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潞州停留
第525章 潞州停留
潞州城张灯结彩,恭迎天子圣驾到来。
节度使李筠穿戴一新,率领潞州官员在城外亲迎。
挟高平大胜之威到来的朝廷禁军列队齐整,有序入城。
柴荣没有乘坐辇车,而是身披甲胄,与众将一同骑马入城。
“臣李筠恭迎陛下!”
路旁,李筠大声叩拜,率领潞州官员跪倒。
柴荣勒马止步,仰头看看这座古老的城池,青褐色的城墙伤痕累累,每一道痕迹,都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战斗。
柴荣默然不语,李筠见皇帝不说话,趴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鬓边渗出豆大的汗珠,身后一众潞州官员更是瑟瑟发抖,生怕皇帝降罪。
朱秀和众将跟在柴荣身后,瞟眼扫去,在李筠身后人堆里见到周光逊。
周光逊心有灵犀,抬头飞速瞟一眼,二人眼神交汇,朱秀朝城内使眼色,周光逊微微点头。
李重进瞥了眼李筠,发出一声充满轻蔑的冷哼声,周围众人都清楚听见。
李筠脸涨红成猪肝色,恨不得扒开一道地缝钻进去。
柴荣淡淡道:“把城楼上的灯笼、彩幡统统取下,城中也不要搞任何迎驾仪式,不得惊扰百姓。”
李筠更是无地自容,吭哧道:“陛下驾临,臣一时高兴过头糊涂了,万望陛下恕罪!”
柴荣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平身吧,进城后再说。”
大军缓缓入城,李筠率领潞州官员跟在最后。
节度府暂时充作行宫,防卫由张永德接管,安排石守信、赵匡胤率领殿前亲军布置,石守信领内殿直贴身护卫,赵匡胤领殿前诸班直警戒府邸各处。
柴荣只留张永德、李重进、朱秀高怀德几人宿于府内,其余将领各归军营,于明日一早召集众将举行御前朝会。
柴荣让众人各自去歇息,只叫李筠进了中厅,命石守信率人厅外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
朱秀和李重进住两隔壁,这厮不见踪影,应该是跑到城中闲逛去了。
稍坐片刻,朱武领着周光逊到来。
“人多眼杂,你们说快些。”朱武低声嘱咐,出了房间闭拢房门,到周围巡视,以防被人盯梢。
“卑职见过公爷!”周光逊抱拳见礼。
朱秀笑道:“不必多礼,请坐。”
周光逊道:“前番多亏有公爷提醒,卑职赶回潞州,就提前把妻儿岳父岳母一家送往洛阳,这才逃过一劫!公爷救卑职全家性命,如此大恩,卑职无以为报!”
周光逊声音都哽咽了,红着眼不顾朱秀阻拦,跪地重重磕头。
朱秀赶紧将他搀扶起,安慰了几句,等周光逊情绪平复些,才笑道:“你这次提前示警,你岳父母肯定对伱刮目相看。”
周光逊不好意思地道:“全在公爷预料之中。此前我那岳丈还仗着士族身份,对我这个武夫颇有微词,等到潞州战事爆发,他才幡然醒悟,前几日道路恢复畅通,他还带信给我,言辞间颇为客气感激。”
“哈哈~说明你这岳丈还算个明白事理之人。”朱秀笑道。
周光逊苦笑道:“起初老爷子哪里肯听,根本不相信北汉兵有能力攻入潞州境内,更不相信李使相会败得如此惨烈。
我求他赶快去洛阳,他反倒把我训斥一顿。
还好我那妻子明白事理,对我深信不疑,苦苦哀求之下,岳父母才同意一块南下洛阳。
他们前脚刚走,没过两日,北汉契丹联军就打破芒车关,李使相退守潞州城
我那岳丈老家在襄垣,襄垣城破,北汉兵和契丹人在城中肆虐,岳丈家族也遭了灾,损失惨重。李使相发兵来救,反倒被刘崇埋伏,又是大败一场,退回潞州城再也不敢出战”
听着周光逊讲述潞州战事,朱秀神情渐渐凝重:“这么说,潞州状况,比李筠向朝廷汇报的还要严重?”
周光逊苦叹道:“李使相的奏报,只说出了潞州境况的十之三四。实则是,经此一战,潞州遭受重创,军民死伤惨重,乡县、襄垣一带更是十室九空,三五年内,潞州都难恢复元气。”
朱秀也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潞州的情况比他预估的还要糟糕。
周光逊恼恨道:“刘崇虽然约束北汉兵不得作乱,但他管不了契丹人。契丹兵攻破芒车关后,四处烧杀劫掠,更是屠戮乡县,襄垣那里,听说是刘崇极力阻拦,否则只怕没几人能逃过契丹人屠刀。”
朱秀摇摇头:“李筠无能,连累潞州军民。”
周光逊只作苦笑,没有接话。
他心里当然也对李筠颇为不满,但依照他的性情,李筠毕竟还是他的上司,不管怎么样,他也不能公然非议。
这就是周光逊为人的厚道之处。
犹豫了会,周光逊抱拳道:“公爷,卑职想调离潞州!”
朱秀笑道:“怎么,不想再跟着李筠受窝囊气?”
周光逊咬牙道:“陛下亲率禁军在巴公原大破北汉兵,消息传到潞州,军民欢腾,何等畅快!卑职愿在禁军当一小卒,也不想留在潞州,忍受北汉兵和契丹人的欺辱!”
朱秀笑了笑,安抚道:“李筠本事不大,但他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忠心!李筠是先帝的从龙功臣,与陛下也相识多年。潞州是战略要地,抵御北汉的前线,只有交给像李筠这样的人驻守,陛下和朝廷才能放心。
一次战事失利,陛下再怎么恼怒,也不会罢了李筠的职,顶多是严厉斥责一顿,绝不会将他调离潞州。
不仅如此,陛下还会从别处调派兵马,加强潞州防务,给予李筠最大支持!”
顿了顿,朱秀道:“何况这次李筠再怎么无能,他总算是守住潞州城不失,保住昭义军一点骨血,已经算是立下功劳。
毕竟,北汉和契丹联军的厉害,陛下在高平亲自领教过。
单靠李筠一军,是不可能把敌人挡在芒车关外的。”
周光逊思索了会,道:“公爷的意思,是让卑职继续留在潞州,为李筠效力?”
朱秀道:“昭义军面临重建,你是李筠旧部,一定会得到重用。经过此次教训,李筠应该会有所长进。你留下,或许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周光逊想了想,觉得朱秀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他的根基和妻族都在潞州,如果有机会,他当然还是更愿意留下发展。
只是这次李筠面对敌人强军突袭之下的手足无措,让他倍感失望。
“公爷也是陛下亲信,如果公爷主动请缨,出镇潞州,陛下一定会同意!”周光逊突然兴奋地建议道。
朱秀一愣,旋即笑着摆摆手。
周光逊忙道:“潞州乃是抵御北汉的防务重地,正需要公爷这样真正有能耐的人坐镇!”
朱秀笑了笑,“不是我不愿来潞州,只是此事陛下不会允准。试想,此次北汉大败,陛下即位不久就重挫北汉和契丹锋芒,我大周军民一心,朝局稳固,刘崇和契丹人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南下的机会,潞州也能借此时机休养生息。
李筠仕途多在河中、河东一带,对于此地形势,无人比李筠更熟悉,所以在陛下和朝廷看来,他才是镇守潞州的最佳人选。
除非再来一次潞州惨败,否则李筠这个节度使职位是不会动的。”
周光逊思考了会,也知道朱秀分析的有道理,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朱秀笑了笑,端起茶盏抿一口。
周光逊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当然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他是军人,自然是要往军功方向努力。
可跟在李筠麾下,经过潞州战事,他认为自己看不到立功受赏的机会。
有进取心是好事,朱秀当然持鼓励态度,只是李筠和潞州太过重要,必须要有信得过之人留在这里,周光逊无疑是最佳人选。
另外,不久之后,柴荣的目光将转向南方,淮南淮北即将酝酿一场新的战事,那里才是施展拳脚的好地方,他当然不能错过良机。
这些话自然不能说给周光逊听,朱秀安抚道:“你且安心留在潞州,借着你岳父母的关系,多跟当地士族交好,在军中竖立威望,静下心习练武艺,多读兵书,沉淀几年,将来一定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周光逊脸色赧然,知道朱秀看破他心中有些急功近利的心思,惭愧抱拳道:“是卑职浮躁了,往后一定谨记公爷教诲!”
又叙谈片刻,朱秀起身送周光逊离开跨院。
目送朱武送他出府,朱秀往中厅走去。
路上,迎面撞见赵匡胤和韩重赟、马仁瑀、张琼、杨信一行。
“赵大哥。”朱秀拱手。
赵匡胤抱拳还礼,身后马仁瑀、张琼、杨信三人一同行礼,韩重赟冷冷扫他一眼,转过头去,眼底暗藏怨毒。
赵匡胤拉着他走到一旁,低声道:“你派去堵截的两路人马,可有消息了?”
朱秀摇头:“没有。”
赵匡胤苦笑道:“此事你究竟有几成把握?刚刚得知,泽州刺史李彦崇已经率军返回。”
朱秀笑道:“事在人为,有几成把握小弟也不敢贸然猜测。”
赵匡胤无奈道:“陛下已经命李彦崇赶回晋城,负责联络开封、河中等地,加急转运粮草,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往太原进军!”
朱秀皱了下眉头,旋即叹气道:“陛下痛恨刘崇在国葬期间南侵,又在巴公原大破敌军,心气正盛,恐怕是听不进劝说。”
赵匡胤看着他:“你再想想办法,劝说陛下就此回军,否则战事一旦拖延久了,我军粮草不济,反倒给了敌人反攻机会。”
朱秀道:“我尽力吧。”
朱秀拱手告辞,从马仁瑀三人身前走过时,笑着颔首致意。
韩重赟一副无视样,朱秀自然也不会理他。
还没等朱秀走远,韩重赟突然拍着马仁瑀的肩膀,大声嗤笑道:“有些人真以为自己是张良在世、诸葛投胎,连敌人退兵走哪条道都能算出,自作主张兴师动众,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朱秀脚步略一顿,没有回头,继续迈步不慌不忙离开。
韩重赟见朱秀没有反应,扯着嗓门叫嚣道:“若是能堵截刘崇,老子情愿把脑袋砍下来,给咱们的当世奇才当夜壶用!”
朱秀背影绕过回廊,消失不见。
韩重赟有种一拳打空的无力感,愤懑地骂咧几句。
赵匡胤低喝道:“行了,你少说两句。”
马仁瑀很实诚地道:“韩大哥说的是朱县公派两路兵马赶赴江猪岭和雕黄岭的事?
小弟研究过舆图,朱县公如此安排并无不妥,如果让我领军,也会作出同样安排!”
韩重赟不屑道:“陛下都拿捏不准的事,姓朱的小子就敢劳师动众,还不是仗着陛下恩宠!”
马仁瑀诚恳道:“可是单从军事战略来看,朱县公这一步的确安排得巧妙!就算扑空也无甚影响。”
韩重赟打了马仁瑀后脑勺一下:“你小子懂个屁的军事战略!”
马仁瑀有些恼火,涨红脸道:“连陛下都夸奖我,你凭何瞧不起我?”
韩重赟酸溜溜地讥笑道:“还不是因为你小子撞了大运,在巴公原莫名其妙吼了那么一嗓子,让陛下给听见!
你小子倒也有些心思,当时肯定是故意喊叫的,就是想引起陛下注意!”
马仁瑀恼道:“才没有!当时情况危急,逃兵众多,我气愤不过才喊的!”
“哼!~”韩重赟不信也不屑地冷哼一声。
马仁瑀觉得遭受冤枉,倍感委屈,咬牙怒视他。
张琼和杨信都在旁边劝说。
赵匡胤皱眉道:“都是自家兄弟,嚷嚷什么?仁瑀作战勇猛,得到陛下夸赞是好事,是咱们兄弟的荣幸!”
韩重赟怪声怪气地道:“满口朱县公,就差直接跑过去当面跪地投效,韩某可不跟这种吃里扒外之人称兄道弟!”
马仁瑀火气上头,冷冷道:“我也不愿跟没本事只会在背后发牢骚的庸人为伍!”
马仁瑀重重哼了声,朝赵匡胤三人抱拳,大步流星地走了。
韩重赟恼火道:“好个狂妄小子,你站住!~”
赵匡胤恼火地呵斥道:“你闭嘴!”
看看四周,几人的争吵已经引起其他禁军注意。
赵匡胤怒视韩重赟,低喝道:“再管不住你那张臭嘴,就给我滚回大营去!”
韩重赟嘟哝两句,不敢再多话。
他的年纪虽然比赵匡胤大,但赵匡胤如今是殿前四直都虞候,深受陛下和张永德器重,又在巴公原立下大功,前途光明。
韩重赟知道自己的荣华富贵全都寄托在赵匡胤身上,没有这座靠山,他早就被逐出禁军去了。
他和张琼、杨信一样,名义上是义社兄弟,但其实都是赵匡胤的部下。
马仁瑀原本也是,可他在巴公原大展神威,直接入了陛下法眼,从一个藉藉无名的禁军骑射手,直接擢升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就算不靠赵匡胤,马仁瑀的仕途也算入了正轨。
这就是人家的底气所在。
韩重赟则不具备这种底气,离开赵匡胤,他什么也不是。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012516/11643032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