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漫漫南归路(中)
此次随着教练团送来的有一份命令以及三份任命书。
命令中提到,鉴于贾诩上次回信中说明的情况,以前的编制已经无法满足部队的需要。
现任命贾诩暂代北方军区司令,全权负责此次南返队伍的组建,军长以下军官的任命安排,有临机决断之权,任期为带队返回共济谷为止;任命魏延为军长,组建桂一军,黄盖为军长,组建零一军,扩编满员,两军暂归贾诩指挥。
两千教练团此次前来虽然未带大量的军粮,但带来了这段时间赶制出来的所有军械。
黄盖带领五百中高级军官随后轻装赶到,毕竟时间再紧,军官的各种军事培训和思想教育一点都不能少,尤其是这种中高级军官的培训时长必须足够。
贾诩看着桌上的任命书感慨万千,上面让自己将如此重担挑起来,还真是看得起自己啊。其实按照他的性格,一直都是打算隐于幕后的,现在当了这个司令,当真不算什么好事。
魏延兴奋的说道:“贾司令,这下我们可以放开组建军队了,不过军官应该是够了,军械的缺口还是大啊。”
贾诩微微摇头,晃掉脑海中的杂念,笑道:“冀州一直是富庶之地,年中的时候冀州刺史王芬谋反自尽后,这么个肥缺一直空着,估计是朝中的大人们还没谈好价格吧。此时冀州正是群龙无首,有机可乘之时。你还别说,平难中郎将的名号还是好使的。”
魏延眼前一亮,对啊,咱们这么多人,还有个朝廷给的头衔,不把富庶的冀州啃下点东西来,都对不起北上的这一趟。
巨鹿郡守这段时间都快疯了,那个平难中郎将张燕,一会说缺军械材料了,一会又说缺工匠了,甚至还说缺战马,让他想办法。
这玩意自己也缺啊!好不容易东挪西凑弄齐了,现在告诉自己缺粮草了!
自己的人早就打探到了,大山里的黑山军成群结队的往这赶,怎么?是准备住我这不走了?自己还不够,还准备拖家带口的来吃穷我么?
实在是坐不住的巨鹿郡守,带着人就去拜会张燕了。
中军大帐内,张燕在上首有点坐立不安,看了看端坐一旁的贾诩,小心的说道:“贾司令,你看,我这刚当上桂二师的师长。听魏军长说,我这还得经过三个月培训才能确定下来,现在就让我这个暂代师长出面代表咱们共济军,我这压力很大啊!”
贾诩笑笑:“张师长,不要有压力,放宽心,你扮演好那所谓的平难中郎将就行,剩下的就按咱们商议的要求提,此地我估计咱们不会待得太久的。”
巨鹿郡守经过通传进入大帐,待看到上首端坐的张燕就哭诉道:“张将军呐!我的张将军!下官实在是没有物资了!您老人家就高抬贵手放过我吧,我们巨鹿郡把家底全拿出来了!”
张燕温和笑着说道:“郡守大人啊,你看我这也不容易,拖家带口的。”
看到郡守一副苦瓜脸,还准备再说什么时,张燕忙继续道:“不过呢,我们也不能可着你一个人要,对吧?这样吧,两个条件,满足我们就去别地练兵去,如何?”
郡守大喜道:“您说,您说!”
“一呢,是我的家人们都来了,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赶路吧,多少也得准备两万人一月的粮草;这二呢,我们在冀州这人生地不熟的,去哪还得郡守大人给写个介绍信。最好是富庶的地方哈,不然这士兵吃不饱,又跑回巨鹿来了,这我可管不了。”张燕悠悠的说。
郡守一咬牙,心一横,死道友不死贫道,各位同僚别怪我,要怪就怪这张燕太贪婪了,自己实在扛不住了。
“好说,好说,粮草我马上去借。至于去哪……我与那冀州长史有旧,现如今王芬反贼已伏诛,冀州都由其说了算。你们可以去邺城,那是冀州的州治,啥都不缺,我写信,你们放心去,可好?”巨鹿郡守说完,小心翼翼的看着张燕,生怕他不答应。
“如此劳烦郡守大人了。”张燕痛快的说道。
郡守长出了口气,忙告辞去准备了,这里他是再也不想待了,再下去不定还要点啥呢。
经过上次的战斗,甄俨也知道了共济军的战力,同时得知糜芳投奔了共济会。
由于离家近,他甚至亲自回去一趟,与家中大哥、老夫人密议了一番,经过仔细的斟酌,甄俨最后找到贾诩,也和糜芳一样接收整编,投靠了共济会。
此时后续的黄盖也带队赶到,全员整齐之后,贾诩开始了混编。
将两万一千俘虏,三千四百共济军,一千甄家家将,全部打散混编,由两千五百教练团及三千多共济军中的佼佼者共同组成了各级军官。
队伍经过初选,淘汰不合适的,再从随行的五万百姓以及出山的黑山军中选拔优良兵员,充入军中。
对于共济军的待遇,早已是人尽皆知,征兵报名处差点被热情高涨的百姓挤破了,最后还是临时增加了几十个征兵点才满足需要。
两个军全部满编,各一万八千人,总共三万六千人。贾诩又组建了两个加强独立骑兵团,各两千,共四千骑兵。
总共北方战区有四万战兵,其余辅兵、工匠和民夫更是多达近八万人。
而如今跟随的百姓由原来的五万人,加上黑山军迁出的,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就这样,还有源源不断的黑山军从大山中赶来。
贾诩和张燕确认过,黑山军实际控制的人口应该有五十万左右,不过大多是普通百姓,不然也不会只有两万多精锐了。
四万共济军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军械严重不足,所以经过初步整编后,队伍护送着百姓往邺城移动,各种科目的训练只有在路上尽量完成。
邺城,听到属下汇报的冀州长史人都傻了,前阵子自己还笑老朋友巨鹿郡守那跑去一个土匪将军,给他霍霍的不轻。怎么?现在就朝自己这来了?
经过跋涉,队伍终于来到邺城东五里的地方,刚好挨着漳河,水源倒是不虞有缺。
站在城墙上,看到东边乌泱泱的人群,长史大人就是一阵头大。
现在他手里拿的是两封信和一个清单。
一封是巨鹿郡守的,信中郡守大人涕泪俱下的诉说了自己多么的不容易,仓库干净的老鼠都饿跑了,希望长史看在同为大汉官员的份上拉兄弟一把,气的长史是大骂其不当人子。
一封是平难中郎将张燕的,措辞倒是很客气,就是最后委婉的表示,自己缺的东西有点多,怕到时军中哗变,影响邺城的安全。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长史看着手中一长串的清单,气的大骂不止。
不过,骂累了,看着远处攒动的人群,长史无奈的叹了口气。还能咋办?真打算撕破脸,让这个土匪头子张燕有借口攻进邺城吗?还别说,这个土匪还真敢这么做。
邺城开始了巨鹿郡情景再现,各种物资一车车的运往城东五里外的军营。
四万共济军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换装和训练。
贾诩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任命赵云为独立骑兵一团的团长,吴双为二团的团长;臧霸为桂一师师长、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均为团长;糜芳为零一师师长,甄俨为零二师师长;夏侯兰明法度,任其为北方军区军法处处长,负责全军军法军纪;赵雨为后勤处处长。其他的师团长均由黄盖带来的高级军官担任。
共济军开始了高强度的大练兵,虽然没有共济谷内的条件,但是有一众教练团带领,所训练的科目和谷内基本没有区别。
如是过了一个多月,共济军初具战力,军械军备也在慢慢补齐,北方的乌桓和鲜卑,知道这里需要战马,而且是大买卖,也高兴的拉来战马交换粮食物资。
长史这一个多月愁得头发都一把把的掉,自己一个邺城供应的太费劲了。最关键这个平难中郎将还是朝廷封的,管的就是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事务和治安,现在非要说挨着山区的邺城也属于他管,你能如何?如此,要东西都要的名正言顺。
最后长史心一横,以州府的名义下发命令:抽调冀州各地物资来邺城!不能光薅自己一个的羊毛,我好不了,你们谁都别想好!
于是,源源不断的物资来到了邺城,同来的还有运送的民夫,不过他们很多都是全家一起来的。
连年的灾祸,赋税不减反增,全家连口饭都吃不上,现在听说这支队伍要去南方传说中的神仙国度,此时不一起去,更待何时!难道等自己一家活不下去了,独自上路,再遇到个匪贼劫道么?
太行山里确实有那自由惯了的匪首不愿出来,带着匪兵不是去投靠白波军,就是往更西逃窜了,贾诩也不强求。现如今黑山部众大部分已经搬出大山,加上南下的五万以及后来投奔的百姓,最后随行的百姓数量达到了六十万!
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如此多的百姓要穿过整个中原,回到南方,实在是个问题。
贾诩按军中制式,给百姓设置了各级管理官员,尽量做到有组织、不散漫。
此次盘踞邺城,给冀州及其北方带来很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冀州百姓多有准备南下者,其次是一些后来袁绍和曹操的文臣武将也逐一出现。
中军大帐内,贾诩看着下首所站立的几人,心中感慨,这冀州真是人杰地灵,今日所见几人,哪个都是人中俊杰。
贾诩笑道:“沮公闾,你这好好的县令不当了,所来为何?”
下方文士道:“百姓都来了,准备和你们一起南下,就剩我一个县令,我去管谁?没办法,只有前来看看,到底是何等势力能让百姓趋之若鹜。”
贾诩大笑道:“沮授啊,沮授,我这正愁人才,你就来了,这不是自投罗网么?”
沮授也是莞尔一笑。
贾诩看着剩下几人道:“田丰,田元皓,崔琰,崔季珪,二人如此良才也是来看看的么?那么这三位义士,是准备来投军的么?”
田丰耿直道:“我和季珪约好前来,不是投奔的,只是好奇众多百姓前来聚集,所为何事。好与不好,看过才知道。”
一旁身带佩剑,风度翩翩的美男子笑道:“元皓你说的太直白了,贾大人勿怪。我这辗转刚回来就被他拉了过来,确实要好好看看。”
另外三人依次行礼,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威仪之人说道:“在下张合,字儁乂,河间郡人,家乡百姓深受黄巾之害,现准备和贾公一起南去,如此,合也辞去军中职务,护送乡亲一同前往。
一旁身材雄壮,长相威猛之人道:“没错,在下高览,字子奂,与好友儁乂一同前来,就是护送乡亲安全南下的。”
最后一名少年,十八岁年纪,身材修长,长相俊秀,一派武士装扮,行礼道:“在下田豫,字国让,冀州百姓要去南方神仙国度的消息都传到了渔阳,家中老母经不住乡邻劝说,非要南下,不得已随乡亲一起来到此处。”
贾诩哈哈笑道:“诸位都是各地的俊杰,我军好与不好各位想必自有判断,诩也不会多说来诓骗于你们。我将下令,日后各位可随意参观我军各处,日后诸位如有决断,请告知诩,希望到时我们能一起共事。”
诸人告辞后,魏延对贾诩说道:“这些一看就是冀州的人才,司令为何不即刻招揽?”
贾诩喟叹道:“世上都道强扭的瓜不甜,道不同,如何可以归心?刚才几位都是才情高绝之士,如与我等理想一致,必然会有正确的选择。放心吧,是我们的跑不掉。”
自此,田丰沮授几人日日观察共济军的一切,从训练到军纪军容,到待遇,以及和百姓的相处。
几人尽管感受不一,但都有的共识就是,这支共济军是一支完全不同于任何势力的军队,他们身上有一种信念。
为了找到这种信念的来源,他们开始和新兵一起听思想教育课,慢慢的,他们了解到了共济会的结构和志向。
半月后,几人逐一找到贾诩,表示加入共济会。
贾诩也将几人妥善安排,表示等回共济谷培训后,才能正式任命,几人也表示理解。
如是再过一月,共济军整编训练完毕,军械装备终于配齐,粮草充足。
贾诩决定:全军继续南下,回家!
(https://www.piautian55.net/book/3449193/11111114.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u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utian55.net