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中国名人传记大全最新 > 第10章 玄奘——大遍觉法师

第10章 玄奘——大遍觉法师


玄奘,唐代杰出的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法号三藏法师,俗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于河南缑氏的一个儒学世家,逝于公元664年。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西行取经的壮举,这一旅程不仅促进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传播,还加深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玄奘也因此被尊称为“大遍觉法师”、“唐三藏”。

  一  生平概述

  玄奘法师的生平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史诗,他的一生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年与出家

  玄奘生于隋朝末年,即公元602年,河南洛阳附近的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儒家家庭,本名陈袆。

  幼年时,因战乱频仍,家道中落,他随兄长进入佛门,起初在洛阳净土寺学习。

  年仅十三岁,他便能熟练掌握佛学基本理论,展现出了非凡的悟性和记忆力。

  然而,随着对佛学的深入学习,他逐渐发现当时国内佛经翻译的不一致与理解上的分歧,这激发了他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求取真经的决心。

  西行求法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唐朝严格的边关禁令,毅然决定西行取经。

  他沿着丝绸之路,历经数年,穿越荒漠、高山、草原,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当时佛教的学术中心——印度。

  在此期间,他访问了数十个国家,学习了多种语言,包括梵文,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抵达印度后,玄奘在那烂陀寺求学,拜戒贤法师为师,深入研究佛教哲学,特别是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学,成为那烂陀寺的十大德之一,并在全印度的辩经大会中获得胜利,声誉日隆。

  归国与译经

  公元645年,玄奘带着大量的佛经和佛像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接待。

  太宗皇帝支持他在大慈恩寺设立译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僧侣,共同参与佛经的翻译工作。

  玄奘翻译的佛经质量上乘,既忠于原意又文辞优美,对后来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统计,他主持翻译的佛经超过1300卷,其中包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等重要经典。

  《大唐西域记》

  除了佛学贡献,玄奘还撰写了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

  详细记录了他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遗迹等,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地区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对后世影响巨大。

  晚年与身后

  玄奘晚年仍致力于译经和教学,直至公元664年圆寂,享年63岁。

  他的去世,对于当时的佛教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

  玄奘法师一生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精神,以及他为佛教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其形象在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深刻体现,尤其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二  思想体系

  玄奘法师的思想体系主要围绕着法相唯识学展开,这一学说构成了他佛学理论的核心。以下是其思想体系的关键要素:

  1、唯识无境

  这是玄奘法相唯识学的基石,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即认为外在世界并非独立于心识之外客观存在,而是心识的变现。

  "唯识"意指一切所认知的现象都是由心识(识)所产生,"无境"则意味着没有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实体(境)。

  这一观点强调了主观意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探讨了心识如何构造我们感知的世界。

  2、八识论

  玄奘继承并发展了印度瑜伽行派的八识体系,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我执识)和阿赖耶识(藏识)。

  其中,阿赖耶识作为一切种子识,储存着生命经验的潜在力量,是一切现象生起的最终依据。

  末那识则是执着于自我,不断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误认为有个恒常不变的自我。

  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结构,以及轮回转世的内在机制。

  3、五位百法

  玄奘通过《瑜伽师地论》等译着,系统地介绍了“五位百法”,即将一切法(存在现象)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大类,共计一百种。

  这一分类法为佛教心理学、宇宙观的分析提供了框架,使得法相唯识学成为高度系统化的哲学体系。

  4、因果业报与解脱论

  在玄奘的学说中,因果律(业力)是贯穿轮回的核心原理。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业)决定了其在六道中的生死流转状态,而要超越轮回达到涅盘,就必须通过正确认识心识的本质,消除无明和执着。

  这一过程中,智慧的修习(般若)和实践(戒定慧三学)至关重要。

  5、瑜伽实践

  玄奘特别强调通过瑜伽修行来实证唯识真理,这包括禅定、止观等实践方法。

  瑜伽行者通过内观自身心识的运作,逐步体悟到“唯识无境”的真谛,并在此基础上消除烦恼,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觉醒。

  6、兼容并蓄的学术态度

  玄奘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体系展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他不仅深入研究瑜伽行派的教义,还广泛涉猎其他佛教流派及非佛教思想。

  如他在印度学习时便广泛接触不同学派的理论,回国后通过译经、讲学,促进了佛教内部乃至与其他宗教哲学的对话与融合。

  综上所述,玄奘法师的思想体系不仅在佛教哲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对于心识的深刻洞察和系统性的理论构建,也为后世心理学、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  学术贡献

  玄奘法师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佛教思想、文化、教育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佛经翻译与整理

  玄奘的最大学术贡献在于佛经的翻译工作。

  他从印度带回大量梵文经典,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译经团队,在唐太宗和之后唐朝皇帝的支持下,于大慈恩寺和其他译场进行了长达十九年的佛经翻译活动。

  他翻译的佛经既准确又流畅,共涉及74部佛典,1335卷,其中包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等核心经典。

  这些译作至今仍是汉传佛教的重要经典,对佛教教理的传播和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法相唯识学的建立

  玄奘系统性地介绍了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说,特别是护法系的法相唯识理论,构建了完整的唯识哲学体系。

  他提出的“唯识无境”观念,强调一切法皆由心识所变现,外界客观存在依赖于主观认识,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佛教思想。

  他撰写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促使法相唯识宗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促进佛教教育与学术交流

  玄奘在长安设立的译场不仅是佛经翻译的中心,也成为了当时佛教教育与学术交流的重镇。

  他吸引了众多学者、僧侣前来学习和参与翻译,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学术团体,推动了佛教教育的制度化和专业化。

  这种译经与讲学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佛教理论研究的深入,对后世佛教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文献着述与文化交流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的另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这部着作详细记载了他西行的沿途所见所闻,包括了当时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为后世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不可或缺的文献。

  哲学与逻辑学的发展

  玄奘还将印度的因明学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佛教逻辑学的发展。

  他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对提高佛教徒的思辨能力和辩论技巧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互动与融合。

  总之,玄奘法师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卓越的翻译才能、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繁荣发展,也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宗教、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结语

  玄奘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传播智慧的一生。他的精神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激励后人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光辉典范。

  玄奘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巨人,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其成就与贡献,至今仍熠熠生辉,为后人所景仰。

  玄奘名言

  1  .  "虽万劫而不泯,历千难而弥坚。"  ——  这句话体现了玄奘法师不畏艰难、坚持求法的决心和毅力。

  2  .  "大海可填,须弥可移,佛说四谛,真实不虚。"  ——  强调佛法真理的不可动摇性,反映了玄奘对佛法坚定的信仰。

  3  .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  玄奘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年龄不是障碍,有能力者皆可为师,展现了他开放的求学态度。

  4  .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这是禅宗的着名偈语,虽非玄奘原创,但体现了包括玄奘在内的大德高僧们追求的超越文字、直指人心的佛法真谛。

  5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出自《金刚经》,玄奘翻译的经典之一,此句反映了佛教中关于世间万物无常的深刻理解。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629025/1111115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