批人了。
杨士奇坦然受之。
杨士奇为于谦做的,不仅仅给于谦机会。还给于谦遮挡了很多风雨。
比如这一次,宫中催得很急。
但是杨士奇还坚持,于谦先去顺天府视事一段时间,再入宫做讲官。
原因很简单,太皇太后一心要让于谦担当这个不合时宜的顺天知府,定然是用意的,如果于谦对顺天府不了解。
就贸然进宫,被太皇太后或者皇帝问起来,一问三不知,岂不是大祸临头。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镇定,宁可缓一点,也不能着急。
着急会出错的。
杨士奇说道:“我两个儿子不成器,将来我去了,还指望你这个师兄,照顾一二,能让他们安度余生便是了。”
于谦说道:“请老师放心,于谦定然护着两位世兄周全。”
杨士奇亲自将于谦送出了书房。
于谦出了杨士奇,有驴车来接,于谦一摆手,让驴车自己回去。于谦大步走在风雪之中,一双官靴踩在雪地之上,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不一会儿,似乎有雪水透入靴子里面。
但是于谦浑然不觉。
杨士奇的一番话,于谦此刻正在反复思量。
于谦固然是一个好官,清官。但并不是说,他没有政治智慧,恰恰相反。于谦能以三甲进士出身,永乐十九年到而今,不过十四年,就做到了三品官。
而于谦发迹的开始是什么?就是宣宗皇帝平汉庶人,令于谦宣读汉庶人的罪状,于谦义正言辞,声情并茂,挠到了宣宗皇帝的痒处。
这才在十几年之间,升到这个位置上。
再历练几年,当任尚书的资历都有了。
但是大明这么多进士,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于谦的际遇。
于谦很明白,杨士奇对他所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他已经简在帝心。
这一点于谦其实有一些察觉的。
锦衣卫在河南的活动,于谦是有所察觉的,只是觉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
再加上锦衣卫又没有表明身份。于谦自然是装作不知道的。
第二,就是杨士奇将于谦当做未来接班人之一。继承杨士奇的政治资源。这两样加在一起,于谦很清楚,只要今后数年没有过错,而且再立新功。
待新皇亲政,杨士奇告老之后。内阁的位置之中,有他一把交椅。
如此一来,即便此刻有风雪入怀,于谦心中也是一团火热。
读书人不就是为了有一日,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刻于谦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不是不激动,不是不高兴。
只是当时极力克制而已。
似乎风雪也让于谦心中火热降温了。
于谦猛地停下了脚步,心中暗道:“宫中不知道有多少明枪暗箭,想在陛下身边待上几年,却不是易事。而且慈宁宫与乾清宫之间,也需要臣子尽心弥补。”
“现在却不是高兴的时候。”
于谦虽然这样想,但是不知不觉之间,于谦生出了当仁不让之心。
于谦这一抬头,却发现,他不知道不觉之间,已经到了英国公府外。他转身离开,寻找道路,回到客栈,准备明日去顺天府。
将顺天府的事务清理出眉目出来。
于谦久为地方官。
这些事情,从来是轻车熟路,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自己的地方。
英国公府之中。
莺歌燕舞不虚席,招待的不是别人,正是成国公朱勇。
成国公朱勇,见这些莺莺燕燕,并不是太在乎的,起身向英国公张辅行礼说道:“张兄,兄弟我来,也没有想看歌舞?不说兄弟我说你,你的歌姬实在太差了,今日就是有一件事情,想与张兄商议。这些人就让他们下去吧。”
英国公张辅听了,心中暗暗苦笑,却也知道推托不得,一挥手让这些伺候的人都下去了。说道:“你素来知道我的,我其实不大喜欢这些东西。不过是凑数而已。”
张辅成名的安南之战,就是因为前任成国公朱能病逝军中,才让他接任大帅的。两家关系素来很好。
当初太宗皇帝打下南京之后,封赏靖难功臣,问还欠些什么?
也是前任成国公朱能说道,我们什么都好,就是张玉功劳在我们之上,对张辅的封赏太薄了。
所以张辅与朱勇关系很好。
他当然知道,朱勇想来问什么的。
他实在不想参与这一摊子浑水。这才想找借口拖延。只是看来而今是拖延不了了。
果然,在左右都退下之后,朱勇径直问道:“大侄子,与我儿子都在宫中当差,陛下想征讨瓦刺之心,想来你也听说了?”
朱勇的儿子朱仪,也在朱祁镇的侍卫之中。
只是放在这一群侍卫之中,并不是很冒尖而已。不过朱勇也不在意,他只是想让儿子在皇帝面前混一个脸熟就够了。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712553/6226576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