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全文小说 > 第160章 吴侯隐忍学勾践,恭请汉中王登基(

第160章 吴侯隐忍学勾践,恭请汉中王登基(


如无意外,诸葛恪会在十四年后才会去征山越立功。

    如今局势不同,刘备横跨荆州和益州,不论是势力还是威望、亦或者即将称帝的大义,都隐隐在孙权之上了。

    彼盛我衰,眼见刘备势力如日中天,孙权心中必会因妒生恨。

    倘若孙权贼心不死又犯荆州,这会让刘备很苦恼的。

    打孙权吧,徒让曹丕得利;不打孙权吧,这碧眼小儿又跟个苍蝇似的嗡嗡乱窜。

    然而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诸葛恪和孙鲁班同时出现在成都,给了诸葛乔布计江东的机会。

    孙权虽然是江东之主,但麾下派系林立。

    其中又以孙家宗室元从和地方世家豪强的矛盾最深。

    不论是宗室元从还是世家豪强,孙权其实都信不过。

    前者自恃功高,后者彼此争利。

    孙权需要外来势力来平衡宗室元从和地方势力,吕蒙、诸葛瑾、步骘、严畯等人都在其列。

    这也是为何,诸葛亮为刘备重臣、诸葛乔江陵败了吕蒙,孙权依旧对诸葛瑾信赖有加。

    这要换个多疑的,都得怀疑诸葛瑾是否跟刘备有勾结。

    诸葛瑾和诸葛恪都明确表态不会留在成都,也是因为孙权的信任。

    这也是为何诸葛恪会对诸葛乔说“劝我和阿父留在成都这种话就不用说了,吴侯欺负阿父是真的,可器重和信任阿父也是真的。”

    孙权有信任和器重诸葛恪的主客观条件!

    而现在。

    只需要诸葛乔给诸葛恪造势,再有诸葛乔这个先例在前,孙权为了能与刘备和曹丕竞争就必然会着重培养诸葛恪。

    “诸葛双子,得一可定四方。”的评价一出,就足以令孙权多想。

    幼时朴钝的弟弟诸葛乔都这么厉害了,幼时聪慧的哥哥诸葛恪难道还会差了吗?

    诸葛恪个性高傲,被诸葛乔这一激,当场就落入了诸葛乔的话术诱惑:

    “我能北伐定关中,你难道还打不下个合肥?”

    “打荆州能显你本事吗?”

    “灭了曹丕,你我兄弟公平一战。”

    “江东那群人算什么东西,也配说你没资历不够格?”

    “我来造势,你来负责怒怼蜀中士子扬名。”

    借诸葛恪来影响孙权的战略,借诸葛恪来打压蜀中本土那群自视甚高的士子。

    以诸葛恪的聪慧,能看破诸葛乔是在激将,但诸葛恪却拒绝了不了诱惑。

    利益本就是用来置换的。

    仅仅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诸葛乔又令人召来糜班姬,在看到诸葛恪的那一刻,糜班姬的脸色变得有些惨白。

    诸葛乔离开江东的时间早,但诸葛恪却是在江东见过糜班姬的真实容貌的。

    给了诸葛恪眼神示意后,诸葛乔借故如厕,只留诸葛恪和糜班姬在凉亭。

    两人具体谈论了什么,诸葛乔并不知道。

    只是在见了诸葛恪后,糜班姬就借口要回江陵城看望义父糜芳。

    诸葛乔也不戳破,故意装作不知情。

    是夜。

    诸葛亮在府邸中设宴,热情的款待了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尽欢而散。

    待得宴席终了,诸葛亮与诸葛乔来到棋室。

    “兄长白日里跟我提及了孙权女儿的事,你怎会如此不小心,竟然让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给你送饮食。”刚到棋室,诸葛亮就劈头盖脸的训斥。

    诸葛乔摊了摊手:“阿父,那可是你的岳丈推荐的。”

    诸葛亮板着脸:“伱是要让我去怪我岳丈?人也是你阿母安排到你身边的,你难道要怪你阿母识人不明?”

    诸葛乔暗暗叹气。

    诸葛亮都这么说了,这锅,诸葛乔得背!

    总不能去真的责怪黄承彦和黄月英吧!

    “糜子方这混蛋,早晚将他丢进长江口清醒清醒。若不是他认孙鲁班为义女,哪有这么多事。”诸葛乔将矛盾转移到糜芳身上。

    诸葛亮严肃训道:“你自己的失误,怪什么糜子方?若你在江陵城的时候不给糜子方机会,他会想到送义女给你吗?”

    “你以后得多加注意!你如今才名已显,不论是曹丕还是孙权,都会伺机对你不利。”

    “要除掉一个人,不一定非得是军争,也不一定就是政斗,也可能是直接派遣门客死士。”

    “曹操好梦中杀人,就是为了震慑刺客宵小,即便武勇如孙策也死于刺客之手!”

    诸葛乔心头一凛,抱拳点头:“孩儿会谨记的。”

    见状,诸葛亮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可否要我插手?”

    诸葛亮没有直接说怎么给诸葛乔解决问题,而是直接问是否需要插手,这是对诸葛乔的信任也是尊重。

    诸葛乔遂将言语相激诸葛恪以及糜班姬借口回江陵的事陈述。

    “伯松,你这是连你兄长都算计啊。”诸葛亮眼神怪异。

    诸葛乔笑道:“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这都是跟阿父学的,阿父不也算计过伯父吗?”

    诸葛亮脸色一板:“胡言乱语,我什么时候算计过你伯父。”

    顿了顿,诸葛亮似乎自己都觉得这话太假,补充道:“彼时各为其主,我只是与兄长进行了善意的切磋。”

    诸葛乔一乐:“如今各为其主,我也只是跟元逊兄进行了善意的切磋。”

    诸葛亮右手扬起,又在半空中挥袖落下,语重心长地道:“虽然你与元逊分仕两家,但毕竟是兄弟。若能兄弟同心,联手抗曹,将是汉室的幸事。如此也能让我诸葛家避免血亲相残的祸事。”

    诸葛乔笑道:“阿父放心,我此生决不会行那血亲相残的事。”

    接下来的几日。

    诸葛乔暗中遣人在成都造势,大肆散布“诸葛双子,得一可定四方”的传闻,更是与诸葛恪舟车同游,让蜀郡的士子都知道有诸葛恪这个江东奇才来到了成都。

    自古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对于有才且自矜的蜀郡士子,谁愿意承认对方比自己优秀啊。

    故而,蜀郡不少未及冠的士子,纷纷借着由头来向诸葛恪请教。

    结果可想而知,这群蜀郡未及冠的士子,压根不是诸葛恪的对手。

    短短几日时间,诸葛恪就名闻蜀郡,“诸葛双子,得一可定四方”的传闻也越来越广。

    更有好事者评价诸葛乔和诸葛恪两兄弟:“益州有诸葛乔,何愁关中不定;江东有诸葛恪,何愁淮南不得。双子齐心,曹魏覆手可灭。”

    刘备听闻后,更是在成都设宴款待蜀中未及冠的俊杰,又在宴席中盛赞诸葛恪,希望诸葛恪能在蜀郡出仕等等。

    诸葛恪则是当众说“吴侯待家父恩重,我又岂能转仕汉中王麾下?如此行为,岂非不义?”

    而在这期间。

    诸葛瑾也再次返回了建业,向孙权陈述了刘备的应对之策。

    “刘备果然想称帝!”

    孙权心中颇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称帝,孙权也想称帝,奈何孙权如今称帝的威望不够。

    孙权再次召集了张昭、陆逊等文武商议。

    听说要让孙权支持刘备称帝,老将韩当当即就火了:“如今汉室已灭,何须再向汉室称臣,吴侯可自立为帝,岂能拥立刘备那老贼称帝?”

    孙皎也怒道:“刘备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位居吴侯之上?”

    武将一列,纷纷反对。

    虽然大家是盟友,但这彼此间都是平等的,现在忽然要尊刘备为帝,这心中难免憋屈。

    连带着诸葛瑾都受到了波及。

    孙恭更是直言开怼:“诸葛瑾,我听说你将你的长子诸葛恪带去了成都,如今诸葛恪也未返回,你莫非已经投了刘备?”

    诸葛瑾的脸色一变:“孙恭,你这是污蔑!我带元逊入成都,是为了替吴侯解决家事。你若有疑问,可去问吴侯!”

    孙恭冷笑:“诸葛瑾,你莫要仗着吴侯的信任,就说出这等让吴侯为难的话来!你若不是投了刘备,又怎会让吴侯去拥立刘备称帝?”

    诸葛瑾被怼,步骘和严畯就坐不住了。

    两人都是诸葛瑾的好友,岂能让孙恭这在欺辱诸葛瑾了。

    步骘起身喝道:“刘备乃吴侯的妹夫,又是如今唯一有资格称帝的汉室宗亲。”

    “拥立了刘备,吴侯就是大汉的吴王,整个江东都是吴侯的封国。”

    “若不拥立刘备为帝,吴侯要么自立为帝,要么去当曹丕的臣子。”

    “以吴侯如今的名望和身份,若是自立为帝,必会引起江东动荡。”

    “届时心向汉室的士民争相去荆州,心向曹魏的士民争相去淮南,江东就会因此而没落。”

    “你不明大势,只知道好勇斗狠,可曾替吴侯想过?”

    严畯也喝道:“让吴侯拥立刘备称帝,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是要让江东永远臣服刘备。”

    “如今曹丕虽然代汉立魏,但天下心向汉室的士民不少,必会引起汉魏正统之争。”

    “吴侯此时拥立刘备,是为了在汉魏正统之争没有尘埃落定前,先趁机取得大汉吴王的身份,让吴侯能获得更高的身份和威望。”

    “趁着汉魏相争时,吴侯若能拿下淮南,威望必定大增,彼时称帝,不论是身份还是威望也足够。”

    “尔等武夫,只知道拥立刘备会让尔等丢了颜面,却不知道吴侯如今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人无名而不立,吴侯此举也只是为了保全江东基业。”

    “若尔等真为吴侯设想,就应该早日助吴侯拿下合肥,而不是在这里构陷子瑜私通刘备。”

    论斗嘴。

    韩当、孙皎、孙恭等武将,又哪里会是步骘和严畯的对手。

    可斗嘴斗不过,韩当等人却是会耍浑。

    眼见文武冲突加剧,孙权拍案喝斥:“诸位都是江东的俊杰,应当齐心协力,岂能相互中伤?岂不闻廉颇和蔺相如旧事?”

    众文武受到呵斥,纷纷低头不语。

    孙权又看向一直不出声的张昭:“老师可有良策教我?”

    张昭见孙权发问,这才徐徐出声:“吴侯既有勾践之忍,岂不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虽然张昭没有明着说应该支持刘备称帝还是不支持刘备称帝,但孙权听懂了张昭的意思。

    陆口盟约孙权都忍了,支持刘备称帝又算什么事儿?

    更何况,孙权只是名义上支持刘备称帝,不仅孙权会受封吴王,刘备也不会插手江东任何事。

    屈辱是屈辱了些,孙权得了不少的实利。

    “伯言,你有何想法?”孙权又将目光看向陆逊。

    陆逊沉吟片刻,道:“听闻汉中王与孙夫人至今未有子嗣,我认为汉中王应该表现诚意,多多亲近孙夫人,早日让孙夫人产下汉中王的子嗣。”

    众文武看向陆逊的眼神,纷纷多了几分怪异。

    若刘备和孙夫人产下子嗣,那孙权就是最大的外戚,哪怕孙权今后不称帝,也可以选择支持孙夫人的子嗣。

    若刘备和孙夫人没有子嗣,那今后孙权想称帝就有理由了:我只是想让我妹妹的儿子封个王,你居然连机会都不给?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

    不得不说,陆逊这招是挺阴的。

    哪怕是刘备都不得不去权衡这其中的利弊,若是不同意,孙权掉头就去当大魏吴王,那对汉魏正统之争的影响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刘备夺取关中的北伐大计!

    可刘备跟孙夫人有了子嗣,就等于在诸王中埋下了夺嫡的祸根。

    孙权心中顿时无比的畅快。

    即便当大汉吴王能获得实利,这拥立刘备称帝对孙权而言也是屈辱;可若再加上孙夫人子嗣这个条件,那屈辱的就不是孙权一个人了。

    大家都屈辱,这心态就平衡了。

    孙权拍案决定:“我与汉中王有姻亲之情,又是大汉的吴侯,岂能去认曹丕为君父?我决定拥立汉中王称帝,以扬我汉室之威风!”

    既然利益诉求谈妥了,孙权自然也得摆出大汉忠臣的态度来。

    当即。

    孙权以诸葛瑾使,张温为副,备齐厚礼再次前往成都。

    刘备听闻孙权使者到来,先是暗中接见,随后召集了成都的文武,盛情款待诸葛瑾和张温。

    席间。

    诸葛瑾表达了孙权的态度:“吴侯听闻天子被曹丕所逼,被迫禅位,深恨曹丕。”

    “如今天子蒙难,国家无主,吴侯虽然有讨伐逆贼之心,奈何名望低微无讨伐逆贼之名。”

    “汉中王乃汉室宗亲,又素有仁德之名,倘若能继承大统,必是国家之幸,汉室之福。”

    “我奉吴侯之命来成都,恭请汉中王登基,延续炎汉正统,诛曹灭魏!”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刘备跟孙权间的利益约定,是暗中进行的。

    如今诸葛瑾又在刘备的安排下,当众表达出孙权的态度,顿时让席间的文武不淡定了。

    虽说这段时间,祥瑞、吉兆、星象、图谶、异闻的异象频频出现,也有文武上书劝刘备称帝,但刘备一直都是表态拒绝。

    却不料,孙权竟然会让诸葛瑾劝刘备称帝!

    孙权是受刘协册封的吴侯,又是江东之主,更是刘备的盟友,名义上的姐夫。

    孙权遣使来劝刘备称帝,这可比诸葛亮等人劝刘备称帝,影响力更大!

    费诗当即起身,劝谏道:“大王不可!”

    “大王因为曹操父子欺凌天子,这才不远万里流亡,召集义士讨伐曹氏奸贼。”

    “如今曹贼未灭,大王却要先自称皇帝,这会让天下的士民对大王的行为疑虑。”

    “我曾闻,高祖与楚人约定,先破秦者为王。等高祖攻克咸阳,擒获秦帝子婴时,高祖依旧对称王再三推让。”

    “大王如今尚未北伐诛贼,却要先称皇帝,我认为大王此举欠妥。”

    刘备没有回答费诗,只是将目光看向诸葛乔。

    诸葛乔会意起身:“此言差矣!高祖昔日不称王,是因为高祖当时无资格称王。”

    “昔日项羽拥立楚怀王孙子熊心为楚王,号楚怀王,高祖与英布、蒲将军、吕、陈婴等将参与了拥立。”

    “楚怀王虽然与诸将约定,先定关中者为王;但高祖破关中擒子婴时,并未得楚怀王诏令,又如何敢擅自称王?”

    “今日却不同。”

    “曹丕效仿王莽旧事,逼迫孝愍皇帝禅位,以魏代汉;大王虽然是汉中王,可这身后无主,还如何北伐?”

    “国不可一日无主!大王若是不能效仿光武帝称帝,又如何能凝聚士民之心,讨伐曹魏?”

    “别忘了,曹丕的帝位,乃是孝愍皇帝禅让的,从法理上,曹丕的帝位是名正言顺的。”

    “而大王如今只是孝愍皇帝的臣子!”

    “难道我等,要让大王以孝愍皇帝的臣子身份去讨伐曹魏的皇帝吗?”

    费诗顿时语噎。

    刘巴见费诗不能反驳,遂起身道:“话虽如此,可如今中原有很多人都在延颈盼望大王。大王若是称帝,会被天下人认为胸怀不广。”

    “我以为,可以暂缓称帝,等北方士民来投后,若北方士民都认为大王可以称帝,届时再称帝才最稳妥。”

    “唯有如此,这天下士民才会拥戴大王。”

    刘巴在为刘协发丧前曾与诸葛乔有过争辩,虽然被诸葛乔驳斥后默认了为刘协发丧,但刘巴内心并不赞同。

    如今见诸葛瑾代表孙权来劝进,诸葛乔又强烈支持,刘巴顿时明白了刘备的想法。

    明白归明白,刘巴并不认同刘备现在适合称帝。

    作为荆益名仕,刘巴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费诗表态的时候,大家都在观望;可刘巴一表态,宴中文武就开始低语了。

    未等诸葛乔反驳,当即就有一人起身附和刘巴:“大王,我听闻天子未死,如今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大王若在这个时候称帝,岂不是让天下士人误以为大王有谋逆之心?”

    “我以为,应当采纳刘尚书的提议,暂缓称帝,等北方士民来投后,再决定是否要称帝。”

    “倘若北方士民来投时,又持有天子的密诏让大王奉诏讨贼,而大王又先称帝,岂不是让北方士民寒心?”

    话音一落,刘备脸色剧变,那双虎目已经有了杀意。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备的主簿雍茂!

    刘巴亦是脸色骤变,不由暗骂“蠢贼坏我大事!”

    刘巴是名仕,又是尚书令,不论是身份地位名望,都是有资格劝刘备暂缓称帝的。

    可雍茂是谁?

    区区一主簿,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小佐吏。

    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不私底下去劝刘备,反而在这种公然场合大言不惭的支持刘巴,更是当众说出刘协未死。

    这行为,就是无脑蹭热度,借附和刘巴来炒作自我,博取名声。

    杨仪见状,顿觉机会来了,起身怒斥:“雍茂,你大胆!你怎能玷污孝愍皇帝的声誉!”

    雍茂自觉攀上了刘巴这棵大树,也不虚杨仪,冷言反驳:“杨尚书,你这话何意?最近北方来的士人也不少,都说天子未死,我怎就玷污天子的声誉了?”

    杨仪目眦欲裂:“好你个雍茂!岂不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今国门丢失,社稷被曹丕窃取,孝愍皇帝难道还会苟且偷安吗?”

    “曹丕贼子,逼迫天孝愍皇帝禅位,让孝愍皇帝蒙受屈辱,以孝愍皇帝的刚烈,必会自刎谢罪。”

    “如今的山阳公,只是曹丕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找了一个替身;你不明真相,却妄言孝愍皇帝心安理得的当了曹魏的山阳公,难道不是在玷污孝愍皇帝的声誉吗?”

    “你一个小小的主簿,却为曹丕辩解,我现在怀疑你跟曹丕有勾结!”

    雍茂气得须发皆张,指着杨仪骂道:“杨仪,你怎敢污蔑我?我久随大王,一向兢兢业业。你以前就是曹操麾下,你如今想陷大王于不义,妄言天子自刎谢罪,必然也是跟曹丕有勾结!”

    杨仪冷笑:“我那是仰慕大王仁义,这才弃暗投明!可你不仅不支持大王,反而替曹丕说话,还污蔑我跟曹丕有勾结!身为大王的主簿,你该当何罪?”

    诸葛乔见杨仪直接套用了当初反驳刘巴的话,将雍茂驳斥得哑口无言,也不由高看了几分。

    这杨仪钻营的水平,够绝啊!

    今日这话一出,刘备为了拉拢人心,必然要重用杨仪。

    (本章完)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242868/11111002.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