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嫡长子小说免费阅读 > 第136章 太子手段!(六千二百字,求月票!

第136章 太子手段!(六千二百字,求月票!


第136章  太子手段!(六千二百字,求月票!)

        朱厚照使唤这些大臣干活的法子能起作用,其中也还有关键之处。便是明朝中期时,似刘健、李东阳、韩文、王鏊等这些臣子都算是有心做事的臣子。

        如果真到末年,一个个都是尸位素餐,相互争斗,不要说下面的人和他们阳奉阴违,他们自己就先和皇帝阳奉阴违了,那样就麻烦许多。

        弘治年间则还好,皇太子提出要整军的想法,虽说文臣对于太子所表现的‘武功热情’有些担忧,但一来那帮人在左顺门之变中被贬黜了不少,二来,太子又没有真的搞出什么亲征、北伐之类的事情来,且京军占役的危害,朝中诸多大臣都瞧得着,不整如何能行?

        说起来,朱厚照有时候也觉得奇怪,他要是穷兵黩武,干巴巴的花钱拉起军队,那么反对的绝对很多,但是要绑着解决‘京军占役’的名头,事情反而又会得到大力支持。

        这其中,不知道可有京军占役主要是皇帝和勋贵获利的因素。

        总之,王越进京之后,内阁即将各部尚书和通政使司、大理寺、督察院的人都召来商议。

        当日太子的意思是叫大家一起下这个决定,那么就不仅仅是兵部和户部的事。

        “……于停止占役,重新整军这一条各位应是都没有异议,到时内阁起头,各位附后,我等一同将此疏呈于殿下。不过在此之前,如何整军,也要照殿下意思,议个方略出来。”

        王越初任兵部尚书,他是太子支持起来的人,旁人和他自己都这么认为。只不过他也没想到,一上来就是这么大的动作。

        “总归先要搞清楚,是哪些工程占了京营吧?”

        其实提起这一茬,

        内阁包括六部都有些阴霾藏在心头。

        京营占役的旨意是皇帝下的,所修建的工程要么是皇后娘家的府邸,要么就是一些道观、庙宇,其次才是城墙和宫中一些失修的殿宇。

        这里面哪一个能停?

        王越奇怪,“殿下……还未提及?”

        其实王越是真的不知道,所以这样问了一句,他性格如此,没想太多。

        但刘健一听有些不满意,王威宁功劳是大,但也不能这样问,听起来就好像是对殿下不满似的。也就是他七十多身体还不好,

        换五十多岁,以太子的性格不收拾他才怪,打胜仗怎么了?自古以来打胜仗的将军下场不好的难道少了?

        “殿下也不容易。”刘阁老叹气说道,“依老夫所见,殿下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只是这些事与我等说没有用处。说到底,这和宫里的家事扯上了关系。我们这些臣子,力有不逮。”

        除非再来一次左顺门之变。

        但朱厚照不想了,他将所有人都煽动起来去反对张皇后,那他这个儿子夹在中间多难做人?整个就是现代版婆媳关系下的受气包,里外不是人。

        “那我们这些方略……”韩尚书心中亦有担忧,那日面见太子之后,太子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让他这个户部尚书很是振奋,停止占役这事儿他也想了很久。

        如果施行不下去,他是会真的失望的。

        “照议吧。”李东阳开口,“殿下的要求我们总归是要先做到。寿宁伯和建昌伯我们也不是就怕了他们。”

        大明的臣子连皇帝都敢怼,外戚、藩王这些就更不放在眼里,大家只是担心这些措施落不了地,弘治十一年圣旨之后,到现在不就一直进展缓慢吗?

        “议事吧。”刘健最后出声。

        ……

        ……

        朱厚照本身自然知道,这其实就是宫里的家事。外臣早就被他搞定了,哪怕整军需要费些钱粮,但现在谁敢说个不字?

        而宫里的事,说到底就是弘治皇帝搞出来的,弘治皇帝又软弱、有些怕老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张皇后。

        有明一代,老朱家对皇后的家世要求不高。当初就是考虑如果本身就是大家族,再出个当皇后的女儿,那有可能对皇室造成威胁。

        这种考虑当然不能算错,事实上也挺有道理。明朝的‘外戚之患’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便是皇后出身小门小户,她容易……怎么说,她容易没见识!

        比如说小气、不识大体、护短、没有所谓的‘母仪天下’的素质。

        没办法,一个法子不能两头占好处。

        现在从小门小户选,那说明皇后的娘家人以前过得一般,至少不是什么大贵之家,一朝得势,就喜欢给娘家人把这些‘缺儿’都补上。

        娘家人呢,确实没富过,一看闺女都是皇后了,那还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张家人是这样。

        其实周太皇太后那边,周氏也差不多。属于大哥别笑二哥。

        别看周太皇太后现在天天诵佛念经、与世无争的样子。那是她年纪大了,曾孙子都出来了还搞什么?

        其实她年轻时候可没少斗过,她是朱祁镇的贵妃,朱祁镇还有一个恩爱的钱皇后,但钱皇后没生儿子,这节骨眼周太皇太后生了,也就是朱厚照的爷爷朱见深,这家伙,估摸坐月子的时候心里就开始嘀咕、有想法了……

        朱祁镇后来还被抓走,搞个小叔子当皇帝,周太皇太后这些人能顺心?结果后来朱祁镇回来又登基……终于到了儿子朱见深当皇帝了,又出来一个谁都碰不得的万贵妃……

        这一顿折腾下来,依然屹立在皇宫之中的周太皇太后,可不是只会念念经的老太太。

        这些事情,朱厚照光是想想也觉得头疼,反正他以后的舅老爷要是敢这副德行,皮都给他扒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唱的要美人不要江山,你去试试,像宋徽宗那样,美人都叫敌人给捉去?

        坤宁宫中。

        朱厚照到的时候,张鹤龄和张延龄果然已经到了。

        “儿臣,参见母后。”

        他余光还扫了一眼自己这两位舅舅,张家两兄弟大约是想起来前次被打的板子,所以心里有些发毛,但在坤宁宫,他们还是有底气的。

        “太子不必多礼,到母后的身边来。”张皇后模样还是雍容、美丽的,对家世没要求么,那么自然人要长得好看些,否则到底图个啥?

        所以朱厚照其实长得也蛮好看的,算得上是眉清目秀。

        张鹤龄和张延龄对望了一眼,随后也见礼,“臣见过殿下。”

        “两位舅舅平身吧。”

        朱厚照仔细的瞧了瞧这两人,想在他们的眼角找出是否有哭过的痕迹。其实有没有哭过他都知道这两人是找皇后来说召回在兴济县兵卒的事。

        “太子。”张皇后拉着儿子的手先是嘘寒问暖,“圣上静养,命你监国,母后虽是妇道人家,却也知道国事不易,照儿要辛苦了。”

        “母后哪里的话,民间也有儿子接着老子干的传统,再说儿子多辛苦些,父皇就少辛苦些。母后也不必担心,眼下没什么大事。”

        张皇后的心理,其实自然是疼爱儿子,这做不了假,但她担心的是什么?就是外臣那帮人会忽悠着太子去干些事情。

        本来嘛。陛下是无论如何都护着张家人的。但太子上次教训过寿宁伯和建昌伯。从外臣的角度看,这就是个给张家人颜色瞧瞧的好机会。

        所以张皇后自然就是会想到这一茬。

        “照儿,不是母后多问。但……似乎是听说有臣子建议,要停止京营在兴济县营造一应工程等事项?”

        “母后,这是何处听来的消息?”朱厚照略作惊讶的抬了头,随后视线立即转向张鹤龄和张延龄。

        太子威势日足,主要是打过他们,他们也有些怵。

        老实说,这两位伯爷在弘治朝还真是没怕过谁,史书记载,他们不仅调戏宫女,而且还试戴弘治皇帝的皇冠,基本是什么都敢做。

        谁弄他们,他们就弄谁。

        唯独这个太子,他们没办法。

        你是张皇后的弟弟,我还是张皇后的儿子呢!

        张皇后此刻就是夹在中间的为难之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反正也都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是伱的两位舅舅,他们呐,过来说了半个多时辰了。照儿,你先告诉母后,是否有这事,若是没有,那便皆大欢喜了。”

        朱厚照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母后,先容儿臣问一句。两位舅舅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

        张鹤龄看了看张延龄,张延龄挤眉弄眼的不愿说话,那意思你是大哥,你不上?

        “就……我兄弟二人,也是听外面的人说的。殿下,难道真有那等臣子,提此建议?殿下您可得瞧清楚,在兴济县的可就那么两万多人,这些外臣怎么这个不提,那个不提,就提我们家里的?”

        张鹤龄说完,张延龄也敢说了,“是啊殿下,您可不要被外臣给带到沟里去了。”

        张皇后目色一变,“这是乾清宫,不是你家里!说话要讲规矩!”

        “是,皇后教训的是。”张延龄缩了缩头,但其实这画面有点像他们小时候在家里的拌嘴。

        朱厚照又哪里不懂,这声呵斥就是做给他看的。

        “母后刚刚说了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儿臣旁人不能说,也要说与母后听。”

        张家的三人听太子这话心里总算宽慰一点。

        “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的。但因为情况复杂,大臣们只是这么一说,旨意也还没有明发。”

        此话一出,两兄弟的脸色就变得急切起来。张皇后也面容紧肃。

        “这……这殿下,既然没出,那正好。这等旨意怎么能发呢?正好可以叫他们停止啊!”

        “慌什么?”张皇后看他们两位就是这点不高兴,毛毛躁躁的,叫人看了就知道张家人没什么涵养。

        而太子朱厚照这边竟是长长的一声叹气,更夸张的是,太子忽闪闪的大眼睛一眨,那小眼泪就这么眨了出来,顺着那嫩嫩的脸庞就走出了两道泪痕!

        “照儿,这是怎么了?”张皇后心中一抖,赶紧把太子拉了过来伸手抱在怀里,“不哭不哭,两位舅舅这也是急的,不是冲你啊。”

        “母后,儿臣只是觉得委屈。”朱厚照擦着眼泪说,“舅舅们说这件事不可行,可是儿臣不懂这个道理,先前鞑靼人在京师之中多么嚣张舅舅们难道没有看到嘛?大臣们说要把这些士兵集合起来每日操练,成为可以一支强军,这有什么不可以?儿臣有监国之责,若是京营不能战斗,到时候鞑靼人打来了,谁保护父皇?谁保护母后?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儿臣如何向父皇和母后交代?母后,这理难道讲不通吗?”

        张皇后抚拭太子的脸颊,“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也讲得通的。”

        “可是儿臣也在想,京营的士卒也没有去干什么旁的事,圣旨是父皇下的,所修的要么是外祖父的陵墓、要么是外祖母的房子,要么是祈福的道观和庙宇,这哪一样不是给咱们自家人做事?这左右之间,儿臣也万分为难,心中实在无措。可是……”

        朱厚照一转身,面向这两位,带着些怒气控诉,“可是两位舅舅考虑过孤这个太子的难处没有?!考虑过你们的外甥的难处没有?”

        张鹤龄和张延龄立马跪下。

        “殿下……我们兄弟二人,自然……自然也是考虑过的。但就像殿下所说那些营造都是……都是为了自家人啊。”

        “真的有吗?”朱厚照惨然一笑,指责则不停,“孤怎么感觉没有呢?明明内阁还没有旨意,两位舅舅一听宫外的传言便慌了,这便也罢了,若要求证,到东宫问就好了,为何要到坤宁宫来劳烦母后?这难道不是要以母后的懿旨来压着孤吗?”

        “照儿,”张皇后一听这话不对劲,出声说:“……这可不要多想了,鹤龄和延龄没那么聪明,想不到这一节的。”

        “是的,是的。”两位伯爷赶紧点头,“皇后说的正是,我们兄弟二人都是笨人。”

        “有没有两位舅舅心中清楚!”朱厚照继续说:“刚刚母后说咱们都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自家人便是要相互体谅难处。母后疼爱两位舅舅,所以儿臣才为此事纠结、犹豫良久。所以……怎么就只有儿臣体谅舅舅们,舅舅们不体谅体谅儿臣呢?”

        “一听说自己的好处有了损失,马上就想到要阻止,不想能不能阻止、该不该阻止,对朝廷、百姓有没有好处,对儿臣这个监国的太子有没有好处,只想对你们有没有好处。这叫自家人?!不过就是京里一些传言,就让舅舅们这样在意,就迫不及待的到坤宁宫来,这叫体谅?!”

        “母后。”皇太子冲着皇后行礼,“儿臣刚刚失礼了。实在是心中感伤莫名,外臣们逼着儿臣,便也算了。回到后宫之中,和儿臣有亲缘关系的舅舅们也逼着儿臣,儿臣初历国事,万分艰难,心中委屈,难以明诉,这才哭了出来,请母后宽恕!至于两位舅舅,他们这样,儿臣也不知说什么好了!请母后定夺吧!”

        皇后听儿子这么说也是难受。

        两位伯爷又不是刘健、李东阳那样的聪明人,这种关键时候的奏对哪里能做得妥善完满?所以也只能没条理的讲:“殿下这是哪里的话,在公我们是臣子,在私我们是家里人,怎么会不想着体谅殿下?”

        张皇后要为难死了,她出了个主意,“要不这样吧。京营如此重要,那便将其他派去的营造之兵,给撤回来。鹤龄和延龄那边,暂时先缓缓。这样总可以的。”

        朱厚照心中想笑。

        拐着弯儿顶了一句,“既然是母后之言,原也没有不行的道理。那母后说,把哪些撤回来?是将修道观、庙宇的撤回来,还是将修宫里殿宇的撤回来?”

        “这……”张皇后说到底也是资质一般的普通女子,这话她也不好回答。

        因为道观、庙宇那关乎到周太皇太后,朱厚照有孝这个字压着,张皇后难道没有?

        而宫里的殿宇关乎到陛下,难道皇帝住的地方不如张家人住的地方重要?

        这死胡同,逼得三个张家人都说不出话。

        最后张延龄干脆说:“皇后,殿下,为何要撤回来?干脆都不撤回来!陛下是中兴明君,天下安定,这几年来一直如此,哪里也没有什么‘万一’啊,臣以为一定是那些外庭臣子在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他这个不学无术之徒,就捡着简单的成语用,其实也是乱用一通。

        朱厚照一听他这个话就来气,“舅舅说的这是什么浑话?!没有万一?你怎么知道一定没有?!难道舅舅不知道北方的达延汗安顿了内部要向外扩张了吗?将来有一天真出了事,我的母亲怎么办?!大明的皇后怎么办?!”

        张皇后眼看儿子要动怒,便也有些坐不住,“太子,先不要冲动。延龄,快给太子赔罪!”

        “不必了。”朱厚照逮着机会才不会让他们再好好说话,“若不是真心互相体谅的自家人,赔罪又有何益?母后,不管什么人说什么话,儿臣一定要为您的安危着想,偌大个京师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这绝对不行!再退一步说,儿臣至少还体谅过自家人,自家人体没体谅过儿臣母后也瞧得清楚,若是母后觉得儿臣作做有违孝道,只管降旨责罚便是!”

        皇后又怎么会真的责罚自己的儿子?太子左一句为了母亲,右一句为了母亲,其中还有不少委屈。她能怎么办?

        而这委屈怎么来的?便是太子本来还在纠结,结果两位伯爷先按捺不住跑来哭诉,根本就没考虑过太子!

        还自家人呢,自家人做得是这种事?!

        张皇后的确不是讲道理的人,她讲得是情,可弟弟亲,儿子也亲啊!硬护着弟弟,儿子就不顾了?天下也没有这样的母亲。

        “照儿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你们两个也不要一心只顾自己,吃喝用度哪里少了你们了?”

        张鹤龄和张延龄一听这话面如菜色,马上又哭闹起来,“皇后娘娘!我们哪里只顾了自己?刚刚殿下还说了,那些营造是为了……”

        “两位舅舅。”朱厚照打断了他们说话,就是不给他们机会,“两位舅舅是长辈,现在外甥监国,便是支持一下外甥也不可以吗?”

        “你们两个不要说了,当舅舅要有当舅舅的样子。”张皇后因为为难,也觉得有些烦躁,“这事儿就依太子。”

        ……

        ……

        朱厚照出了坤宁宫,脚步不停的前往乾清宫,皇帝在养病,但他也等不及了。

        “儿臣,参见父皇!”

        弘治皇帝被萧敬扶着仰坐在床上,“说了几次了,没人的时候,见朕不要行礼了。”

        “儿臣习惯了。父皇,京军占役的事儿,儿臣都已办妥了,张家那边也落定了。”

        皇帝有些惊喜,更有些不可思议,“这能搞定?你怎么搞定的?”

        他那个媳妇,他自己还不清楚?

        “父皇,先不管那些了。儿臣有旨意要请,除了张家那里的兵卒,父皇下旨修城墙的兵卒儿臣也都要召回。父皇整军的圣旨都下了,弄个半吊子,儿臣都不答应!”

        “朕真是生了个奇儿!好,这事儿你尽快妥善办理!那个萧敬……”

        “奴婢在。”

        “一会儿皇后要是过来,你就说朕……朕又有不适。不准说朕好转,听到没有?”

        “是。”萧敬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与此同时,

        内阁那边也接到刘瑾传的太子口谕:着内阁会六部九卿尽快草拟整军条陈,明日送呈太子阅览!

        明日?!

        刘健等人一听都毛了,这都傍晚了,安排明日要的活儿,今晚还能睡觉不能?

        “敢问刘公公。”刘健上前细问:“先前叫我们精细雕琢,现在为何又如此着急?”

        刘瑾低声说:“殿下嘱咐,这事儿已经得了皇后点头。但是要快,明日明发旨意,当天即着人赴兴济县传旨。怕的就是过两日又有反转。”

        朱厚照就是一个稳字,任何事情没落地,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旁的不提,万一张皇后去那边哭上一阵,弘治皇帝受不住,那又要烦了。

        内阁众人一听皇太子竟有办法叫张皇后同意,这真是奇了。

        仔细了解下来,才知道是寿宁伯和建昌伯先去坤宁宫哭诉。

        “内阁又没有明旨,殿下又整治过宫禁,那日我们与殿下的谈话出不了东宫。寿宁伯和建昌伯怎么听闻的传言,去坤宁宫哭诉的?”谢迁很奇怪了。

        他觉得这应该又是太子的手段。

        “赶紧草拟方略吧。明日要呈递上去的。”李东阳把一沓纸张放在他的面前,瞥了他一眼,话那么多干什么。

        这其实就叫领导协调、办事员加班,干活吧你!

        1.试戴皇冠这事儿也有记载,一样的,不是作者瞎编。

        2.监国的圣旨有位叫潇洒熊猫Zzz的读者尝试翻译了一下,大家一起学习学习(抱歉在起点让你们学习,当是个乐子吧。)

        原文:古之教太子者,慎选师傅,训之德义。过龙楼而问寝,入虎闱而齿胄,盖若是其毖也。及乎六师挞伐,有事行间,则从曰抚军,守曰监国。非特重器所寄,亦以周知艰大,练察治忽,为嗣君之要务也。

        翻译:古代教授太子,需慎选师傅,教其德义。(太子接受教育后)出东宫(龙楼),向父母问寝是为尽孝,不以身份而以年龄小大(齿胄)进国子监(虎闱)读书是为培养,这都是其需要操劳(承担)的责任;国有战争或者皇家有事时,太子需要勇于站出来,跟随军队打仗则为抚军,帮着处理国家政务则为监国,这不是为了依靠他治理国家,而是为了让其广泛的参与国家事务,知道管理国家的艰难;锻炼能力、体察民情,治理弊病,不要忽怠(或者理解为整治乱象),这都是储君的主要职责。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136735/11687107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