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全文免费阅读 > 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

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


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

        南北榜方案出来之后,老朱为了促进北方振兴,他做出一个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神来之笔,那就是科举移民!

        凡有心功名的南方学子若是觉得皇帝侵犯自己的利益,可将户籍迁徙北方!

        开恩科之前迁徙者,以后可以适用北方户籍。

        这个决策,就是张异这种穿越者听着,都觉得老朱十分牛逼。大明的士林之中,老朱的这个政策更是引起极大的讨论。

        攻击老朱的大儒和学子不少,可是大家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从南北榜方案出来,因科举迁徙到北方的士子不少。

        这还是因为大都未定,当时人心惶惶的情况下迁徙的人口,等大明拿下大都之后,又有不少人决定迁徙北方。

        如今已经过了八月,马上就是九月。

        北方已经快要入冬,所以这股风潮暂时还没达到高峰期。

        皇帝估摸着,明年开春,迁徙北方的商人、读书人估计还有不少!

        皇帝将这种现象叫做科举北迁,北迁一事一直是他最为得意的政绩之一,但朱元璋其实也头疼一个问题。

        因为张异说的寒冷期,其实北方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是注定的。

        农耕社会的经济地位,往往是由最基础的农业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北方的农耕其实一直成问题。

        就说粮食产量来说,北方的主要作物是麦子,同样是主粮。

        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差距太大了。

        小麦的亩产撑死一石,大部分的田地连一石都没有。

        水稻的话,亩产正常情况下都是比小麦高的,同样是最好的土地,哪怕就是张异号称的如今还没将地力发挥出来的眼前,1.7石的亩产,产量就将近小麦的两倍。

        这就意味着北方和南方就算情况相同,粮食产量都是南方的一半,更不用说北方如今的生产环境,更是不如。

        大明目前的情况,是整个华夏许多州府别说给朝廷交税,它们连养活自己都难。

        地方难,朝廷也难。

        所以就算农民起义,还是时有发生。

        皇帝想过迁都北平之后,他也一直在算经济账。

        迁都最难的问题,还是粮食的安全。

        漕运必须开起来。

        海运也不能落下!

        可是就算加上这些,如果整个北方都需要南方输血,那也太难了。

        只是水稻北迁几个字,就让朱元璋如遭雷击。

        他赶紧追问:

        “我没听清楚,你说水稻北迁,北方也可以种水稻?”

        “是呀!”

        张异理所当然的样子,水稻至少在北方的一部分地方是可以种的,这个一部分,甚至包括了后世华夏粮仓之一的东北。

        只是在大明以前,严格来说在康熙推广北方水稻之前,

        大家认为北方不能种水稻这件事,是天经地义。

        水稻性喜湿热,这是常识,也是因为这个【常识】,加上人口流动不算频繁的原因,从没有人想过这件事。

        后来,万历年间,确实也有人提议将水稻种往北方,以缓解朝廷的压力。

        只是那时候,文官集团早就盘根错节,势力壮大,加上朝廷税收的不合理,从官员到百姓,都反对此事,关于北方种水稻的事情被搁置下来

        一直到了清朝,康熙这个喜欢农耕的皇帝出世,才将这件事落成!

        朱元璋一脸懵逼,所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不需要一些别的前置条件?

        他再三反复向张异确认,得到肯定答案之后,老朱的表情跟日了狗一般。

        如果说需要很多前置条件,他大概可以理解推广水稻之难。

        可仅仅是因为没人去说,没人去试,那他就觉得太冤了。

        只是这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将整个华夏北方的潜力发挥出来,这间接上也是能改变大明国运之事。

        凭空多出将近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这是何等恐怖的数据。

        如果加上张异说的各种种植的小方法和沤肥技术的改善,说不定还真能成事?

        沤肥之类的技术先不说,光是水稻能种过去这件事,就够皇帝兴奋得睡不着了。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黄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平买地,这件事,老子干了!”

        朱元璋手握拳头,激动不已。

        “要不是我张家的根基在南方,也我想去买一点……河北那地方被蒙古人当成牧场,都快杀空了……

        虽然如今有点穷山恶水,但华北平原绝对有潜力可挖,比不上江南,可也绝对不差……

        叔叔可以多买点!”

        大明朝的都城肯定是要迁徙过去的,最多就是朱棣登基的时候。

        老黄叔估计是享受不这些福利,可是黄家哥哥一定是能吃到好处的。

        “对了叔叔,你福建如果有路子的话,去福建找占城稻作为种植的主要品种,在杂交水稻出来之前,这玩意还是非常好的……”

        福建?占城稻?

        朱元璋默默记下,今年是洪武元年,福建是老朱去年年底才打下来的,相比起经营多年的江南,福建对于老朱来说,也是新的领地。

        也是因为攻打福建,大明算总还留着一些水军的底子。

        这也是老朱敢给沐英凑出船只的底气之一。

        只是福建新降,老朱对福建的了解并不算多。

        他更不知道有一种叫占城稻的东西让张异念念不忘。

        张异给老朱解释之后,老朱百般不是滋味。

        因为这东西并不是新物种,而是送两宋时期就传入华夏,却没有被推广开来。

        在张异口中,占城稻的流行,可算是华夏的一次农业革命。

        但这种好东西,如果没有张异提点,大概要百多年后才会被推广开来。

        朱元璋深深明白马皇后那句“以未来为鉴”的意义,一句话能让他省却百年努力,这就是张异存在的意义。

        占城稻,新技术和水稻北迁,就是张异敢说让天下粮食翻倍的全部内容。

        这些东西做起来不比去美洲,一点都不难。

        美洲之行,生死未卜。

        就算皇帝再有信心,也不敢说沐英他们能顺利回来。

        而占城稻之类的事,却是可以实实在在改变国运的好事。

        “也许我大明国祚,因伱一句话改变!”

        朱元璋建议:

        “我建议你给皇帝上书,此事乃是改变国运之大事,不应只有我们独享……”

        推广的意义,经过种痘法之后,无论是皇帝和张异都不能忽视。

        “回头我把《农政全书》之类的东西写出来,让我爹再送一次祥瑞吧!叔叔你可要赶紧,这几个月就是占城稻收割的日子了,你今年收不到稻种,明年播种就来不及了,我可是跟我手下佃户吹了牛逼,小道会不会丢人,就靠叔叔你了!”

        张异说的有趣,老朱也是乐哈哈。

        原来自己去不来找他,他也会找到自己。

        “行,保证不会让你在佃户面前丢人……”

        老朱此时的心情不错,张异这小子果然是他的福星。

        如果水稻北迁这件事被证明是靠谱的,他迁都的顾虑又少了许多。

        而且如果粮食能增长一倍,天下人口的恢复,也会快上一倍。

        最多只要十年,甚至七八年,朱元璋大概就能喘口气了。

        人口问题缓解,他就可以着手让人修建张异口中说的京杭大运河,加上玄武军出海,保证海运的安全。

        迁都这件事也是水到渠成。

        什么叫做顺风局,老朱感觉自从遇上这个臭小子,他除了受点气,几乎都在顺风顺水。

        要是张异多给他来点惊喜,他也不介意被张异多黑几次。

        “一切向好呀!”

        皇帝回望无垠的田野,心里发出感慨。

        张异无声点头,他虽然不算喜欢这个时代,但也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这好的变化,有一份他的努力。

        这种背后默默改变世界的感觉真好!

        “对了,刚才我听你说杂交水稻,是什么意思?难道这种水稻比占城稻更好?”

        “倒不一定更好,但杂交水稻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

        张异想了一下说:

        “叔叔见过骡子吗?”

        他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譬喻。

        骡子?

        若不是老朱见多识广,一时间恐怕还真不知道这种物种。

        骡子春秋时期就有,华夏千年历史,这物种并不常见。

        只是史书上,却有详细的关于骡子的记载,这是一种马和驴子杂交出来的产物。

        而且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物种。

        “知道,驴马交配所产生的物种!”

        老朱如今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个新名词,张异点头,这黄叔叔还算是见多识广。

        骡子是马和驴的杂种,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但民间都会称呼为骡子。

        和后世泛滥不同,骡子在明朝之前都算是稀罕物,或者说有钱人家的玩物。

        一直到大明之后,民间才发现骡子作为牲口的价值,才开始大量繁殖

        所以黄和一个南方商人,能认识骡子就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

        “骡子比起马如何?”

        “不如!”

        “那比起驴呢?”

        “有过之!”

        “等等!”

        朱元璋本来不知杂交水稻是什么意思,可张异好好说起骡子,他似乎反应过来。

        “所谓的杂交水稻,跟驴马杂交一样,也是……?”

        “没错!”

        张异很佩服老朱的反应,他笑着揭开答案:

        “先说骡子,叔叔说骡子不如马,是因为它无法完成军马的战争价值,比驴好,是因为他的体型气力比驴子大1

        马是牲畜,但同时可以作为军马,这是马最大的价值所在!

        可其实我要纠正叔叔一个观念,其实作为牲畜,骡子的有点比马强,它的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当军马自然是不行的,当牲畜它可比马厉害多了!

        其实杂交水稻同理,你若说一定比原生水稻强,其实也谈不上!强这个东西有很多概念,是好吃?还是产量高,是抗病?还是耐寒?

        杂交水稻的好处就跟骡子一样,它牺牲了某些原种的特点,去换取另外一种特性的提升,所以这很难说得上谁好谁坏!

        举个例子,如果我将一种稻穗大的品种跟一种耐寒的品种结合,诞生下来的品种稻穗虽然小一点,但可以种到更远的北方,这对于北方来说,就是好品种!

        因为原来稻穗大的品种在北方也种不了!

        再譬如,我用两种早熟的稻种杂交出一种成熟更快的稻种,这对于北方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北方苦寒,你怎么快也只能种一季稻,可如果放到两广,琼州,却可以一年收两季……”

        张异说得轻描淡写,但他所言的内容在老朱他们听来跟神仙差不多。

        要不是知道这小子能窥见未来,老朱说不定要将他奉为真仙了。

        张异说完,再看父子俩,才意识到杂交水稻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

        毕竟第一个发现杂交水稻的人,还要追溯到三百年后的康熙。

        康熙发现了杂交水稻,但也不是自己育种,而是以养蛊的形式养出来的。

        真正的杂交水稻,还是现代之后才逐渐开始的。

        “这东西很难吗?”

        张异闻言摇头,杂交水稻的入门门槛说难很难,若不是难,袁爷爷的地位也不会如此高了。

        但说容易,它也相对比较容易入手,只是培养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具体怎么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和实验。

        张异能培养出什么纯属运气问题,就算培养出来了,杂交水稻不能留种也是个问题。

        除非大明能出现专门的制种机构,以国家为力量去推广某个品种。

        若不然,还不如康熙那种御稻呢。

        “花有雌雄……”

        张异给皇帝父子科普了一番关于杂交的知识,当听说花有雌雄等类似理论,父子二人风中凌乱。

        “杂交水稻从性价比来说,还是不如占城稻的,不过这并不是杂交水稻不行,而是大明不行!

        有些东西注定是属于高级生产力才能支持的东西,就像未来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咱们华夏有国,养活了十四亿人!”

        这个数字听得老朱肉皮发麻,十四亿人是什么概念?

        “我大明如今多少人?”

        朱元璋回头问朱标,朱标动了动嘴巴,却答不上来!

        “三四千到五六千万左右……”

        关于明初有多少人,估计老朱自己都不知道。

        史料有记载的,大概也是洪武十四年那次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人口大概有一千多万户,大概五千万到八九千万左右。

        张异估摸着,给洪武初年打个对折差不多!

        “如果你说的美洲神物入华夏,能承载多少人口?

        如果没有,华夏大概能承载多少人口?”

        朱元璋又问了一句,张异想起乾隆年间,说道:

        “如果以五到十人为一户,取均值八人,华夏能承载的人口户数大概在一千八百万上下,如果有神物,大约可以翻倍,如果加上别的因素,五六千万户也差不多是极限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张异给出来的数据摆在面前,朱元璋彻底沉默了。

        他对沐英他们美洲一行很是期待,而张异的数据也对得起老朱的期待。

        如果“天下”能承载的人口增加,理论上也延续了一个封建王朝灭亡的时间,等于变相延续了国运。

        五千万户这个数目,对得起老朱的期待。

        可是张异描绘中那个能养活十四亿人的王朝,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生产力呀……”

        皇帝对于张异口中的生产力,产生了无限的渴望。

        不用出海,只靠生产力的变化,就能将大明变成真正的天朝上国?

        这才是真正的强国!

        “我看得差不多了,叔叔,咱们回去……”

        从佃户们口得到的数据,张异已经大致明白自己应该要做什么?

        他见老朱失魂落魄,拉了一下他的衣袖。

        回过神来的老朱,点点头,跟着张异往马车方向走。

        张异一身泥泞,跟朱元璋告了个罪,自顾跑一边洗身子去了。

        留下朱标父子的时候,朱元璋道:

        “让人在宫里开一片田,找人潜伏在张异身边!他做过的事,咱们跟着再做一遍!

        朕要看看,这粮食的产量,是不是真能涨一倍?”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4261617/11783854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