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简陋的县衙
很多流寇之所以被诏安,很快又会接着造反。究其原因,就是这个腐败的朝廷,让他们失望透顶。
官场的黑暗,让这些人无所适从。
打死伍六百都不想跟着朝廷干的,可李待问不一样,跟着他,伍六百感觉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一直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来标榜自己,结果现在李待问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加入赈灾团,跟我干。你的家人,你的兄弟不必再背负一个悍匪的名声。而是,你们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
伍六百有些纠结,一方面是对这个朝廷的失望,彻底的失望。一方面,他也如宋江一般,不希望自己的兄弟一辈子做个啸聚山林的土匪。
“好,冲着你李总督的面子,我跟你干了!不过咱们约法三章,若是我发现你们这个朝廷依旧昏庸无道,休怪兄弟们再拉起山头上山落草。”
一脸沧桑的李待问微微一笑:“好、好、好,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的伍六百,很快就后悔了。跟着李待问吃糠咽菜不说,天天爬这些没有路的山路就能要人命。永和县的许多地方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可以这么说,某些村镇甚至成了孤镇一般的存在,永和县,几乎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
与世隔绝并不等同于世外桃源,这里的百姓用最少的需求艰难的生存着。因为土地贫瘠,缺水干旱,庄稼的收成并不怎么好。遇上灾年,这里更是艰难。
李待问带着他的赈灾团,翻过一座有一座荒山,爬过一道又一道山岭,他们将赈灾粮食发放到了灾民手中。
赈灾团的勇士们,重新修葺起早已坍塌的县衙。虽然新盖的县衙略显寒碜,但总算是有了办公之地。虽说百姓依旧习惯了地方乡绅部族来处理日常纠纷,可县衙的重新建立,总算使得永和县焕发了不一样的生机。
加入了赈灾团的伍六百等人苦不堪言,每天每个人都要背负上百斤的东西翻山越岭,送给灾区的那些穷苦百姓。
尤其是那些山区的百姓,可以用凄惨来形容。百年难遇的旱灾,导致原本就贫穷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面对光秃秃的山岭,他们就连找个草根树皮充饥都是奢望。
若不是赈灾团的赈灾粮及时送达,将会有大批的百姓活活饿死。虽然,在崇祯一朝饿死人的事实属寻常。
一袋袋粮食,被送到灾民手中,没有户籍资料,他们只有一个村一个村的发放,再一个村一个村的统计。虽然辛苦,可伍六百觉得,这样的人生比较有趣。
尤其是,看着那些拿到粮食,颤抖着双手的灾民。看到他们感激的眼神,以及把自己当成菩萨一样的跪拜,伍六百突然觉得,自己的形象都高大了起来。想比之前自己落草为寇,到处打家劫舍让百姓畏惧的形象,天壤之别。
李待问身子每况愈下,在李待问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山西的灾情迅速被扑灭。只剩下永和县,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太原府的刁庚他们,着实是兴奋了一把。因为,朝廷的嘉奖令来了。
赈灾有功的不止是李待问,不止是他的赈灾团。作为太原府的知府,刁庚配合李待问赈灾,经李待问举荐,刁庚的功劳自是不小。
崇祯在某些方面其实是毫不吝啬的,不但下旨褒奖,更是对刁庚的成就表示了认可。虽然没有捞到什么实惠,可是却把刁庚乐的合不拢嘴巴。
没有别的原因,你受到了万岁爷的褒奖。没升官不要紧,没有赏赐也不要紧。重要的,最重要的,万岁爷记住了你这个人。
放眼整个大明,州府多如狗、县官遍地走,但是,能够让皇帝记住你的,怕是没有几个。
而我刁庚,太原府知府,如今不但被皇帝记住了,还特意降旨褒奖了一番。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将来飞黄腾达不在话下啊。
多少地方官员,穷极一生的精力,除了变着法儿的捞钱,就是想拼命往上爬。我刁庚虽然钱没捞着,可是却得到了更大的一个机会,万岁爷夸我了。
多少地方官,不是被万岁爷骂就是被万岁爷杀。有几个像我刁庚一样,颁旨褒奖的。
没有,我刁庚就是第一个。看我多嚣张,看我多猖狂。就连走路的时候,刁庚都是鼻孔看天,螃蟹一般的横着走了。
横着走的刁庚螃蟹一般横进了府衙:“老姚,姚大人,来来来,跟你们商榷个事。 ”
“大人,什么事?”姚宾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去,去永和县。”
姚宾一愣:“永和县,大人,咱去永和县作甚。”
刁庚喜气洋洋:“圣旨啊,万岁爷给咱们嘉奖的圣旨,你说咱不能忘本啊,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总督李大人,岂有咱们的这道褒奖圣旨。本官是这么想的,不如闲来无事,这山西的灾民也都安置的差不多了,咱们一道儿去永和县。顺便,看看李大人那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毕竟,这地方上的事该有本官来承担,让李大人去永和县,我这心里也着实过意不去不是。”
大概是刁庚过于膨胀了,他觉得吧,去永和县看看李待问也是应该的。毕竟自己才是地方官,总不能让自己的顶头上司下放到地方去吧。
不止是刁庚这么想,太原府的官员们也都觉得应该去,姚宾点点头;“甚是,大人此言甚是,不若,咱们即刻出发去永和县。”
和被招安了的伍六百一样,来到永和县,看到望山跑死马的蔓延荒山,刁庚就后悔了。
没有路,李待问带着此地百姓硬生生的开辟出来一条条山路。没有水,李待问带领百姓昼夜开工,挖井蓄水,只为保一方百姓旱涝保收。
兴水利,修山路,永和县灾区的百姓是没日没夜的干。而刁庚他们来到县衙的时候,压根就没有看到李待问的影子。
在太原府的官员们大眼瞪小眼,看着这个泥胚铸就的茅草屋,仅仅在屋门前用一块石板写着永和县衙四个字,不由得错愕不已。
这也叫县衙?山区草民的茅草屋还差不多。这样的衙门,到底打的是谁的脸。
身为知府的刁庚坐不住了:“看看、看看,诸位同僚们,你们都看看,这就是咱们的总督大人办公的地方,你让本官羞愧不羞愧,让在座的你们羞愧不羞愧!”
这大概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处简陋的县衙了。而这里,就是李待问办公的地方。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923076/11110914.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