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奋斗在苏俄 > 第183章 情报战

第183章 情报战


  清晨,淡淡的薄雾弥漫在枝叶泛黄的林地间,林荫道的水泥地面上,尽管没有下雨,却依旧一副湿漉漉的样子。

  路边的便道上,穿着一件宝石蓝色制服风衣的维克托,单膝跪在便道排椅上,好奇的观察着一只在排椅椅背上爬行的甲壳虫。这是一只拟步甲虫,它已经受了伤,缺少了一只腿,爬行的时候一瘸一拐的,很艰难。

  艰难的爬到排椅椅背边缘,甲壳虫震了震翅膀,陡然飞起,结果,还没飞出去多远,便一个跟头扎进了路边的草丛里。

  虫没了,没得看了,维克托将跪在排椅上的腿放下来,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水气弥漫中,他转身朝不远处的小楼走去。

  跟随在他身侧,与他相隔十多米远的六名警卫也跟他着朝小楼的方向移动,直到他进了楼门,六名警卫才分散开。

  十几分钟后,维克托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楼门口,这一次,他没有继续闲逛,而是直接步行去了不过两百米外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办公楼。

  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情报部门,已经基本构建完整,对外情报局的书记处、组织局已经组建起来,整个部门现在拥有3个局、2个处、2个特别部以及16个职能部门。这些机构领导着联盟设在海外的154个情报机构,在册人员超过七万。

  在这个庞大的机构中,维克托真正主抓的,就是一个局、两个处以及一个特别部,它们分别是书记处、秘书处、组织局以及情报分析特别部。

  情报分析特别部在整个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总部机关中,算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部门了,其内共有情报分析人员超过400人,它汇集了联盟内最好的密码破译专家,同时,还与苏联科学院存在合作关系,随时可以调动科学院的各方面专家参与情报分析工作。

  因为人数过于庞大,却从事的工作也比较特殊,因此,包括对外情报局的情报分析特别部在内,还有对内情报局的情报分析特别部、反间谍局的情报分析特别部,都不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总部大楼内办公。

  菲京同志征用了同在林荫路的原工联办公大楼,将这三个部门以及技术设备局安排到了那边。

  相比起对外情报局,对内情报局的机构更加庞大,这其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便是对内情报局有一个庞大的线人体系。

  自从维克托接手对内情报局的工作以来,这个线人制度不仅没有压缩,反倒开始急速扩张。在他的要求下,各地的线人体系开始采用严格的登记制度。

  过去梅尔库洛夫同志负责相关工作的时候,只是对线人采取了名册制度,也就是将线人登记在册。而维克托提出的要求,是不仅仅登记名册,还要求登记相关线人提供的情报信息。

  说具体一点,就是要求掌控线人的情报人员,必须按年月日以及线人名册,将某位线人在某年月日提供的情报信息登统下来,以备上级部门随时可能到来的抽查。

  针对反间谍局,实际上维克托更想将这个部门纳入对内情报局的工作范围,让它单纯成为一个行动部门,说白了,就是根据对内情报局获取的情报线索,再安排反间谍局去办理具体的案件。

  但他的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谢罗夫和菲京两位巨头的认可,原因很简单,反间谍局在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就是一个大局,即便是划归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之后,它的很多职能也是与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某些部门存在交叉的。

  比如说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政治保卫局、工农民警总局、刑侦总局,甚至是边防军系统,都承担着一定的反谍报工作,如果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将自己的反间谍局自降一格,那么其原有的部分职能,很快就会被夺走。

  换句话说,从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分离出来的那一刻起,它与内务人民委员部之间的斗争便已经开始了,在很多工作上,不管是谁退一步,对方便会进一步,所以,谁都不能退。

  维克托所做的工作,就是将反间谍局与对内情报局之间的联系,调整的更加紧密一些,从而使得反间谍局能够得到更多来自情报上的协助。

  但这种做法又在对内情报局中引起了一定反弹,因为对内情报局也有属于自己的行动部门,他们与反间谍局之间也存在着职能的交叉,同样一个案件,在对内情报局首先获得情报的情况下,他们当然不愿意拿出来与反间谍局共享。

  于是,不仅仅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与内务人民委员部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部的各部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作为领导,维克托要协调好这些与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也真是足够头疼的。

  当维克托赶到自己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门口已经有一个人等候在那里。

  此人身材微胖,一张圆脸上偏偏留了络腮胡子,让人看着感觉有些滑稽。

  不要看着人长的滑稽,但本事却不小。他叫安东•安东诺维奇•塞梅诺夫,有过在德国留学的经历,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通讯工程系的高材生,拥有硕士学位。

  不过就因为这个经历,他在去年的时候,险些被当做德国间谍给毙了,多亏贝利亚否决了对他的死刑判决,从这一点上说,贝利亚同志还是做过一些好事的。

  如今,塞梅诺夫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技术装备局担任负责人,主抓通讯设施的技术改进工作。

  把钥匙交给索菲亚,让她将办公室的房门打开,维克托微笑着对安东说道:“怎么样,银松林那边的工作有进展了吗?”

  “报告委员同志,已经做好了设计,现在就只剩具体实施了,”安东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卷图纸,说道,“我向你汇报一下方案,如果你觉得没问题,我就安排人去布置。”

  维克托点点头,对刚刚打开门的索菲亚说道:“去给安东同志弄杯咖啡来。”

  “好的,”索菲亚应了一声,转身走开。

  办公室内,维克托请安东在沙发前坐下,看着他展开手中的图纸。

  这是一份3层别墅的建筑结构图,其中有很多地方用红色的圆点标注了图标,维克托知道,这些圆点都是准备安装窃听器的地方。

  所谓的“银松林”,是位于莫斯科河河湾处的一个小岛,处在莫斯科河与小运河的交汇处,面积三百余公顷。

  此前,美国人看中了那个地方,希望能将那个岛划给他们,用来充当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所在地。

  苏美之间自从30年代建交以来,其大使馆一直使用着一栋帝俄时期的二层小楼。过去,苏美关系不睦,双方往来较少,所以,美国驻莫斯科的大使馆人员也不多,那栋二层小楼也算够用了。

  但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苏美英三方结成同盟,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暴增,使得原来那栋小楼完全不够用了,到现在,就连哈里曼大使的办公室,都只有二十来平方。

  所以,哈里曼已经向外交人民委员会提交了三次申请,要求苏联政府将银松林岛划给美国大使馆——是的,是整个岛都划给他们,用来建造新的大使馆。

  美国人之所以索要整个银松林岛,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那里风景好,而是那个岛足够大,且处在莫斯科河中央,从岛到大河两岸都有一段距离。

  另外,如果在岛上兴建一栋四层以上的建筑,那么在建筑顶端设立一个岗哨,就可以监控到方圆近两公里范围内的情况,因为那一带建筑比较少,所以不用担心受人监控或是监听。

  尽管是同盟国,但苏美之间的情报站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双方都很谨慎,更何况是在大使馆的问题上。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莫洛托夫同志领导的外交人民委员会一直都在拖延这件事,他们甚至给哈里曼提供了另外若干种选择,但美国人就是铁了心了,非得要那个岛。

  幸运的是,在上个月,安东领导的技术设备部门取得了突破,他们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微型窃听器,大小相当于半个火柴盒,有效信号传输范围却高达五英里。

  这种窃听器看上去像一枚大扣子,不仅信号传输半径大,而且非常坚固耐用,它防水、防震,甚至可以在涂抹了特种粘胶之后,使用气枪打出去。

  在经过了反复的测试,确定了可靠性之后,外交人民委员会接受了哈里曼的要求,将银松林岛批给了美国人,允许他们在岛上建设新的大使馆,并且向他们保证,苏联政府不会在岛周围的莫斯科河两岸,构建任何建筑物。

  斯大林同志将在美国大使馆中安装窃听装置的任务,交给了维克托所领导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情报部门,具体负责执行的,就是对内情报局。

  这个任务有点艰巨,因为大使馆的设计图以及施工监督人员,都是美国人。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1466/9353233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