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风起时空门全文小说 > 553.第551章 贵与贱

553.第551章 贵与贱


第551章  贵与贱

西北是没有土豆的。甚至整个大齐都没有土豆。越王来了西北之后,西北百姓第一次知道了土豆这种作物。

一开始,越王府拿出种子,说此物是马铃薯,众人只觉得拗口。也误会了。

大齐几种常见粮,稻麦粟黍菽。说马铃薯,百姓便以为是黍的一种。越王府为避免百姓误会,便对外说是土豆。

结果百姓听说结的果是长在地里的,又把它叫地豆。更觉亲切,于是叫开。

现在地豆它可以挖了。

地豆的开挖先从各城卫营开始。越王府通知下到卫营,卫营军需处便开始准备,就近采买各种箩筐麻袋,各种采收农具。采收那天,一早的实训结束,卫营指挥使便领着众士卒下了地。

而收到消息的家眷也携家带口早早到卫营来帮忙。

卫营的军田满满登登全是人。

地豆啊,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且它长在地里,不掏一掏,不知道在地里长势如何。从上到下都悬着心。

除了赶来帮忙的家眷,也有借口帮衬,赶来看热闹的村人。

因为种子太少,西北并不是各城都有种。

听说产量极高,各村各镇都等着看结果,准备订种子。

“开挖。”

卫营指挥使一声令下,地里都动了起来。

“好大!”一串地豆被士兵从藤上揪了出来,藤上结结实实长了十来个地豆。大大小小,挤挤挨挨在一处。大的有成人拳头两个大,小的也有三四指。

大的揪下在手里掂一掂,“这一个得有两三斤!”

小的,“也有半两一两!”

这一串就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地里还有!”一串藤上没揪完,地里还落了两三个。心急的孩子忙下手去掏,掏出两三个,抓在手里举高给大人看,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快挖,没准还有更大的!”

挖地豆的热情高涨。地里不时听到这里一句,“我这个大。”那边紧着传来,“我这个更大,怕是有三斤!”

卫营指挥使笑得见牙不见眼。才挖了一分地不到,就堆成一小山。这要是挖完,还怕土兵们吃不饱饭吗?

还嫌大伙挖得太慢,把裤腿卷吧卷吧也跟着下了地。

越王府这边,赵广渊也带着长至到了函谷城外军田。

父子俩对土豆并不陌生。俩人都爱吃土豆,长至更是喜欢,平时最喜欢吃薯片薯条,要不是林照夏拘着,能把薯片薯条当饭吃。

父子俩也跟着士兵们下地挖土豆,被各处不时哇哇称奇的声音感染,越挖越起劲。

到中午,函谷城军田里,各处都堆起大大小小的地豆山。

派人拿去称一称……

“王爷,这一亩竟有十五石!”

“竟有十五石?”围在周围等着看产量的方胜等将领,一脸的不敢置信。

十五石!竟有十五石!十五石是什么概念,就是皇庄里,精心呵护的皇田,一亩上田产粮也不到四石!

他们方才都跟着挖,已是大至估算这产量只怕不会少,没想到竟有十五石!

赵广渊皱了皱眉头。这产量他并不是很满意。

一石一百二十斤,十五石,也不过是一千八百斤。在夏儿那边,一亩高产土豆,能达上万斤。就算不施农药,不撒化肥的有机土豆,亩产也有两千斤以上。

函谷城军田,今年因牲畜多,肥料充足,第一季种,伺候得极为精心,却只有十五石。

在各卫营,肥料不如函谷城,只怕没有十五石。而百姓们更是无处收集肥料,只靠家畜农家肥,只怕产量更低。

“王爷是对产量不满意?”方胜见越王没有说话,簇着眉,凑近问了句。

长至看了父亲一眼,笑着回方胜道,“我爹只怕是不满意的。函谷城军田今年伺候的很精心,施肥只多不少。原本我们以为会有二十石的。”

二十石!

众将张大了嘴巴。十五石他们都惊为天人了,王爷还肖想二十石!

众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许是第一年种,可能不熟悉,没准下一季种产量会更高呢。”方胜笑呵呵地安慰。

除非有科技狠活,不然只怕是难。长至笑了笑,看向父亲。

赵广渊回神,扫了众将一眼,“这产量虽不如本王预期,不过比之别的,亦是大大有余。”

众将纷纷点头,连一旁伺候军田的士卒都跟着偷偷松了口气。就这产量,他们都等着王爷厚赏了,结果王爷竟然不满意。

“你们伺候军田有功,一会到军需处领赏。”赵广渊扫了负责军田的几个士兵一眼。

“多谢王爷!”

众将见越王脸上表情轻松起来,也跟着拍起马屁,夸越王不知何处找来的种子,竟如此高产,夸口不断,“咱们这些大老粗也没吃过这等好东西,不知是什么味道。”

赵广渊想了想,命军中伙夫,“一会抬几筐到伙房,做几道菜,让大伙尝尝。”

“是。”

中午的饭食,众将跟着越王在营房用的。

越王府的厨子教军营的伙夫做了二十几道土豆做的菜。桌上摆了个满满当当,主菜皆为土豆,名副其实的土豆宴。有荦有素,有羹有汤,蒸煮炖炒煎烤炸凉拌,每一样都是大伙未曾见过的。

油汪汪,量还大。且土豆既是蔬菜又是主食,那是绝对的管饱。

众将吃得又是新鲜又是满足。

“这地豆炖肉,好吃。还不腻。”

“这地豆炒的菜也好吃。”

“这炸地豆丸也挺好吃。沾着糖桨,还拉丝呢,我家孩子一定喜欢。”

每人都有喜欢的菜,但无一例外,这地豆得了众人的接纳,极为喜欢。“这做军粮携带还方便,野外休整,扔一两颗到火堆里煨一煨,略等等,扒拉出来就能吃。不费事。”

“只不知好不好保存。”

“保存得好,能放半年以上。”

半年以上?那极好!“又能当主粮,又能当菜蔬,还能当零食!以后咱们军田要多多地种!”

“方才世子说,这磨成粉,还能做成粉面呢,能保存更久。”

“那必须多多种植。还得叮嘱各卫营不能多吃了,得留足下季种子。”

“先前王爷说了,各军田只留够种子,余下要拿出来卖与百姓。”

见赵广渊点头,有些将领便问,作价几何?

赵广渊便又与众将商议土豆的价格来。

吃完饭,近水楼台的将领们生怕土豆被订完了,忙到军需处,给自家田里也订了种子。

军田的地豆开挖,亩产也传了出去,一亩竟有十五石!惊掉了西北百姓的下巴。百姓们纷纷围到有种植地豆的田里。等着看百姓们开挖的情况。

百姓们的热情把函谷城及周边诸城种土豆的百姓们吓到了。

生怕被抢。有些还成立了巡逻队,还请了镖局的人到田里帮忙守着,有些村子还偷偷打了火把夜里开挖。

挖了半个月,当初领了土豆种子,不管是军田还是百姓们的田,都挖完了。亩产也都统计了出来。

除函谷城和一些卫营,亩产达到十五石之外,卫营均产在十四石,百姓们因地里肥力不足,最高的亩产也才十四石,平均也就十三石左右。

不过相比于西北其余庄稼二三石的亩产来说,已是天量。

各处喜气洋洋。

各处还冒出了帮忙挖土豆的小工,偷偷在衣服里藏土豆种子的事。本来揪着要打一顿的,结果做活的小工哭哭啼啼说着羡慕的话,说是自家地薄,收的庄稼交了税,都不够一家人吃的。才跑到当小工。

众人听了又恨不起来。这只怕是最让人下不去手去打骂的小偷了。

赵广渊听说后,便命人到各村收土豆,除了各家留足种子之外,都回购了回来。

很快收上来的土豆便由公交马车送到各处驿站,再由驿站送到各城去售卖,西北各地百姓,可凭户册地契进行购买,一斤种子十文。

“十文会不会太贵了?”

一亩地需二百到三百斤土豆种,一斤十文,那就是一亩地得花二两到三两买种子的钱。林照夏有些担忧百姓拿不出买种子的钱。

赵广渊歪头咬住林照夏递到手边的西瓜,“还有西瓜?地里的西瓜不是收完了?”

“你体质怕热,我让人在地窖存了一些。”

想到夏天他火炉一样的身子,林照夏就有些嫌弃。挨着她,就像身边挨了一颗火球,想推开他,他还不肯,非要腻着她。

赵广渊看她一眼,也是想到此,笑了笑。这里不像华国,那边有空调。这边屋里虽摆了冰盆,但持续时间不够,夜里自己挨着她,她总是躲得远远。

“笑什么,问你呢,这价格方元帅他们都同意?”

赵广渊点头,“大伙一起商议出来的。”

今年各军田收的土豆较多,至今兵部也未拨下西北军粮晌,各卫营还打算靠着这一波卖土豆,攒出些军费来。

至于百姓那边,“一亩收十三石,一亩地便能卖银十三两。哪怕到钱庄借银都会买。”

这笔买卖,哪怕是不识数的农人也是会算的。

“这是第一茬,各处关注的人多,不只西北百姓盯着,大齐商贾也盯着,互市那边西域各国的商人在采收的时候就派人盯着了。卖的便宜了,倒给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你卖了两种价格?”

赵广渊点头。西北百姓凭户册地契一斤十文,而商人及外地百姓,一斤则卖十五文。

“你这样做,只怕要吸引更多外地百姓迁户到西北来。就不怕各地官府上书弹骇你?”

“我岂会怕。留不住百姓,那是他们无能。”

林照夏的猜测是对的,此番因土豆一事,西北百姓光种土豆就发了家,引得无数人眼红。外地来寻活的百姓,已是起意迁户西北。

没有哪一个人喜欢背井离乡,百姓们更是喜欢安稳。但西北能吃饱饭,又有越王大军保护百姓,生活富足,安稳,是百姓毕生所望。

不只种土豆的百姓富了起来,各卫营更是凭着这一波卖土豆,库房里的银箱堆得越发的多了起来。

按正军一员授田十二亩算,卫营五千兵,至少要囤田六十顷。今年地里一半种棉一半种地豆,地豆亩产十四石,除留足种子,及吃掉一些之外,各卫营至少卖土豆得银能有三四万两。

能支应三四个月的军需开支。

“要知道土豆能如此高产,能卖这么多银子,当初全部军田种植土豆,岂不能自给自足了?”

各指挥使给越王上的信件中,无不可惜种得少了。

但赵广渊笑而不回。地里种的棉花还没收呢。

怎知棉花不能卖上高价。

收了土豆后,各处又盯了军田里的棉花,看得比眼珠子还精心。

收了土豆后,各处除了盯着棉花田,还盯着越王府。

而越王府似乎脚步慢了下来。越王带着世子天天跑函谷关练兵,见不到他。而越王妃似乎也不爱出门了。

林照夏不是不爱出门了,她是事情越发多了,天天有人来向她禀事,脱不开身。

互市渐兴之后,各处商贾都在西北开起作坊。因西域商人喜欢大齐的瓷器,各处的瓷器都往西北运来。但路上又常有损耗,而使很多人便在西北建起瓷窑。

林照夏和赵广渊手里没有烧窑的人,但忽然想到一个人。

当时赵广渊南下视查水利工程,在渚头县认识一个烧砖窑的作坊主柳时遇。因帮了他,后来他一家也随着赵广渊到了京城。

互市兴起后,各处都要建宅子建铺子,赵广渊便想到了他,命他到了西北。柳时遇便在函谷城外建起砖窑,烧起砖瓦来。

整天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排队买砖瓦的都排到了一个月之后。

除了砖窑,越王府还从青州把制酱的工人喊了些来,在函谷城里开起酱坊。又从沿州叫了一些人来开了干菜坊。

如今酱坊和干菜坊已经对外出售了。

西域来的商人对酱坊出的酱料很是喜欢,而干菜坊出的各种菜干,和泡菜咸菜脱水菜,更是喜欢得紧。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往返的路上,吃的都是干粮肉干,哪有什么菜吃。对于可以用水一泡就能吃到的菜,那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买。

各处生意红火,忙得林照夏是团团转。

除此之外,林照夏要的另一批人也到了。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205302/11432878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