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
第122章 算学里的国运,灭国之策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形而上学,先贤在主观的情况下,对世界的本源所进行的猜测的学说!另外一种,是通过自然中的现象,去研究事物规律的学说!
如果用我们道士的修行方式来做譬喻,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前者,我们的炼丹术就是后者……
前者为道,后者为术!
咱们把这套逻辑套进儒教之中,孔圣人留下的四书五经,就是他对这个世界,对治国之法理解的道
历代皇帝尊崇孔圣人,所以践行他的道,这我也不能说没有毛病,
可是叔叔您有没有发现,这选拔人才的方式中缺了点什么?”
“术!”
张异想引导朱元璋和朱标理解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个。
等朱家父子回答,他点点头:
“没错,咱们大明的上层,或者说华夏自古以来的上层,一直强调道的作用,却轻视小术,却不知道与术,就如同知与行,有人说先知后行,没毛病,
有人说知行合一,也没毛病!
真正有毛病的事情是只知不行,从有科举以来,大部分的时间对于人才的选拔,都是有道无术……”
“给您一本孙子兵法,您能领兵吗?”
朱元璋摇摇头。
张异又道:
“那有没有一些书,能让黄大哥明天就成为您这样的商人?”
朱元璋更是摇头。
“所以就是了,因为这些东西,四书五经里没有,道德经里也没有,孙子兵法里也没有,这些书是高屋建瓴,尝试解释某种领域本质的书,可能学以致用的人何其少?
一本孙子兵法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还不如详细讲解练兵,怎么布阵、怎么行军这类细枝末节的书籍更让人受用!
科举也是如此,
科举不可能选出来的都是天才,更多人高中了,去地方上任职,也是从头学起!
学得好的,自然可以成为一方能吏,学得不好的,就成为朝廷的蛀虫!
这些成本,都需要朝廷承担!
可如果朝廷在科举考试之前,就把【术】的内容作为考核的必要标准,
那是不是可以让有些只会读死书的人,被科举筛选出去,留来的人虽然不敢说完全都是可用之才,但至少为朝廷减少了无形的成本!”
“可为什么是算学?”
朱元璋被张异勾起一丝兴趣,急忙追问。
“因为算学是【术】之源,我们不可能让考生们什么都懂,但却可以用算学去赛选掉那些学习能力不行的人,
道理可以靠死记硬背,但算学不会骗人,它不会是真的不会……
想要学好算学,逻辑能力非常重要,一般读死书的人,很难在算学这一关过去!
且将算学加入科举有个好处,就是他属于小道,不会涉及道争。
那些士大夫们可能会为了先知后行还是知行合一打成一团,许先生也可以因为政见不同而对皇帝死谏,但大概率不会在算学的事情上纠缠……
以为算学是术,不是道,
就没有所谓的道争,可它对选拔人才来说,我觉得比四书五经本身更为合算!”
“算学,有那么重要?”
这个领域确实不是朱家父子擅长的领域,所以张异的提议接受起来有些难。
张异摇摇头,黄家父子是商人,已经算得上是生活中最接近数学的人了。
可是他们对将科举纳入算学这种举动,都表示怀疑,可想而知数学在古代的没落。
其实说没落也算不上,华夏对算学的研究也不少,远的不说,就是宋元两朝,古人同样有类似增乘开方、开四次方解法、开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提出弓形弧长近似公式、负系数方程。以及朱世杰讨论的高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数求和还有高次内插法等等成果。
但这些成果也许放在后世是不错的成绩,但在社会的主流上,它们并不太受重视,算学,也只是一些天才手中的玩具。
“咱们举个例子,用算学给大明算算国运……”
国运二字,让朱家父子一个激灵。
张异这小子平时藏着掖着,少有涉及太多国运的话题,今天他居然主动开口。
而却算学测国运,这种方法闻所未闻,朱家父子早就忘了一开始来的目的,被张异的话题带进去。
“先不算公主,当今陛下目前有七个儿子……除去太子朱标,剩下的六个孩子就是未来的王爷,以皇帝疼儿子的性子,皇子们封王之后,每个人咱们也不给多,一个人给两万石俸禄不过分吧?”
朱元璋点头,事实上他心中的想法,他要给孩子们的数绝不止两万石粮食。
张异说道:
“也就是说,陛下以后不生孩子,就这六个亲王,一年就要耗费十二万石粮食,这不算多……
然后咱们再往下看,亲王们是要生孩子的,咱们假设每个亲王生五个孩子,那么朱家第三代,就是三十个后代。
郡王,待遇肯定比亲王少一点,咱们就算五千石,三十个郡王一年需要耗费朝廷税收十五万石粮食!”
朱元璋和朱标眉头微邹,张异算到这里,其实还不算夸张,皇家宗室一年去二十七万石粮食,对财政来说并不是太大的压力。
可是张异继续算下去,朱元璋越发坐立难安。
“假设郡王再生郡王,每个人也生五个孩子,那咱们大明朝第四代宗室,就有一百五十人了,如果每个人能拿三千石的岁入,加起来就是四十五万石的支出……”
“第五代,宗室七百五十人,咱们按两千石算,大概需要支出一百五十万石……”
“第六代,宗室三千七百五十人,这我已经不知道怎么算了,不过可以想的是,第七代宗室,已经高达一万八千七百五十人……”
“别算了!”
朱元璋已经被张异列举的一大窜素质搞得晕头转向,虽然他一时间也不明白张异的算法,可是听到这个数字,他本难能感觉按照张异的说法,接下去要出大事!
虽然张异说的东西,不一定符合现实。
比如每个宗室不可能生下五个孩子,有些孩子也不太可能都长大……
但这背后的道理,却让皇帝冷汗涔涔,因为张异只是以他六个孩子作为基数去做这算学题,而他朱元璋一生,不可能只有六个孩子!
如果孩子的数目翻一倍,他老朱都不敢想朝廷哪来那么多钱去支出宗室的费用。
要知道,以大明如今的税收来看,朝廷一年岁入肯定不会超过两千万石。
这两千万两,要应付军费开始,官员俸禄、官府的运转、还有赈灾等各种开支,留下来的根本就没多少……
老朱的脸色有点黑,所以他就算打了天下,其实想要让朱家人过上他想象中的好日子,其实就是痴人说梦。
他纯朴的,只属于一个老农民的梦想破裂了,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给孩子们封王,张异就无情地打碎了他的幻想。
“看来黄叔叔也明白了算学的力量……”
张异停下继续计算的手,微笑地看着老朱,老朱失魂落魄,朱标也好不到哪去。
他们以前哄着张异想要多知道一些事关大明的事,可是张异真给他们揭露,他们却发现自己接受不来了。
而且张异揭露的方法,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预言,天书。
而只是做了一道简单的算学题!
但很残酷的是,用算学给大明算国运,比什么虚无缥缈的天书更让人扎心。
“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按照你假设的方式封宗室,就会成为拖垮大明的基石?”
“这个不是如果……”
张异嘿嘿笑,老朱和朱标面面相觑。
不是如果,张异几乎等于在说这就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朱标盯着朱元璋,只看朱元璋远比别人更加激烈的反应,就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算学永远不会骗人,这就是它是万【术】之源的原因,一个官员代天子管理一方土地,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需要计算的问题,更不要说户部这种掌管天下钱粮的地方,主官的算学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工作效率……
还有帝王本身,如果他有一定的算学基础,下边人做的账目,也不容易瞒骗过他。
可是我华夏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早就缺失了这重要的一块。
诚然,许多人高中之后,为一方父母官可以重新学习算学,勉强也能胜任类似户部,工部之类部门的工作。
可历朝历代,能高中进士,举人者,十几岁稀有,二十岁常见,反而是三十岁以上的进士是主流……
这些人如果结婚早,可能没过几年都当爷爷了,能指望他们重新学习算学上有什么进步?
这东西本来就应该是从孩童抓起的,
所以我说呀,如果让我主张科举如何改革,我一定将算学加进去!”
朱元璋低下头,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张异没有那道测算国运的数学题,他对算学的认可肯定不会那么高。
道与术,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向来是抬高道,轻视术……
可是术法用得好,能做到的事情,甚至可以媲美仙神。
“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伱的耳朵会欺骗你,甚至你的亲人,你的妻子会欺骗你,唯独算学不会,因为你不会就是不会……
这就是术与道的不同,道是圣贤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尝试用他们的领悟去解释世界的本质!于是孔圣人有了论语,佛陀于菩提树下证道,传下佛经,老子西出函关,留下道的五千言……
就算是后世,我家祖师以道德经悟道,传下五斗米教、达摩祖师立了禅宗、而程朱为挽救儒家的颓势,理学横空出世!
所谓道,是先贤们尝试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们解释世界的道,是不是一定就是真理?”
张异试探性地抛出一个问题,朱元璋和朱标死死盯着他。
这小子说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想质疑那些先贤的道理?
这可是叛经离道!
“那术是什么?”
朱元璋问。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4261618/11783868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