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
第七十一章 大朝会
朱祁镇与孙氏说了一阵子话,王振在身边低声说道:“小爷,时辰到了。”
朱祁镇说道:“母后,孩儿去了。”
孙氏目送朱祁镇离开。
就在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阳光照射在大地之上,并没有多少暖意,只有清寒之意,朱祁镇也感受到刺骨的冷意。
纵然他身穿着厚厚的棉袄,依然挡不住这冷意。
鼓乐齐鸣,各种朱祁镇说出上名字的乐器都奏响了,这都是宫廷雅乐。节奏缓慢悠扬,但是却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
朱祁镇在无数侍卫的簇拥着来到的乾清宫正殿。
乾清宫正殿已经大变摸样了。
二十四把黄旗,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大多都是山海经上面的各种图案。这些奇珍异兽,在旗帜之上,随着风吹而上下浮动。
本来,朱祁镇应该在奉天殿之中举行的,但是三大殿被焚烧之后,还没有修建,只能临时放在乾清宫之中。
朱祁镇沿着紫禁城的中轴线,乘车从正门进入乾清宫。
朱祁镇一路上,发现以中轴线分开,文武官员分立两侧,见了朱祁镇路过,纷纷下跪行礼。
朱祁镇看见的有些熟悉的,有些不熟悉的面孔。
朱祁镇在乾清宫门前的御座坐定之后。
大朝会就开始了。
首先来朝的,是越王。
在洪武时,藩王也有来参加大朝会,只是后来,就全面免了。越王与朱祁钰是两个在北京城的亲王。
只是朱祁钰还太小了。
太皇太后做主,免了朱祁钰参加。
所以越王就是第一个。
越王在朱祁镇的御案之前行礼,然后三呼万岁。
朱祁镇再抚慰几句,说道:“叔王辛苦。”不过,在朱祁镇看来,越王也真是辛苦了。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而今总体上来说,大明朝没有什么大战,九边一点点小摩擦,不过是小问题而已。但是各种祭祀,却是免不了的。
皇帝不能亲临,自然要亲贵代行之。
而代行最多的,就是越王了。
而越王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太好的。很多事情的确让越王的身体,有更加不好的迹象。
朱祁镇看越王脸色不好。私下吩咐王振,派御医常驻越王府上。
越王之后,就是各家勋贵了。
大明后期虽然是文贵武贱,但是在大明体制建设上,却是武在文上,所以这样大朝会的排序之上,很明显就是勋贵在文官之前。
为首的自然是张辅了。
除却张辅之外,还有成国公朱勇,定国公徐景昌。
朱祁镇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徐景昌身上。
只是见了徐景昌却有些失望。
因为很简单,徐景昌老了。
朱祁镇知道定国公一脉想挑选人才,就要从下一辈里面选了。只是大明勋贵从来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徐景昌估计也比不上他老爹徐增寿。
而今即便是徐增寿,这个国公虽然是他用命换来的,但是徐增寿本身也不会打仗。
至于大明还有两个国公,一个是魏国公,一个黔国公。不过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云南,都没有到。
随即下面各式勋贵。
大多都是靖难功臣。
朱祁镇每一个人都细细观看,其中也有一些老将,但是精神很好,一副廉颇虽老,尚能上阵的样子。
但是更多却是,年轻一辈。甚至还有几个一看都没有成年的。
却也没有办法。
父辈都去了,爵位传到他们的身上,他们自然有资格上大朝会。
朱祁镇暗道:“青黄不接。”
之前,朱祁镇知道大明将领有青黄不接的苗头,但是从纸面上看来,却是浅薄的,今日真正看了一下大明勋贵的阵容。
真打的都老了。
看上还能上阵,但是能够打几年?朱祁镇心中越发忧虑。不过,总体来说大明勋贵的将领,还是能镇得住场子的。
一些五军都督府的军官,虽然身上没有爵位,但是看来还是有精气神的。
当然了,朱祁镇能看到的也仅仅是这些?
有时候能不能打,当面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有些人在皇帝面前,就已经战战兢兢,看上去十分紧张,指望他们在千军万马之中,镇定自若,却是不能的。
有几个表现好的武官,朱祁镇就命王振一一记下来,回去之后,再细细翻看他们的履历。
随即就是文官。文官就多了。
京中各级衙门,七品官以上的,都有资格来朝见。
朱祁镇见了前面的文官大佬,如三杨,胡濙,王骥,等等大臣之后,后面的侍郎主事都是一批一批的见了。
之前,朱祁镇看武将的时候,还费些心思,但是看着文官,却变成认认真真走流程了。
忽然身边的太监喊道:“顺天知府于谦。”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臣,上前行礼,三呼万岁。
朱祁镇顿时打起精神来,看着于谦。
于谦看上去很是严肃,样子有些清瘦,三络长须,带着几分南人长相。朱祁镇问道:“你就是于谦。”
“回陛下。”于谦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说道:“正是。”
朱祁镇有些话想问于谦,但是却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说话的时候。
可以说接见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规定好的。从亲王,勋贵,文官,使臣,过一遍,正好是中午,那时候是大宴仪。
即便是朱祁镇也能耽误太多时间。
耽误时间长了,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朱祁镇说道:“于卿赈灾有功,赏赐宝剑一把。”随即朱祁镇将自己配的一柄剑,解下来,递给王振。
王振大吃一惊,却不知道这区区于谦在皇帝这里有这么大的分量。虽然心中满心不解,但是也不敢怠慢。
双手接过长剑。
倒退的下来,双手呈给于谦,说道:“于大人,莫辜负了陛下的好意。”
于谦也大吃一惊,微微一愣。立即双手接过,随即放在一边,大礼参见,说道:“臣谢陛下隆恩。”
随即有太监喊下一位官员的名字。
于谦又双手捧起长剑,一步步的退了下来。
而下一名官员也上来了。
一时间,这于谦这名字哄传天下。成为天下的焦点。
朱祁镇与臣下的每一句对话,都有十几个大嗓门的太监,高声喊出来,让在乾清宫门前广场之上所有人都听得见。
这于谦异军突起之事,自然被人听在耳朵之中。
一时间,所有人都暗地交头接耳,探听于谦的底细。
于谦之前虽然贵为一省巡抚,但是在官场之上的名字,还没有到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以至于维持纪律的御史,频频出列,才将这交头接耳的声势按了下来。
于谦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所过之处,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于谦手中的御剑之上,各式官员见了于谦,纷纷行礼后退。
而于谦在顺天府的手下,也一个个俯首帖耳,对于谦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了。
于谦将这一切看在心中,面上不动声色,看上去安之若素,但是心中却感动莫名。
看着手上长剑。
是很明显的御剑,不是皇帝打造了用来赏赐人的长剑。上面的游龙浮雕随着阳光在剑鞘之上不住的游动。
就好像是活着一样。剑柄之上却有两个字:“正心。”
这柄剑乃是朱祁镇自用的,朱祁镇又用不着上阵,配着剑,唯一的用处,大抵是用来自刎。所以朱祁镇刻上正心两字。
也是朱祁镇说赏赐的时候,之前没有准备,这才将这一柄剑送出去了。
于谦却不知道这些,他却知道,而今全天下人都觉得于谦是得当今殊遇,想不以死报之,都不行了。
就连于谦自己也这样想。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712560/62239514.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