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杜松一家(四)
苍耳想了一会儿,她笑着开口问道:“杜叔,不知杜小弟在哪家书院念书呢?”
杜松连忙回答道:“就在我家附近的小学堂,算不上书院,里面只有一个老秀才当先生……唉!我们家阿栋,真的是自己很争气。”
他不是不知道一个好先生对学生的影响力,只是京城里那些书院的门槛高得吓人,像他们这种要背景没背景、要银子也没有银子的寻常人家,压根连边儿都挨不上。
苍耳点了点头。
京城里好的书院就那么几家,肯定得紧着官宦子弟先收,留给老百姓的名额可不就是少得可怜吗?
退一步来说,就算有名额,普通老百姓应该也拿不起那些书院要求的束脩。
不过,在这样局限的条件下,杜叔的儿子还能考出那样好的成绩,除了他自己天资聪颖之外,想必也是不懈努力的结果。
这样有进取心的孩子,若是能换一个好一点的求学环境,那他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长远一点看,若是杜小弟有了出息,那杜叔杜婶的日子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可比给银票有用多了。
这样想着,苍耳开口建议道:“我小舅在凌云书院里教书,要不让阿栋弟弟去那里念书吧?”
杜松怔住。
“凌云书院……那不是京城里最大的书院吗?”
不仅是最大的,还是最好的。
京城人没有不知道凌云书院的,但同时也知道能在那里读书的大多是权贵家的子弟,一般人家的孩子,哪怕是有钱的商户人家,寻常也根本进不去。
丁仁在一旁提醒道:“松哥,若是阿栋能进了凌云书院,明年的乡试肯定就十拿九稳了!”
刘氏不知道苍耳的舅舅是谁,但既然是虞国公府的姻亲,想来肯定不是出自普通的人家。
若是这样的人肯收了阿栋当学生,那阿栋的前程肯定就不用担忧了。
这样想着,她有些激动地看向了杜松,“夫君……”
杜松有些迟疑。
作为父亲,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尤其是他的孩子这样聪明又这样努力,可惜摊上了他这个没本事的爹,不然的话早就能进一家像样些的书院了。
可是,他刚才才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程姑娘的银票,现在若是接受她的人情……那不是很虚伪吗?
苍耳猜到了他心底的顾忌,她语气诚恳地开口道:“杜叔,我也只是给杜小弟提供一个机会罢了……等杜小弟以后考中了状元,那凌云书院还得感谢我给他们送去这么好的学生呢!”
杜松被她说得喜上眉梢。
他可从没奢望过阿栋能考上状元,最大的期盼不过是他能考个举人,以后授个一官半职的,那样就能彻底摆脱当下人的命运了。
可话说回来,若是阿栋能进了凌云书院,有了优秀的先生教导……那考状元也不一定是遥不可及的梦。
这么一想,他顿时满心激动起来。
“那个,程姑娘……”
他有些难以启齿。
好在苍耳很善解人意,她适时接话道:“明天让杜小弟去找我小舅,凌云书院收学生向来很严苛,肯定要出些题目考验一番的,若是杜小弟能够顺利通过,那就是他自己的造化了。”
杜松的眼眶有些发红。
他知道苍耳之所以要这样说,是不想让他的心里有负罪感,毕竟他之前信誓旦旦地说了,不会沾自己妹妹的光。
现在突然反悔,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开不了口。
可话说回来,他毕竟是一个父亲啊!
为了让自己孩子的路能够走得更顺一些,他就算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也心甘情愿。
刘氏的眼泪则直接就落了下来,“我家阿松命好,碰到程姑娘这么好心的人……”
话音刚落,她心里又有些担忧,“那里的束脩……应该很高吧?”
她跟老杜开了一家杂货店,就是个小本生意,除了日常开支外也攒不了什么钱,若是束脩太高的话……他们可能就无法承担了。
“束脩?”
苍耳愣了一下,她刚想说这事儿不用担心,既然是她介绍阿栋进凌云书院的,花费自然由她来承担。
反正对现在的她来说,她也完全能够负担得起。
谁知杜松直接截断了她的话。
只见他一脸坚定地开口道:“没关系,我可以把店给卖了,搬到乡下的老房子去住……无论如何,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
说起来,他现在的店铺还是用当年小梨拿回家的银子买来的。
那时候娘亲还在世,小梨每月除了自己的花销,将其余例银都送回了家。
可他那时候给人家做工,收入已经够养活自己和老娘了,这些钱就都攒了起来。
后来小梨离开了京城,他心里不踏实,干脆就带着老娘搬进了城里,买下了这间带后院的铺面。
后来他成了亲,一家人平时就住在后院里,前面则开了一家杂货铺子谋生。
近些年这条街上热闹了不少,若是他想卖铺面,应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至少,应该够阿栋上学用了。
刘氏含着泪点了点头,“我都听你的……所幸阿英的年纪还小,咱们以后使劲儿干,再给她攒些嫁妆……”
听了他们的对话,苍耳的心情有些复杂。
有她这个国公府的嫡女在眼前站着,杜叔夫妻俩却一点想要求助她的想法都没有,宁可卖房子也没有想过找她帮忙。
这一点上,他们跟阿婆真的很像。
她还记得小的时候,她和阿婆因为不是本村人,就没有田地,没有地就种不了庄稼,种不了庄稼就没有粮食,所以她们吃的所有东西都要靠买。
但阿婆做针线的收入有限,有时候就只能带着她去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回来充饥。
村里的人纯朴,看她们实在可怜,就这个给一斤粮食,那个给两把青菜,想要救济她们。
但阿婆总是很坚定地婉拒了。
她那时候有些不理解,毕竟在她看来,她们住的本来就是村里的房子,且村里人对她们一向很照顾,要说欠人情,她们欠的早就还不清了。
那又何必非要坚持这份迟来的清高呢?
见她困惑,阿婆就十分严肃地告诉她,“我们不能因为欠的债多了,就连脸皮也跟着丢了……苍耳,你要记住,不管到什么时候,依靠别人都不能长久,只有你自己有本事了,那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屹立不倒。”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阿婆一直是这样教导她的。
向别人求助不是长久计,要想尽一切办法自强、自立,只有那样,才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153746/1111095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