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宋皇太子日常 > 第53章 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发生了蝗灾,……

第53章 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发生了蝗灾,……


苏轼和苏辙写的有关红烧□□章在阳书局的《大宋美食》发表后,  在汴京城掀起了小的轰动。

        他们两人写的了,看的人都馋了。人按照文章的做法,买猪肉回来做红烧肉。

        猪肉是所有肉类最便宜的,  基本上都是平民老百姓在吃,  权贵们嫌弃猪肉脏,  嫌弃猪肉吃,  平时会吃猪肉。

        权贵们虽然被苏轼他们写的红烧肉馋了,但是他们相信猪肉能有这么吃。

        红烧肉是那么做,多人买猪肉回做,并没有做成功。过,即使没有做成功,  也要比平日里他们吃的猪肉吃。

        虽然多人没有成功把红烧肉做出来,但是樊楼的厨子却成功地做出红烧肉。

        过樊楼吃过红烧肉的人都被红烧肉的味道深深俘获了。这时,  他们才知道那两篇写红烧肉的文章并没有夸大其词。

        猪肉贵,  樊楼卖的红烧肉,  绝大数人都能吃的起。

        一时间,  红烧肉成汴京城里最受欢迎的一道美食。

        只要吃过红烧肉的人,都赞绝口。

        樊楼成功地做出红烧肉,生意又比之前了。

        权贵们原本对红烧肉屑一顾,  但是架住红烧肉流行,抱着试试的态度尝了尝,  然后一发可收拾。

        红烧肉大火,导致整个汴京城的猪肉变得供应求,这就让猪肉的价格上涨了多。

        这对于养猪的人来说是一件大喜事。老百姓和商贩看了猪肉的商机,  准备开始养猪。

        权贵们在汴京城买猪肉,就派人附近的州府买猪肉,这让附近的州府的养猪老百姓受了恩惠。

        赵旸见猪肉价格上涨后,  就一直让皇城司的人盯着民间的猪肉价格。当猪肉的价格超过羊肉的时候,就让朝廷出面平抑价格。

        朝廷用强硬的手段平抑价格后,商人们敢再哄抬猪肉的价格。猪肉的价格回了正常的水平,但是肯定要比以前要贵一些。

        才短短几天,被人各种嫌弃,又上了权贵家桌子上的猪肉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人称赞的美食,也上了达官贵人家的餐桌。

        红烧肉的出现,又给老百姓增加了一项收入,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事。此,老百姓感谢写了红烧□□章的苏轼和苏辙两人。

        如果是苏轼和苏辙写了有关红烧肉的文章,红烧肉也会风靡整个汴京城,也会让猪肉变成美食,更会让猪肉的价格上涨。

        苏轼和苏辙可敢接受这个感谢。他们俩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强调红烧肉是他们一个朋友做出来的。他们吃了朋友家做的红烧肉后,觉得应该让全天下的人知道红烧肉这道美食,也应该让全天下人吃这道美食。

        他们征询了朋友的同意,才写了红烧肉这篇文章。他们敢居功,也敢接受大家的谢意。至于他们的朋友,方便告诉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要感谢,就谢谢他们的朋友,要谢谢他们。

        “殿下,红烧肉是你弄出来的,你什么告诉大家?”曹许觉得这正是子殿下在民间立声的机会。“如果老百姓知道是你把红烧肉弄出来的,一定会更加信服你。”

        “这样岂是让阿轼他们知道了我的身份?”

        “殿下,你的身份,他们早晚会知道的。”曹许觉得想让苏轼他们知道子身份,而告诉老百姓是子弄出来的红烧肉,这未免亏了。“你可能隐瞒他们一辈子啊。”

        赵旸知道曹许的意思,也清楚曹许是了他,但是他觉得没必要。

        “我现在还小,要声做什么。”

        “殿下,你之前还跟我说声重要,怎么你现在反而要声了?”这次红烧肉的事情,弄出来的可是一般声,而是造福百姓的大声啊。毫夸张地说,这可是大功劳一件啊。

        “声是重要,但是也是那么重要。”赵旸意味明地说道。

        “殿下,什么意思?”

        “在你看来红烧肉这件事情是个大功劳,但是对我来说并是。”赵旸放下手笔,双手交叉地托着下巴,“再者,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公开红烧肉的做法,是阿轼他们写了红烧肉的文章,才会让红烧肉流行起来。这是他们的功劳。”

        “可是,红烧肉是你弄出来的啊。”

        “是我弄出来的,但是是我让红烧肉流行起来。”赵旸见曹许还想再说什么,伸手打断他的话,“了,我知道你是我,但是红烧肉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小事。”

        “殿下,这还是小事啊,那什么是大事啊?”

        “比如说犁具。”赵旸右手撑着脸,笑『吟』『吟』地说道,“等皇城司把我要的犁具做出来,届时才能真正的造福百姓。”

        “殿下,你时候会又告诉大家吧。”

        “这倒会,犁具弄出来后,我一定会让全天下人的人知道是我制造出来的。”比起红烧肉,犁具更加有说服力,“再说,就算我说,以爹爹的『性』子,也会让全天下的人知道是我弄出来的。”

        “这倒是哦。”曹许顿时放心了。说完,他见赵旸在纸上画了水车,但是和她平时见的水车一样,奇地问道,“殿下,你这画的是什么?”

        “水车啊。”赵旸指了指纸上的水车,“看出来?”

        “和我们平日里看的水车一样。”

        “是一样,我做了下改进。”赵旸画的水车是后世的,而是明清时期的水车。“我弄的这个水车可以用牛拉、或者驴拉。”

        “啊?”曹许一脸吃惊,“水车还能牛拉、驴拉?”

        “犁地的时候,可以用牛拉犁,什么水车行?”赵旸重拿起『毛』笔,准备详细地把水车的结构画出来,“用牛拉水车,或者驴拉水车,届时会事半功倍。”

        “殿下,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曹许现在越来越佩服赵旸。每次赵旸想出来的东西,都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赵旸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做梦想出来的。”

        曹许信了,一脸佩服地说道:“做梦能想出来这么多奇思妙想的东西,殿下愧是你。”爹爹和祖父他们都说子殿下是天才,说的一点都没错。“殿下,你真的是个天才。”也只有天才才能做梦梦这么多东西。

        “我是。”他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世,知道的东西比别人多一些罢了。

        曹许知道子殿下喜欢别人说他是天才,就敢再说了。

        赵旸画水车结构图画了一半,突然想一件事情,自言自语地说道:“也知道大宋有没有水库?”明日问问爹爹,民间有没有挖水库蓄水。

        “殿下,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赵旸抬眸看了一眼曹许,“阿许,你该温习功课了。”

        呃……曹许的脸『色』僵了下,随后乖乖地说道:“是,殿下。”

        亥时前,赵旸把水车的结构图画了,连夜让元松送张茂实的手里。

        赵旸的水车结构图画的非常详细,张茂实一眼就能看明白。看完后,他心十震惊。

        元松见张茂实一副被惊吓的表情,心下顿时有些安,忙问道:“张先生,您怎么了,是是有什么对的地方?”

        张茂实悄悄地吸了一口,平复了下自的心情,对元松微微笑道:“我没事,帮我转告子殿下,我一定会办此事。”

        “那就有劳张先生了,小人告退。”

        等元松离开后,张茂实让梁寅守在福宁宫的门口,他回一趟皇城司。

        皇城司的工匠看张茂实拿回来的水车构造图,先是惊得目瞪口呆,随后一脸麻木地问道:“又是子殿下画的吗?”

        张茂实轻点了下头:“是。”

        皇城司的工匠心想果然如此。每次张先生拿回来的图纸,一个比一个惊人。

        “张先生,您说子殿下是怎么想出来这些东西的?”每次子殿下画出来的东西都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但是按照子殿下画的图纸制作出来却又非常的惊人。

        张茂实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随后笑道:“子殿下是天才。”

        工匠赞成地点了点头:“子殿下的确是天才。”他们已经被子殿下的天才想法震惊地麻木了。管子殿下以后想出什么多么令人可思议的东西,他们都会再吃惊了。

        “子殿下要的犁具做了吗?”张茂实问道。

        “我们正在实验,目前效果还错,过两日就能拿给子殿下。”

        “子殿下说了你们要是把犁具做出来,他会重赏。”张茂实言道,“你们可要让子殿下失望。”

        “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会让子殿下失望。”

        张茂实又叮嘱了几句,这才回福宁宫。

        梁寅见张茂实抬头一直盯着夜空的月亮看,奇地问道:“先生,您在看什么?”

        张茂实收回目光,轻笑道:“梁寅,我们大宋有一个子。”

        梁寅听这话,微微愣了愣。虽然他明白张先生什么突然这么说,但是张先生说的对。

        “是啊,我们大宋有一个子。”

        张茂实还有句话没说,子殿下还是大宋的福星。

        次日,晏殊下了朝,就东宫教导赵旸读书。

        他东宫的时候,赵旸正在给东宫的菜地除草。

        随着天越来越暖和,东宫菜地里的菜也越长越,自然草也越长越多。

        “见过子殿下。”

        “晏先生,请起。”赵旸对晏殊笑了笑,“晏先生,你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就弄了。”

        东宫和坤宁宫的院子里都有种菜,而且长得都。这段时日,赵旸他们吃的蔬菜都是他们自种的。

        “子殿下,臣帮你吧。”

        “用了,马上就。”赵旸和曹许加快了手的动作,没一会儿就把菜地里的草拔完了。

        “子殿下,您种的菜种的真。”子殿下种的菜比他种的,晏殊有些惭愧了。

        赵旸得意地笑了两声:“嘿嘿嘿,说明我有种菜天赋。”

        见子殿下非常得意又骄傲地说他有种菜天赋,晏殊心又是欣慰又是兴。

        “跟殿下您相比,臣就差远了。”

        “先生,你种菜种的啊。”

        “没有您种的。”晏殊说着,脸上『露』出一抹羞愧的神『色』,“臣还种死了菜。”

        “先生,那肯定是你把水浇多了,有的菜苗能多浇水。”接下来,赵旸头头是道地跟晏殊说起种菜的门道,什么菜适合多浇水,什么菜适合多浇水。

        晏殊听的非常认真,同时心十吃惊,他没想子殿下对种菜这么擅长。

        “多谢子殿下的教导,臣受教了。”

        “先生,你可别小看种菜,种菜也有多问的。”赵旸笑着说,“跟种地一样。”说种地,赵旸想过几日就是春耕,宋仁宗要带着大臣们『插』秧。“先生,你的腰,过几日你还是要跟爹爹『插』秧了。”

        “殿下,春耕『插』秧是大事,臣能。”晏殊的神情非常严肃,“再者,臣的腰没事。”

        “没事才怪,等『插』了三天的秧,你的腰就直起来了。”赵旸也知道晏殊会听他的劝说,毕竟晏殊是宰相,是百官之首,他要是『插』秧就说过了。

        “殿下,臣的身子还是挺健朗的。”晏殊说完,对赵旸感激道,“多谢殿下的关心。”

        赵旸没有再说这事,请晏殊了书房。他们继续上《孟子》。

        午时,上午的课程结束。

        赵旸带着曹许了坤宁宫。

        “嬢嬢,我想跟你们一起『插』秧。”

        “行,你小了。”曹皇后再次无情地拒绝道,“虽说现在天暖和了,但是稻田里的水还是冰的,你下田『插』秧会冻病的。”

        “嬢嬢,我没有那么娇弱。”

        “你比你想象娇弱。”曹皇后对赵旸温柔地笑了笑,“等你长大了,你每年都能下田『插』秧,急在这一时。”

        苗昭容也安抚赵旸道:“子殿下,你还小,长时间待在冰冷的稻田里会冻病的。你要是病了,我们都会担心的,所以你还是要了。”

        福康公主在一旁用力地点头,跟着苗昭容她们一起劝说赵旸:“旸旸,你忘了你以前生病的样子了么。”

        赵旸见曹皇后坚持答应他下田『插』秧,也只能算了。

        “行吧,我以后多的是机会下田『插』秧。”

        “等过几年,你长大了些,时候就要由你带大臣们下田『插』秧。”曹皇后笑道,“那个时候你想都成。”

        “嬢嬢,我下田『插』秧,可以跟你们看看吧?”

        “今年的春耕一样哦。”曹皇后戏谑地望着儿子,“今年的春耕,的子也会哦,你确定你要跟着我们?”

        赵旸一脸惊讶:“的子也要?”

        “是啊,的周教授提出的,官家应允了。”周教授,其实就是的校长。“你之前是提出让的子了解民生么,是让的子种地么,所以周教授就跟官家提出让的子一起春耕『插』秧,让老百姓们看看子们对农事也非常关心。”

        “这个周教授倒是挺会来事的。”赵旸倒是没有想让子们跟着大臣们一起春耕『插』秧,“过,他这个提议提的非常。”

        “官家也觉得,所以才会应允。”

        “所有的子都吗?”

        “对,都。”

        “既然这样,每年都让的子参加春耕『插』秧。”

        “你还跟着吗?”曹皇后笑『吟』『吟』地望着儿子。

        “阿轼他们在,那我就了。”赵旸想跟着看看,但是他现在想让苏轼他们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再说,我了又能下田,了也没用。”

        “还是想让你们的朋友知道你的身份?”曹皇后笑地说道,“你的身份,他们早晚会知道的。”

        “现在还想让他们知道。”赵旸怕苏轼他们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会对他疏远起来。他喜欢他们现在这样的朋友关系,所以暂时想破坏这段关系。“等时机成熟了,我会亲自告诉他们。”

        见儿子这么珍惜他和苏轼他们之间的关系,曹皇后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用膳吧。”

        “小娘娘,我要吃的羊蝎子,你做出来了吗?”

        “做出来了,味道错。”

        “了。”赵旸欢呼了起来。

        苗昭容在厨艺上是真的非常有天赋,赵旸跟她说的菜,她基本上都能做出来。

        “子殿下,怎么样,吃吗?”苗昭容一脸紧张地问道。

        赵旸对苗昭容竖起大拇指,“吃,非常吃。”

        曹附和地点了点头:“吃了。”子殿下仅在制造兵器上是天才,在弄吃的方面也是天才。

        “小娘娘,你在做菜方面就是天才。”

        苗昭容被夸的非常兴:“殿下,你喜欢吃就。”

        每次做出赵旸想吃的菜,苗昭容都非常开心,并且非常有成就感。

        用完午膳,赵旸陪曹皇后她们聊了一会儿,就了福宁宫,给宋仁宗请安。

        宋仁宗正在和晏殊他们商议春耕『插』秧的事情。要带满朝的大臣和的子春耕『插』秧,可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事先安排一切。然,要是出了什么岔子,给大臣们一万个脑袋也够砍。

        得知宋仁宗他们在商议事情,赵旸就先回东宫了。他现在每天下午有课,跟欧阳修习《诗经》。

        在下午上课之前,他得睡一个时辰的觉,然下午上课会困。

        未时刻,欧阳修准时来东宫。

        欧阳修喜欢用说故事的方式讲解《诗经》,这样能让赵旸听得懂,同时又能让赵旸喜欢上《诗经》。

        每天下午,欧阳修会教导赵旸一个时辰的《诗经》。

        欧阳修刚回汴京没多久,再加上他又升了职,每天的政事,只能教赵旸一个时辰。

        “子殿下,您有什么懂的地方吗?”

        赵旸摇摇头说:“没有,先生你讲解的懂。”

        欧阳修倒是希望子殿下没听懂,这样他就能跟子殿下多说一会儿。

        “先生,我知道你忙,你赶快回御书院忙政事吧。”明年的秋闱,欧阳修负责主持,是主考官。虽然离明年的秋闱还有一年的时间,但是欧阳修他们等人要从现在起就忙着秋闱做准备。

        “殿下,臣告退。”欧阳修的确忙。这段时日,他要和其他考官负责出明年秋闱的考题。

        “先生,注意休息啊。”

        听子殿下关心的话语,欧阳修心头一暖:“谢殿下的关心,臣一定会注意休息的。”

        “对了对了。”赵旸想另外一件事情,“先生,我想要最近十年的秋闱的考卷。”

        “殿下,您要过的秋闱的考卷做什么?”

        “送给我朋友,他们过几年就要参加秋闱。”赵旸觉得苏轼和苏辙会在久,过了几年,他们应该会参加秋闱考试。“我的两个朋友有才华,时候介绍给你认识。”他记得历史上,欧阳修对苏轼和苏辙是看重。

        “啊。”欧阳修喜欢有才华的年轻人,“殿下,过几日,臣把过的秋闱的考卷找给您。”

        “谢谢先生。”

        “殿下言重了,臣先告退。”

        赵旸对欧阳修挥了挥手:“先生慢走。”

        等欧阳修离开,赵旸忘记把点心给他了,赶紧让元松送了过。

        在欧阳修没有走远,元松快就追了上。

        “傅,这是殿下送给您的点心。”欧阳修现在的官职,除了是翰林士,还有就是子傅。

        欧阳修接过食盒,对元松说道:“帮我谢谢子殿下。”

        “是,傅慢走。”

        虽然赵旸现在再叫欧阳修“修修”,但是和欧阳修的关系并没有此变得疏离。他还是跟三年前一样对待欧阳修。

        跟欧阳修上完《诗经》后,赵旸就教阅房练习『射』箭。

        宫的禁卫军使用了赵旸的训练方式后,仅力增加了,武艺也进步了多。

        赵旸对现在的禁卫军还算满意,在他们身上看了他想要的“军魂”。

        在教阅房练习完『射』箭后,赵旸就福宁宫见宋仁宗,顺便蹭他爹爹一顿晚膳。

        用晚膳的时候,宋仁宗详细地跟赵旸说了说春耕『插』秧的事情,毕竟以后要由赵旸主持。

        赵旸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在心里感慨,没想春耕『插』秧这么麻烦,还要讲究规矩。下田『插』个秧苗,还要选择黄道吉日。在下田『插』秧之前,宋仁宗还要祭拜天地,祈求上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保佑今年粮食丰收。

        两日后是个吉日,宋仁宗要带着赵旸,和大臣们祭拜天地祈福。

        虽然赵旸参加今年的春耕,但是他身皇子,有义务替百姓祈福。

        对于祭拜天地或者列祖列宗祈福一事,赵旸已经习以常了,并且做的非常熟练。

        两日后,天还没有亮,赵旸就被叫起床,然后换上皇子的朝服福宁宫。

        在福宁宫里,赵旸和宋仁宗一起用了早膳,随后父子俩前祭拜天地。

        虽然赵旸相信鬼神一说,但是在祭拜天地的时候,他还是虔诚地求上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祭拜完天地,宋仁宗就带着曹皇后,还有大臣们前往汴京城外的稻田里『插』秧。

        的子们在先生们的带领下,早早地守候在宫门口。

        等宋仁宗他们出来了,的子们就跟在大臣们的身后。

        赵旸站在宫门口的城墙上,看着宋仁宗他们浩浩『荡』『荡』一群人出发。

        “殿下,要我们偷偷跟着?”曹许奇,想跟着一起看看。

        “算了,被发现了。”赵旸看着宋仁宗他们以龟速的速度走,心想等午,他们才能走田间。“这三天,爹爹他们都宿在城外的别院回宫,我得留在宫里看家。”

        要下田『插』三天的秧,宋仁宗觉得来回回宫耽误时间,又折腾,索『性』就住在城外的皇家别院里。

        皇家别院虽然没有皇宫大,但是也小,能装地下满朝的大臣和的子们。

        宋仁宗一开始放心把赵旸留在宫里,但是赵旸愿意跟他们皇家别院,也只能任由他留在宫里。在苗昭容还在宫里,会照顾赵旸。

        “殿下,今天没人教我们读书,我们出宫吗?”

        “出,现在就出宫。”

        “殿下,你刚刚是说要留在宫里看家吗?”曹许揶揄道,“怎么现在又要出宫呢?”

        “我说的看家是晚上回来看家。”赵旸斜了一眼曹许,“你要是想出宫,那你就留在宫里。”

        曹许急了:“殿下,我要跟你一起出宫。”说完,对赵旸狗腿地笑了笑,“殿下,我们出宫哪里啊,回曹家吗?”

        “曹家现在也没人啊。”曹家人也跟着一起了汴京城外,毕竟他们有守护皇家人的职责。“我们曹家做什么。”

        “也是哦,爹爹和祖父他们也跟着了城外。”曹许这才想起来他爹爹他们要护送官家他们,所以都在家里。“那我们哪里啊?”

        赵旸眼珠子转了转,一脸深意地笑道:“群芳阁。”

        曹许听这话,吓得脚绊了下,整个人惯『性』地向前跌倒,幸赵旸及时拉住了他,让他用和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走路。”

        曹许站稳身子后,一脸惊恐地望着赵旸:“殿下,你刚刚说哪儿?”

        “群芳阁啊。”赵旸的语非常云淡风轻,像他要的是樊楼,而是女支院。

        曹许还是敢相信他耳朵里听的话,“殿下,你要哪里?”

        赵旸伸手揪住曹许的耳朵,是嫌弃地说道:“你小小年纪,怎么耳朵使了啊。”

        被子殿下揪疼了耳朵,曹许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抓住赵旸的手,满脸惊愕地问道:“殿下,你知道群芳阁是什么地方吗?”

        “我当然知道,青楼啊。”

        “你既然知道是青楼,你还要。”曹许说完,伸手『摸』了『摸』赵旸的额头,发现并烫,心下觉得奇怪,“殿下,你没发热,怎么会说出这番胡话来。”

        赵旸抬手打掉曹许的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才没有烧坏脑子。”

        “殿下,你既然没发热,怎么会说出群芳阁的话来。”

        赵旸双手抱胸,斜睨着曹许:“你想?”

        曹许连连摇头:“想。”

        赵旸伸手弹了下曹许的额头:“既然你想,那你就留在宫里吧。”

        “殿下。”曹许急忙拉住赵旸的手,“殿下,你真的要群芳阁啊?”

        “真的啊。”赵旸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群芳阁找柳七。”

        “柳七?”曹许满脸困『惑』,“柳七是谁啊?”

        “就是前段时日,我们在街上遇的那个老头。”

        “哪个老头?”曹许早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那个老头真正的字叫柳永。”

        曹许还是一头雾水:“柳永又是谁啊?”

        “写《雨霖铃》的人。”赵旸说完,见曹许还是想起来,就只再说道,“此经年,应是良辰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何人说?”

        听这句词,曹许终于想了起来,一脸恍然地说道:“这是前段时日公主背的词么。”

        “就是这首词,我们那天遇的老头就是这首词的作者。”赵旸说道,“他就住在群芳阁,我们现在找他。”

        “是,殿下,我们找他做什么啊。”曹许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殿下,你能群芳阁啊。要是让姑姑知道你了群芳阁,我们都完了。”

        “你说,我说,褚越说,嬢嬢就知道我们了群芳阁。”赵旸对曹许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就奇群芳阁?”他是奇的,所以想看看。

        呃……说实话,他是奇的。

        曹许道:“殿下,你能。”

        “我们找柳七,又是做什么,你紧张什么。”赵旸懒得再跟曹许废话,“你要是想就给我留在宫里。”

        “我!”他要是放任子殿下一个群芳阁,姑姑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揍死他的。

        褚越听说赵旸要群芳阁,跟曹许一个反应。过,后来听说子殿下群芳阁找人,就没有再大惊小怪。

        赵旸他们出了宫,并没有急着群芳阁,而是先了阳书局。没想他们运错,刚阳书局就遇他们要找的人。

        柳七今天像没有喝酒,头发整整齐齐的,衣服也穿的人模人样。整个人看起来有几仙风道骨的意味。

        他是来阳书局投稿的。他也是阳书局签约的作者。

        虽然柳永被文人子们看起,认他写的诗词是『淫』yin诗艳曲,但是可否认他有才华。再者,他并是每一首诗词都是yin诗艳曲。

        他的那首《雨霖铃》就被阳书局刊登在《文集》上。

        柳永一开始屑来阳书局投稿。他觉得阳书局的人跟那些文人子一样看上他,但是当他看他以前写的词都被阳书局刊登了,他才发现阳书局并是他想象那样迂腐。在群芳阁的姑娘们的鼓励下,他来阳书局投稿,没想一投就,还成了阳书局的签约作者。

        他除了投稿诗词,还投话本。他写的话本是风流,受欢迎,卖的错。

        柳永每个月靠稿费都能在群芳阁里地风流快活。过,他出手阔绰,每个月的稿费月底就用完了。即使他没钱,群芳阁的姑娘们也会赶他走。

        他会写男女之间的情爱诗词,群芳阁的姑娘们就喜欢这样的诗词。每次他写诗词,就会被群芳阁的姑娘们传唱。

        赵旸准备叫住柳永,结果柳永急急忙忙地从他面前离开。

        其他人看柳永这副猴急的模样,就知道他是急着回群芳阁,然后和群芳阁的姑娘们风流快活。

        赵旸问掌柜的,柳永投了什么稿子。

        掌柜的把柳永刚刚送来的书稿递给赵旸过目。赵旸看了一眼,发现柳永竟然写的是情爱话本,而且写的……怎么说呢,又含蓄又『露』|骨。

        曹许跟着看了两眼,就觉得这书稿是什么正经的书稿,立马从赵旸手抽出书稿,然后递还给掌柜的。

        “三哥儿,你能看这种书。”

        “没想柳七还会写情爱话本啊。”

        “三哥儿,柳七写的情爱话本受欢迎,一直卖的。”掌柜的说道,“柳七这个人虽然荒唐风流了些,但是才华还是有的。”

        “竟然有人买他写的话本看?”曹许惊了。

        “阿许,别看有些人表面上非常正经严肃,但是私底下就喜欢看这种入流的话本。”赵旸抬手重重地拍了下曹许的肩膀,别有意味地说道,“你要知道这世上道貌岸然的人多。那些看起柳七的文人子,知道私底下有多人喜欢看柳七写的情爱话本。”

        曹许撇撇嘴,满脸嫌弃地说道:“果然虚伪。”说完,他忙问道,“三哥儿,你真的要找他啊?”

        掌柜的听这话,讶异地问道:“三哥儿,您要找柳七?”

        赵旸轻点了下头:“对。”

        “早知道您要找他,小人刚刚就留住他。”

        “无妨,我待会群芳阁找他。”

        掌柜的被吓了:“三哥儿,万万可啊,你现在找柳七,他也没空见你啊。”

        “何?”

        这个问题把掌柜的问住了,让他一时间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斟酌了下用词说:“柳七拿稿费,就会回群芳阁风流快活,您现在找他,他肯定会见您。”

        赵旸瞬间明白掌柜的意思,然后有些囧了。

        “行吧,那他下个月投稿的时候,你把他留住。”

        “是。”

        曹许见赵旸群芳阁,在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

        接下来,掌柜的向赵旸汇报这几日收的消息。过,都是些小事,是什么大事。

        “三哥儿,汴京城里没有什么大事,但是江南那边有事。”

        “江南有事,有什么事情?”

        “自今年年初现在,江南那边只是下了几场雨。”掌柜的神『色』凝重地说道,“现在这个季节,江南那边应该是阴雨绵绵,可是江南那边却没怎么下雨,您说怪怪?”

        “没下雨?”就像掌柜的说的那样,三月份正是江南下雨的季节。有时候一下就是几天,甚至一个月也奇怪。

        “没怎么下,江南那边没下雨,至今止还没有春耕『插』秧。”掌柜的一脸忧『色』,“三哥儿,江南那边如果再下雨,怕是要……”【干旱】两个字,他没敢说。

        “如果江南那边一直下雨,有可能会干旱。”赵旸把掌柜的敢说的话说了出来,“江南要是干旱,那就糟糕了。”江南是鱼米之乡,大宋的一半粮食都是来自江南。如果今年江南干旱,那就有可能出现饥荒。

        “三哥儿,江南那边的老百姓都慌了,但是官府却并没上报。”掌柜的继续说道,“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干旱了,还有可能会引发蝗灾。”

        “你让江南那边的记者盯紧点,让他们每隔几天就汇报消息。”阳书局的记者,仅遍布在汴京城里的各个角落,也布外地了。“这件事情,我会跟爹爹说,让爹爹吩咐江南那边官员做防干旱的准备。”

        掌柜的叹道:“希望我们是白担心了。”

        “你让他们统计下整个汴京城有多只鸡鸭鹅。”赵旸担心江南那边干旱,又引发蝗灾,得提前做应对的准备。他想了上辈子看的一个闻,隔壁国家闹蝗灾,闹得非常严重,华夏送了十万只鸡鸭了隔壁国家,完美地解决了隔壁国家的蝗灾,也防止了隔壁国家的蝗灾蔓延华夏。“让江南那边的记者也统计江南的鸡鸭鹅。”

        曹许疑『惑』地问道:“三哥儿,你统计鸡鸭鹅做什么?”

        “用来对付蝗灾。”如果江南那边真的发生了蝗灾,赵旸准备送几万只或者十万只鸡鸭鹅过。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4908/6830065.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