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唐朝好地主小说全文阅读 > 第1358章 宫廷侍卫

第1358章 宫廷侍卫


  “多少?”

  房玄龄盯着一名侍卫问。

  “八百多斤。”

  “八百多少?”

  “八百三十八斤,”马周兴奋的告诉房玄龄。

  南郊,司农寺的试验农田里,今天土豆收获。这是二月种下的土豆,眼下六月收获,今天土豆收获,皇帝与宰相率许多重臣亲至。

  看着一块块土被翻开,泥土里一个个的土豆被拣出来。

  去泥装筐、称重,详细的记录下一个个的数字。

  当亩产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是有些被吓到了。

  亩产八百多斤,惊人。

  “第二亩的亩产也出来了,九百一十七斤!”褚遂良高兴的过来,报出一个更高的数字。

  司农寺的这片土豆试验田足有一百亩。

  房玄龄和马周高兴的向田里的天子禀报亩产量,那边承乾走在田里,看着那一颗颗土豆蛋,也是满脸喜色。

  “陛下,已经统计出了十亩地的亩产,平均八百三十多斤一亩。”

  八百多斤一亩,这简直是惊喜了宰辅大臣们。以前一般的田地种麦种粟,一亩也就百多斤。后来搞精耕细作,又保证施肥,使得产量大增,一季亩产能达到平均两石以上,如果是上等田地,甚至亩产三石都有可能。

  那些好的水田种水稻,施足了肥,甚至能平均产出三石半到四石。

  可一亩产八百多斤还是很吓人的。

  为了让数字比较有可取性,这块土豆试验田,只是普通的耕种,并没有特别过份的施肥耕种,可却还是收获了这么多的土豆。

  “司农寺在天下各州都有试种土豆,各地亩产还得时间报上来,但相信,都不会太差。”房玄龄笑道。

  “陛下,就算土豆不同一般粮食,可哪怕按四斤土豆折一斤粮来算,这一亩也起码是两百多斤粮啊,相当于亩产两石粮食。”

  马周也在一边笑道,“土豆不比水稻金贵,必须水田。甚至比麦子和粟都更耐旱,哪怕是沙地、坡地都能够种植。”

  他手里抓着几个土豆,也丝毫不在意土豆上的泥巴,握着几个土豆,跟握着宝一样。“土豆完全可以种两季,二月种下,六月收。七月又可以再种一茬,哪怕下半年收的少点,可一年起码能收一千五百斤以上一亩。”

  “四斤土豆折一斤粮算是比较严苛了,其实对于普通贫困百姓来说,土豆也是能充饥,一样能当主粮。如果在那些比较贫瘠干旱,不利于种其它粮食的土地上种土豆,收获的土豆,都能够一家的食物了。如果搭配着其它麦稻粟主粮吃,那百姓一年可以至少省下原来的一半甚至六成的口粮,这些省下的粮食拿来出售,能增加不少收入。”

  几个宰相都相当高兴,哪怕这几年朝廷的粮食储量不断增加。

  可民以食为天,粮食这个东西永远不嫌多。

  现在朝廷还有许多地方,比较贫困。比如说关中的朔方、陇右,黄土高原,山多地旱,比如河东的代北地区,也是如此,干旱少雨,缺少严重。土地也贫瘠,种粮食收获极少,甚至有种一升种子,结果只能收两三升粮的。

  朝廷此前从这些地区,移走了许多百姓,就是因为那里能活,连饭都吃不饱。

  留下来的,土地终于多了些,可依然产出极少,广种薄收。

  现在土豆亩产居然这么高,起码以后这些贫困地区的百姓,生活能好过许多,最起码温饱能解决啊。

  再一个,有这种高产的作物,朝廷开拓边疆,比如西域、辽东等地,那么就能少种多收。

  哪怕一年只种一季,这收获也极喜人了。

  对于朝廷的宰相们来说,如何让穷人吃饱饭,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如张超这种巨富,朝廷根本不用怎么管,他们每年还能为朝廷创造许多税收。而那些中产地主、中产商人、甚至是自耕农,日子也都能过的比较好。

  最让朝廷负担重的还是那些贫困地区的穷人,如何让他们吃饱饭,过上温饱日子,相当重要。

  穷则生乱。

  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为什么每天开国之初,总是国家凝聚力强,王朝末,则矛盾重重,国乱不止。国之初,往往是财富再分配,甚至土地的再分配。土地是重要的生产物资,在农业社会,有土斯有财,有土也就有温饱。

  百姓能吃饱饭,穷困的人少了,也就不容易生乱。

  相反,王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失地,成了佃户,穷人大增,若是再遇灾荒,穷人连半点抵抗能力都没,如果朝廷再腐败一些,救援不力,则饿肚子的百姓就要造反了。

  所以说到底,国家乱不乱,不是看有多少有钱人,甚至都不是看朝廷国库有多少,而很大部分原因是看穷人有多少。

  什么叫穷人?

  吃不饱饭的就是穷人,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就是穷人。

  “玉米也要收获了,据估计玉米的产量不会比土豆低多少。还有红薯,产量只怕比土豆还要高。”

  红薯不如土豆更能充当粮食,但红薯可以用来养殖牛羊猪马,可以做饲料。

  “陛下,土豆能加工为淀粉,可以做成粉条利于储存。玉米则更好储藏,可以直接脱粒储藏,也可以加工成玉米面粉储藏。”

  民以食为天,涉及到粮食,总是大事。

  “国有三年之粮,可称稳,国有六年之粮,可称富,国有九年之粮,方可称强!”房玄龄抚须叹道,“有此美洲带回来的作物,大力推广,则大唐那些贫瘠的土地也能变成粮仓,那些缺雨多旱的地方,也不用担心粮食不足了。”

  过去朝廷为了粮食,可谓费尽心机。不说贞观初,国家粮仓空虚,战乱刚止,又遇大旱灾和蝗灾,结果最后想尽办法,连蝗虫都捕了做成救灾饼。可就算如此,那两年也饿死了十几万人。

  甚至朝廷迁都山南,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关中难以供应京师那么多人口的粮食,而从东南转运粮食入关,耗费太大,转运艰难。

  迁都后,朝廷为了保障关中的粮食需要,以及保证陇右朔方的军粮安全,甚至不得不下令,禁止关中的粮食出关,粮食只准备入关不准出关。

  河北、河东,这些北方军事重地,也都先后实行这种粮食政策,不准粮食出境,只许入不许出。

  这些年靠着江淮、岭南、琉求等地的粮食,朝廷总算是没在粮食上再困窘过。但依然有不少土地贫瘠地区,每年还得调粮进去,以保证城镇的用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从今夏开始,天下各道州县,应大立宣传推广土豆、玉米、红薯的种植,在那些比较贫瘠的沙地、旱上、山地、坡地上,推广种植这些新作物,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承乾也高兴的作出指示。

  心情大好的承乾,干脆宣布,今天中午就在这农庄上吃饭。

  也不用准备别的,就用土豆、玉米做。

  什么炒土豆丝、炸土豆条、烤土豆片、煎小土豆、蒸土豆泥、炖土豆块,蒸玉米、煮玉米,今天就吃这些了。

  厨子的手艺还是不错的,是宫廷御厨,一样土豆一样玉米,愣是让他们做出了好几十道菜。

  酸辣土豆丝开谓,香煎小土豆有味道,嫩玉米汤很甜。

  承乾吃的很高兴,宰相大臣们也都挺高兴,这土豆玉米真是既能当饭,又能做菜,相当难得。

  “房相,朕近日在想一件事情,准备恢复过去的亲勋翊三卫五府,从贵族官员子弟中,挑选一些年轻子弟,组成三卫五府,充任宫廷侍卫,陪伴朕身边左右。”

  房玄龄拿起餐巾擦了擦嘴。

  “陛下,京畿已经有天子侍卫亲军四军八万人马,由陛下亲自掌握,负责京畿和宫廷戍卫。”

  言外之意,是并不支持皇帝的这个计划。

  岑文本也在一边道,“如今科举大兴,国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且文武分治,许多贵族官员子弟也更希望通过读书科举入仕,而不愿意被人说凭门荫入仕。年轻人,都忙着读书呢。”

  人家都忙着读书,有志军界的,那也是都早早进军校读书了。

  皇帝凭什么让人家贵族官员子弟来充任你的宫廷侍卫呢,这不耽误人家前途吗?

  承乾脸上笑容慢慢凝固,他的眼里带着怒意。

  长孙无忌一直注意着。

  见事情要僵,连忙出来圆场。

  “房相与岑相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恢复旧制,让勋贵高官子弟都入宫充任侍卫,倒也没有必要。不如折中一下,让勋贵高官子弟自愿报名,愿意入宫充任侍卫的就报名,然后由陛下亲自选拔,合格者成为宫廷侍卫。”

  “具体情况呢?”褚遂良问。

  “年满十八岁的贵族子弟和五品以上职官子弟皆可报名。”

  “数量呢?”

  “三千如何?”

  褚遂良很不客气的道,“三千太多了,不如三百。”

  “两千。”长孙无忌道。

  “八百吧。”褚遂良笑道。

  长孙无忌点头,“可以,就八百。”

  “我觉得这些侍卫当以五年为期,五年后役满离职。毕竟如今士兵也是三年役满,就算是宫里的宫女,也是十六入宫,做满五年就要放出宫的。”

  长孙无忌点头,算是答应褚遂良这个条件。“担任五年宫廷侍卫后,可调入天子侍卫亲军中任职。”

  “天子侍卫亲军中的军官,可是公职,那是国家公器,怎么能如此呢?”褚遂良反对。

  房玄龄出来打圆场。

  “可在宫廷侍卫役满之后,进行考核,然后择优录入侍卫亲军中任职。”这多加了一个限制,并不是所有宫廷侍卫服役五年后都能转入侍卫亲军任职,而是择优录取,就意味着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调任侍卫亲军。

  承乾很不满。

  亲勋翊三卫五府,结果最后变成了八百宫廷侍卫。甚至只能服役五年,五年后也只能一小部分才能转入侍卫亲军,这与他原来的计划严重不符。

  长孙无忌却点头,“好,就这样说定。”

  他担心再说下去,事情又有变化,倒不如先答应,其它的可以以后再说。

  起码,现在给皇帝争取到了八百个可信任的勋贵高官子弟担任宫廷侍卫,皇帝的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2924206/38625610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