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文物展览
经过两天的准备,沉船宝藏的第一次展览正式开始。
这两天林染在海湾村官方账号以及直播账号都进行了宣传。
甚至连京城博物馆都对海湾村这次展览进行了宣传。
五大名窑瓷器同时展览,更有六百件精美宋代文物一同展览,吸引了大批文物爱好者。
这次展览同样是免费,来海湾村游玩的游客也都对这批文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反正也不花钱,进入看看沉没在海水中数百年的宋代文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展览当天,林染招聘的安保人员和服务人员全部到岗。
他们将负责此次展览的安全和服务。
这也是他们入职的一个考核。
为了防止新人有纰漏,杜老还特意从京城博物馆调了一批人。
上午九点,展览正式开始。
早已等待多时的游客蜂拥而入。
要不是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刚开始展览就要出问题了。
林染也开通直播陪着大家一起参观。
“小林哥终于展览沉船内获得的宝藏了,好期待。”
“听说这次还有传说中的五大名窑,希望小林哥多给一些镜头。”
“六百件文物,要是卖的话得有几个亿吧。”
“我觉得不止,听说这次展览的都是精品,价格自然便宜不了。”
“既然都拿出来展览了,肯定是非卖品,大家还是好好欣赏吧。”
进入展厅之后林染开始给大家介绍。
“展厅前面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之前捕捞的鱼类的标本。”
“鲛人泪、蚌壳化石仍旧没变,红珊瑚树,曾经留下的海盗宝藏,北 京人头盖骨仿品等等。”
林染将展厅内的展品逐个给大家介绍。
穿过前面的展厅,再往里就是这次的沉船宝藏了。
为了防止被人破坏,每一件文物都摆放在坚实的玻璃柜内。
还有隔离带,防止大家触碰。
进入沉船专题展厅后,第一件就是国宝级的文物。
林染将镜头投向玻璃柜内一艘瓷船。
“这是南宋龙泉窑舟型砚滴,代表了南宋龙泉窑的巅峰技艺。”
只见瓷船娇小玲珑,长约十六厘米,高约九厘米,宽约六厘米。
整体呈墨绿色,一头有开孔,船靠后位置同样有小孔,内部可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直播间观众看到如此精致的瓷船,十分感兴趣。
“砚滴的传世品可不多,想这么精致的估计更加罕见了。”
“弱弱的问一句,砚滴是什么东西。”
“我不是研究砚滴的专家,但是楼上的既然问到了,我还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我仔细观察砚滴之后我发现,我其实也不太懂这是什么东西,正如我刚开始说的,我不是研究砚滴的专家。”
“尼玛,楼上的真是个人才。”
“听君一席话,白听一席话。”
林染看到直播间网友的打趣,不由得一笑。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用来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随后林染给大家详细介绍了砚滴的发展变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小林哥懂得就是多,各种知识随口就来。”
“我好像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位小姑娘在外面捡了一个瓷船砚滴,最后主动上交给了国家,好像和这个很像。”
“我也看到过,真是可惜了,当时好像是用来几十块钱就给收走了。”
“要是放在现在至少也得上千万吧。”
对于大家提到的新闻林染也有所耳闻,不过他没有接话。
博物馆专家劝说藏家上交文物的事情多了去了。
自从林染打捞上来这艘沉船就有不少博物馆打电话劝说林染上交。
省内有些专家甚至直接登门了,大有不捐就不走的架势。
对于捐献文物林染也不排斥,但是你直接上门道德绑架就让他有些不喜了。
就像这次他直接捐给了京城博物馆一万多件文物,其中还有五大名窑这种珍品。
等到沉船宝藏全部保养出来,或许他还会再捐赠一些。
这是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有人上门提醒。
参观完瓷船,林染继续带着大家往深处走。
瓷器,金银器,铜器,玉器,漆器,牙雕,竹雕等等。
各式各样的精美文物让直播间观众大开眼界。
现场参观的游客更是惊叹不已。
“天哪,好精美的牙雕,真是难以想象一颗牙竟然能雕出这么精致的纹饰。”
“瓷器在海里浸泡这么久还如此精美,宋代瓷器烧制技术当真是精湛。”
“黄金打造的凤冠,这得是王公贵族才能佩戴的吧。”
“铜镜的清晰度好高呀,甚至能看清我脸上的痘痘。”
展厅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杜老等人精心挑选的,每一件都极为珍贵。
很多对华夏文物不感兴趣的游客看着展厅内精致的文物都对华夏文物产生了好奇。
进入展厅最深处,便是最令人瞩目的五大名窑瓷器了。
林染这次挑出来的五大名窑瓷器虽然不是这次获得的五大名窑瓷器中最珍贵的。
但是品质也算是靠前的了。
最珍贵他要留在博物馆开业的时候展览。
五件瓷器整齐的摆放在展厅最深处,每一件瓷器前都有一位安保人员看护。
防止有人对瓷器造成损坏。
汝窑天青釉水仙盆,钧窑天蓝釉花盆,官窑青釉蒜头瓶,哥窑三足香炉,定窑白釉花口凤首壶。
经过保养,每一件瓷器都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这就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吗,看着确实更加精致一些。”
“不然为何他们称为五大名窑呢,这可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欣赏五大名窑的瓷器呢,心情很激动。”
要不是不能拍照恐怕所有人都会拿出手机拍上两张照片。
五件瓷器前都有杜老等人对瓷器的介绍,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华夏的瑰宝。
除此之外林染还让人准备了关于五大名窑的介绍,以及瓷器的烧制方法。
从这些资料中,大家能够清楚的了解,瓷器烧制的不易,以及古人的聪慧。
毕竟很多瓷器即使是凭借现在的技术也无法仿制。
可以说从展厅出来的游客,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些文物深深的吸引。
有一种想要穿越千年回到古代亲眼见证这些文物诞生的冲动。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4226300/15228474.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